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37629412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精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标准法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标准市建筑建材业企业内部试验室评估规范SCETIA1012004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建材业企业内部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能力和行为的通用要求,以及评估的程序要求。1.2本规范适用于试验室建立基本的质量体系且控制其运作,也是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英文简称SCETIA)对试验室进行评估的基本依据。1.3试验室的运作仍应符合本规范中不包含的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要求,以及管理机构和SCETIA的关联要求。2术语和定义2.1企业内部试验室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从事本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及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的企业内部质量保

2、证机构。2.2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2.3技术人员具有技术员之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关联专业中专之上学历的人员。2.4本规范于特定企业试验室的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为指导产品相近企业试验室的评估准备及SCETIA的评估活动,SCETIA根据这些企业试验室检测的特性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制定的对本规范有关条款作详细说明的行业协会标准。2.5规范性文件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是诸如标准、技术规范、规程、法规,以及管理机构和SCETIA发布的关联文件的通称。2.

3、6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本规范指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注1:质量记录是试验室于建立、实施和维持质量体系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是对试验室为确保其运作持续符合质量体系和本规范要求开展相应活动的证明,包括会议记录、核查表、决定、措施、说明、证书等。注2:技术记录是试验室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和数据的积累,它们表明检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过程参数,包括委托单(工作单)、台帐、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方案等。2.7本规范中所称之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3试验室能力和行为的要求3.1组织3.1.1试验室所于的企业应是壹个符合法规及管理机构要求且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3.1.2企业应

4、有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包括下列内容的文件:试验室负责人的任命,以及试验室和试验室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力。这些权力应使其能履行职责、识别关联活动对企业质量体系和试验室管理体系的偏离,以及采取措施预防或减少这种偏离;试验室于企业中的地位。试验室的地位应能保证企业内有利益冲突的部门,如采购、生产、营销或财务部门,不能对试验室的检测工作进行干预。3.1.3企业及其试验室应有政策和书面程序保证试验室于任何情况下不降低其能力、公正性、判断或运作诚实性的可信度。企业的政策应包括对卷入致使试验室降低其能力、公正性、判断或运作诚实性活动的责任人的惩戒措施。3.2质量体系3.2.1试验室应建立、实施和维持和试验室职责范围

5、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定成书面文件(以下统称体系文件),且达到确保试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所需的程度。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且被其获取、理解和执行。3.2.2试验室的管理和质量体系应覆盖其职责范围的所有场所。3.3文件控制试验室应有专人负责文件的管理,应制定书面程序来控制构成试验室管理和质量体系的所有文件(包括来自外部的规范性文件和内部制定的体系文件),制定的程序应确保:a)及时获得和其管理和质量体系有关的全部规范性文件,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应是有效的版本;b)建立且及时更新规范性文件和体系文件目录;c)定期审查体系文件,必要时进行修订,以保证持续适用和满足使用的要

6、求;d)管理的方式应易于文件的取阅和防止误用、不易散失和污损。3.4记录控制3.4.1试验室应制定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放、维护和清理记录的书面程序。3.4.2记录应清晰明了,且以便于安全保护和存取的方式保存于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记录应保存5年之上。3.4.3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且采用SCETIA统壹的格式。3.4.4检测方案应采用计算机打印,且不得有改动的痕迹。委托单、台帐和检测原始记录应使用墨水笔或其它档案用笔进行书写。3.4.5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于工作时予以记录。所有记录均应连续编号,且按检测项目分类归档。3.4.6当委托单、台帐和检测原始记录中出现错误

7、时,每壹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涂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且将正确值填写于其旁边。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印章。对电子储存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3.4.7检测原始记录应由有资格的检测和复核人员亲笔签署。检测方案应由有资格的检测、审核和批准人员亲笔签署。3.5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当检测工作的任何方面,或该工作的结果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试验室应实施既定的政策和书面程序。该政策和程序应保证:a)确定对不符合工作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规定当不符合工作被确定时所采用的措施(包括必要时暂停工作,扣发检测方案);b)对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进行评价;c)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对不符合工作

8、的可接受性作出决定;d)必要时,通知委托方且取消工作。3.6人员3.6.1试验室的负责人及检测方案批准人应取得试验室管理从业资格证书,试验室的负责人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壹:a)具有工程师之上的技术职称;b)关联专业大学本科之上毕业,具有3年之上检测工作经历;c)关联专业大专毕业,具有5年之上检测工作经历。3.6.2试验室中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应为70%之上。3.6.3应制定试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书面程序。培训计划应确保所有从事管理及检测的人员能够胜任其承担的工作。检测人员应取得列入从业资格管理范围的检测项目的从业资格证书,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取得

9、测量设备管理从业资格证书。尚未列入从业资格管理范围的检测项目,应自行对检测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的发给本单位上岗证持证上岗,持证人数每项3人之上。3.6.4试验室有关项目的从业资格证书持证数和总人数应符合SCETIA发布的应用指南的规定。3.6.5应制定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职责。3.6.6试验室的管理和检测人员只能服务于壹个试验室。如果试验室的管理或检测人员兼任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岗位,应保证这些部门和试验室无利益冲突。3.6.7试验室应确保对从业资格证书及持证人员的管理符合SCETIA的关联要求。3.7设施和环境3.7.1试验室于企业内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其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符合规范性文件

10、的要求。试验室应确保其设施和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3.7.2如规范性文件有要求,或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试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的结果时,应停止检测。3.7.3应将不相容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3.7.4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应加以控制。试验室应根据其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3.7.5应制定书面程序确保试验室的良好内务。3.8检测能力和方法3.8.1试验室应按照SCETIA发布的应用指南的要求,具备本企业主要原材料、半成品及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3.8.2试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和书面程序,包括对检测数据的记录、处理和方案

11、应符合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应确保使用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3.8.3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试验室应制定所有关联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指导书。3.9设备3.9.1试验室应有专人负责测量设备的管理,且符合3.6.3的要求。3.9.2试验室应按照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计量特性及其它要求,配齐申报或核准的参数检测所需的测量设备及关联设备,且保持其运转正常。注:SCETIA发布的应用指南中对测量设备的配备作出了具体规定。3.9.3试验室测量设备的管理应符合SCETIA301市建设工程检测试验室测量设备管理规范的要求。注:标准的名称今后可能会有变化。3.9.4试验室应制定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

12、量设备的书面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且防止性能退化。3.9.5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均应停止使用。这些设备应予隔离以防误用,或加贴标签以清晰表明该设备已停用,直到修复且通过检定或校准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试验室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先前的检测的影响,且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见3.5)。3.10试验物品的处置3.10.1试验室应有用于试验物品的运输、接受、处置、保护、储存、保留和(或)清理的适当的书面程序和设施,程序和设施应能避免试验物品于这些过程中发生退化、丢失或损坏。当试验物品需要被存放或于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时,应维持、监控和记录这

13、些条件。3.10.2不受理未按规定备案的、禁用的和详情不清的建材产品的检测委托,且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工程所于地建材质量监督机构方案。3.10.3试验室应有试验物品的标识系统。物品于试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识。标识系统的使用应确保物品不会于实物上或于涉及的记录和其他文件中混淆。注:SCETIA发布的应用指南中对标识作出了具体规定。3.10.4所有经试验后的物品应按SCETIA的有关规则进行留样。注:SCETIA发布的应用指南中对留样作出了具体规定。3.11试验结果质量的保证和上报3.11.1试验室应有书面程序以监控检测工作符合“科学规范、诚实信用”的原则。3.11.2试验室应确保认可的检测参数每

14、3个月的检测次数于1次之上。3.11.3从事试验操作应有2人之上有资格的检测人员于场,且应分别于检测原始记录的试验和复核栏上签名,共同对操作的规范性和记录的准确性负责。3.11.4试验室应使用经SCETIA认可的计算机辅助试验软件。试验室应根据SCETIA的计划,逐步实现和完善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且能和“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联网,联网的试验室应有专人(网管员)对局域网及接入互联网且和SCETIA控制中心的连接进行管理,确保工作期间网络连接正常,做到材料试验数据及时上传。3.11.5试验室应参加SCETIA组织的比对。3.11.6试验室应于每月5日前将前壹个月的试验报表报SCETIA

15、,经检测确认为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材料信息应向市或者区(县)建材质监机构方案,其中水泥、混凝土和钢筋不合格的检测方案于24小时以内以传真形式向市或者区(县)建材质监机构方案。4首次评估4.1申请4.1.1申请首次评估的试验室应符合下列要求:a)加入SCETIA;b)建立符合本规范第3章要求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应至少试运行3个月,且保存有关的记录;c)符合SCETIA对申请首次评估试验室参加比对的要求(如果有);d)符合SCETIA有关试验数据自动采集的要求(如果有);e)具备和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城域网联网的条件(如果有要求)。4.1.2企业申请首次评估时应向SCETIA秘书处综合管理办公室提交以下资料:a)能力评估申请书;b)质量体系文件(见3.1.2和3.2.1);c)企业总平面图及试验室平面布置图;d)申请的所有检测项目及其参数的典型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方案各2份;e)参加比对的结果证明材料(如果有要求);f)需要出具的其它有关资料。4.1.3综合管理办公室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且当场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申请的答复。4.2现场评审4.2.1受理申请后,由SCETIA秘书处行业发展部组织成立现场评审组,且任命评审组长,评审组成员不少于2人。评审组长应将现场评审计划时间提前2天通知申请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