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32450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知识分享(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1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第11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本章关键术语】 1生产要素流动 2对外直接投资 3对外间接投资 4跨国公司 5垄断优势理论 6内部化理论 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8边际产业扩张理论,3,11.1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11.1.1 劳动力国际流动概况 国际劳动力流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 劳动力流动 主要指哥伦 布发现美洲新 大陆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的 几百年间。,第三阶段的劳 动力流动则主 要从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至 今。,第二阶段的劳动力 流动主要指第一次 世界大战开始

2、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期间。,4,第一阶段劳动力流动,时段:主要指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百年间。 主要表现为:1492年以后西欧国家特别是英国人向北美的大规模移民、通过“三角贸易” 从非洲经过欧洲贩卖到北美去的黑人奴隶以及为了逃避欧洲的宗教和政治迫害或者怀着各种经济目的的移民。 时期特点: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重要发展时期,急需从国外输入大批劳动力进行工业化生产,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流向是从亚非国家流向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或新开发的国家。 劳动力流动性质: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劳务,而是带有浓重的移民色彩。,6,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时段:主要从第二次世

3、界大战之后至今。 主要表现: (1)政治性的难民流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大批无家可归的战争难民,许多难民留在国外长期难以返回家园或者是不愿意返回家园,就导致了难民在国际间的流动。 (2)高技术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一个突出特点,大量的高级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从欧洲流入美国。这给急需人才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过更好的生活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非法移民。 时期特点:战争遗留问题,全球经济技术发展。 劳动力的流动性质:难民、人才流动等原因多样化流动。,表11-1 19902004年流入美国的移民情况,资料来源:h

4、ttp:/www.migrationinformation.org/GlobalData/countrydata/data.cfm。,8,图11-1 19902004年流入美国的移民情况,9,11.1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11.1.2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分析假定: (1)两个国家(国家和国家); (2)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3)劳动力是同质的,可以在国际间自由移动且不存在移动成本; (4)生产一种同质的商品并且假定两国之间不存在商品贸易。 两种情况: 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 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10,11.1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无剩余劳动力的情况,如图111所示

5、,劳动力在国际间移动之前,国家的劳动力总量用OA的长度来表示,国家的劳动力总量用OA的长度来表示,两国的劳动力总量OO固定不变,各国对劳动力的需求用图中的边际实物产出曲线MPP、MPP来表示。,分析 1. 国家的劳动力总量OA,国家的劳动力总量A O,当市场完全竞争并劳动力自由移动时,由于国家的工资水平(OC)远低于国家的工资水平(OH),由于利益的驱动,国家的劳动力将向国家移动,最终达到均衡的E点(均衡工资可以用OD的长度表示)。 2. 在劳动力流动之前,国家的总产出水平为OFGA,其中长方形OCGA的面积是国家中劳动所有者的收益,面积CFG代表的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国家的总产出水平可用面积

6、IMA O表示,其中OHMA是劳动所有者的收益,面积IMH代表资本所有者的收益。 3. 劳动力国际流动使得国家中的劳动的边际产出提高,国内总产出水平变为OFEB,其中面积ODEB代表留在国内的劳动所有者的收益,面积ENBA是移动到国外的劳动所有者所获得的收益,面积DFE则代表资本所有者的收益。而国家中的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随着劳动力的流入而下降,国内总产出水平为OIEB,其中劳动所有者的收益为OTEB,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为EIT。 结论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能带来世界总产出的净增长。三角形EMG的面积表示世界总产出的净增长。对于劳动力流入国()来讲,总产出从OIMA增加为OIEB,增加了AMEB,其中的

7、ANEB是劳动力的流入所带来的产出增加,NME则是该国总产出的净增长。国内原劳动力的所有者的总收益由OHMA下降为OTNA,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则由IMH上升为IET。同理,通过对劳动力流出国()的分析知,流出国的总产出从原来的OFGA下降为OFEB,国内劳动力所有者的收益从OCGA上升为ODNA,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则由FCG下降为FDE。因此,劳动力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具有资本相似的效应。,12,11.1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有剩余劳动力的情况,图11-2 有剩余劳动力移动的经济效应,存在剩余劳动力在此指国家中存在部分失业工人的情况。国家的劳动力总量依然是OA,国家的劳动力总量为A O,但

8、国家依旧在国内均衡工资OH(市场出清下的工资水平)下雇佣劳动力,而国家的工资水平是非出清的,其现有的工资水平为OS,使得国家中仅有OL的工人被雇佣,而LA的工人处于失业状态。,分析 这种工资水平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最低工资法或工资的刚性等原因造成的。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工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么当劳动力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时,失业工人将从国家流入国家,这不仅可以使国家的产出增加,而且不会减少国家的产出水平,世界从劳动力流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就更加明显了。当然,要实现世界工资的完全均等,就会有额外的BL的工人流入到国家中,这种情况的分析就等同于第一种情况。 因此在存在失业工人的情况下,全

9、球的产出水平(可用区域EMG加上QLAG来表示)相对于第一种情况明显增加了QLAG的产出。 结论 消除因国内劳动力市场无法出清而造成的国内市场扭曲和各国工资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市场扭曲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14,11.1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11.1.3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其他福利影响分析 智力流失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一些高技能的人员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从欧洲地区流入美国。 在20 世纪80年代就有大约870万人从世界各地涌入美国,其中就有150万人接受过大学教育。AT 海外南亚人在1970年后20年翻了一番,从500万增加到1000万。而

10、1990年到现在,增加速度更快。 大洋洲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亚洲移民的重要输入国。 但是,这两个国家也为人才流失发。据澳大利亚研究生协会调查,该国研究生外流人数每年正以10的速度增长, 仅1992 年就有60攻读自然科学和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赴国外工作, 大部分流入美国。 北美加拿大 北美是人才荟萃之地。 但这里也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 在加拿大,大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受美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创业环境、低税收以及就业和发展机会的吸引,出走美国。从1970年至今,加拿大有60.1万人移居美国。调查发现,90年代,加拿大从国外获得的研究生,1/4又流失到了美国,而且,流失到美国的加拿大人具有

11、大学学历的是进入加拿大的移民的2倍。 人才流失是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必然产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国际流动是大势所趋。 由于每个国家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国际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对不同的国家意义绝然不同。以上的环球浏览说明,那些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人才流失的严峻挑战。对于入世之后的中国更是如此! 节选自李建钟人才流失:恐慌漫及世界, 中国人才,2002年第11期。,18,11.2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11.2.1资本国际流动的类型,资 本 国 际 流 动,根据投资者在 投资行为中对 所投入的资金的 实际运行过程是 否具有足够的影 响力和控制权,对外 直接

12、 投资,对外 间接 投资,按照跨国公司对海外子 公司拥有股权份额的程度,按是否投资创办 新企业的角度出发,合营 经营,独资 经营,创建新 企业,收购,资本国际流动的类型对外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简称FDI)指的是包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资本流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标准,其定义是:“投资人在国外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控制权。” 主要表现形式有: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分支机构、附属机构、收购兼并当地的公司企业,或者与东道国共同创办合资企业等,或者根据许多西方国家的统计标

13、准,通过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而拥有10及以上的股权,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表现。 合资经营由投资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东道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东道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独资经营则指外资企业依照东道国有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享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并独立承担企业经营的全部责任和风险。 创建新企业也称绿地投资,是指在东道国建立新企业或新工厂。 收购则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手段取得东道国某一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的投资行为。购买者一般可通过现金或股票完成收购,取得被收购企业

14、的实际控制权。因收购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目标国市场,所以它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参见表112)。,对外间接投资又称外国资产投资(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不涉及到所有权或控制权,即投资者不能直接操纵或者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他们只关心投资的回报率。 外国资产投资,即经济学家们通常所说的“金融资本”的移动,是指投资者对国外债券或股票的购买或持有的行为,投资者所进行的外汇套汇交易和投机行为以及投资者在国外银行的资金存款等均属于外国资产投资。,资本国际流动的类型对外间接投资(FPI),21,表112世界跨国直接投资情况 (亿美元,%),注:联合国贸发会议

15、预测2004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为6120亿美元,增长6% 资料来源: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United Nations.,专栏112 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变化 选自韩玲慧、吕旺实: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形势与特点,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虽然外商直接投资仍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约占全部资本流动的72%),但以购买资产组合为形式的资本流入近两年来又有快速增加。不过,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与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金融经济形势不稳定有密切关系。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购买证券资产组合方式投资的流量也将逐步回升。 资产组合权

16、益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明显不同点在于后者意在长期中控制被投资企业,而前者只是对金融收益有兴趣;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是跨国公司,而新型权益市场上的投资者却主要是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资产组合型权益投资的途径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或美国存款证、全球存款证。有些资产组合投资者还会使用风险资本投资或可转换债券来进行这类权益型投资。 以购买股票、美国存款证、全球存款证和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股票的形式而实现的资产组合型资本流动从2002年的49亿美元急速上升至2003年的143亿美元。前20名国家在2003年获得的资产组合型权益投资流入量为161亿美元,而2002年的这一数额为71亿美元。这个数据的强劲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印度拉动的(中国次之)。2003年资本流入的这种扩张与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从2002 年的低水平上涨了50的趋势是相称的。因此,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强劲恢复和全球的低利率共同促成了这一结果。当然,一些国家像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和南非在经历货币贬值之后的汇率稳定也促进了资产组合型资本的流入。,藉着印度经济的飞速增长,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