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27947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种新史观课件幻灯片课件(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 几种新史观,潘树林 四川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一样的客观历史事实,经不同历史观诠释,便形成了 “不同的历史”。,1.2007年全国文综试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先看几道历史

2、试题,2.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中国近代化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做解释。,3.2009台湾社会科学能力测验题第31题 明初政府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死守制,五十以

3、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这项法规反映了明代怎样的社会情况? A.妇女道德规范的严格化 B.致力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C.政府鼓励敬老尊贤风气 D.政府重视妇女社会福利,4.2013文综四川卷14题(24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

4、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 延伸思考:你认为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补充完善?试写出一两点。,5. 2014年中考历史四川自贡卷,15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

5、价。这一评价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6.2014中考成都卷 28.(14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8 丝绸之路示意图 (1)据材料一,描述“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必须包括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区),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材料二: 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2)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

6、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3)1500年19世纪末,西方文明以其强势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概括说明这种冲击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材料三: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吴思科文明对话与交流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识。,7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

7、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历史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生态史观 B.全球史观 C.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上面几道历史试题都涉及到历史观的问题。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有何关系?目前主要有哪些新的历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这些新史观呢?,主 要 内 容,一.历史新课改需要史学观念更新 二.几种新的历史观 三.新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历史新课改需要史学观念更新,(一)史观与唯物史观 (二)关于五种社会形态史观 (三)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中的史观问题,(一)史观与唯物史观,1.历史观 历史观,又称史学范式或史学体系,是一种历史解释模式,是人们对于

8、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 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为学生讲授史学思想史,其中第一讲就是史观。他把史观看作是做人的必需,“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什么是“史观”?李大钊说,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法则性解释或概念。,2.唯物史观,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不同于过去的一切历史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统一的社会有机系统。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9、创造者。 (5)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对历史科学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它创立以来,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唯物史观的发展阶段,经典唯物史观 流行唯物史观 现代唯物史观,(二)关于五种社会形态史观 1.基本内容 五种社会形态史观是我国传统的历史观,一直以来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历史解释模式。 该史观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由低到高依次更替,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并据此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世界近代史属于

10、资本主义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史观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它确信,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无一例外地遵循共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逐一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因此,苏联史书都以阶级斗争为纲,历史变成了完全的阶级斗争史。 如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第一卷中指出:“阶级斗争贯穿于对抗社会的全部生活中,时而表现为公开的阶级冲突形式,时而表现为隐蔽的形式,蒙上了思想体系的外衣、宗教的外衣和他种外衣”。,五种社会形态史观对我国史学的影响是在我国史学界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是从革命即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正如历史学家罗荣渠所说:“按革命史的

11、传统范式,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被概括为两个过程论。在这个革命史框架下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反帝反封建,论及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也突出帝国主义如何压制这一萌芽的成长。” 对待世界历史也是以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审视。,(1)其时代性很强。该史观是在苏联和我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现在该史观已丧失了其时代性。,(2)它包容性小。该史观容不下当代历史学所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如现代化问题、文明多样性问题。 (3)解释能力有限。社会形态史观难以解释某些历史问题,如中西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该史观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现实也缺乏解释能力。, 2.五种社会形态史观的局限性,总之,五种社会形态史观的

12、涵盖面不广,伸缩性不大,难以自我调节。该史观的基线是阶级斗争,用阶级斗争来贯穿整个历史。 人类自从有阶级以来,一切时代都存在阶级斗争,这是不容质疑的。但若将这个命题解释为“历史的全部内容就是阶级斗争”,就显得太狭窄,抹杀了内涵丰富的历史内容,需要对它作重新审视。,(三)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中的史观问题,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有关表述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叙述中指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课程设计思路”的叙述中提出: “通过历史

13、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目标”的叙述中提出: 通过学习,“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在“过程与方法”的叙述中提出: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叙述中提出: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

14、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教学建议”的叙述中提出: “完整、准确地把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2.新课标、新教材中体现的新史观 近年来,新的史学观念(或史学范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新史观主要有整体(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这些新史观已逐步运用于大学和中学的历史教

15、学中,对人们史学观念的更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历史新课标及新教材都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史观,较少使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概念。,高中 模块专题式的编排基本打破旧史观的影响,高中中外合编明显体现了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特征,历史新课标中较多体现了现代化史观,历史新课标中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在本世纪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文明史观已经融入中学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标 三个必修模块,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 历史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6、、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这六个选修模块也主要是针对文明史相关问题的。 几种版本的新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文明史观。随着史学研究的进展,文明史观日益受到重视。,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中,都渗透了文明史观,多次提到“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等。,高中历史课标和各种版本教科书,在学科体系方面,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在内容选择上,以文明史观来统驭教科书的编写,正如岳麓版教科书在必修一的前言中所说,“我们要在已有的历史脉络和整体的历史框架的背景下,分别深入思考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 各教科书都突出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影响。,在一些具体的提法和表述中,课程标准与相关教科书也注意使用文明史观的术语,抛弃和淡化了社会形态方面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