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628433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部分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精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微课导图),核心知识)透镜(七下P7576)1凸透镜:中间_厚_、边缘_薄_的透镜。2凹透镜:中间_薄_、边缘_厚_的透镜。,凸透镜),凹透镜)3光心(O):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不变_。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_会聚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发散_作用。5焦点和焦距(1)焦点:_平行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2)焦距:焦点到_光心_的距离。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七下P7678)u与f成像的性质倒正大小虚实v与fu与v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fvv照像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uv测焦距fu2fuv

2、幻灯机uf不成像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uf时,成虚像,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5实验题眼突破:(1)实验器材的组装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白色硬纸板)。(2)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的方法(实验前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3)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作用)。(4)焦距的测量及判断(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可)。(5)蜡烛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的目的(让所成的像稳定并容易对比大

3、小)。(6)根据像的要求调整物体、凸透镜或光屏的位置。(7)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蜡烛在焦点以内)。(8)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对调物与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还能成像(光路可逆)。(9)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出现的现象(光屏的像只会暗些,像还是一个完整的像)。(10)凸透镜前加透镜时像的变化加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加凹透镜: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11)蜡烛变短时透镜的调整(当蜡烛燃烧变短时,透镜应向下调节或将蜡烛向上调节,使烛焰和透镜在同一高度)。(12)表格数据分析及根据表格数据描绘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像。二、实例剖析【例3】(2017衡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4、甲),乙),丙)(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f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_(选填“A”“B”“C”或“D”)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解析】(1)通过图甲可知,在光屏上找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即为焦点位置,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所以焦距为11 cm;(2)如图乙所示,成像在光屏的上方,由于成像是倒立的,所以是蜡烛偏低,或者光屏偏低

5、,而使三者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将蜡烛向上移动,透镜向下移动,光屏向上移动;(3)要想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那就要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以内即为C点位置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答案】(1)11.0;(2)下;(3)C;投影仪7(2017泰安中考)在焦距为5 cm、9 cm和15 cm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同一高度_;若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_15_cm的透镜所成的像最大,若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5

6、、9_cm。,备考攻略)1.(2017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B ),A),B),C),D)2(2017黄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D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3(2017德阳中考)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B )A近视眼的矫正应佩戴合适的凸透镜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

7、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4(2017自贡中考)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近_视眼,应佩戴_凹_透镜矫正。5(2017盐城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主光轴_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15.0_cm;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_靠近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6(泉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倒立_(选填“倒立”或“正立”)、_缩小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D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想要在光屏上再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