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03576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段亨璐 11.2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疼痛的流行病学: 欧美有35%的人患有慢性疼痛,我国还高于此数据 世界上每天约有550万人忍受癌痛的折磨,中国城 市居民约57%的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的发展: 国际疼痛学会将2004年10月11日定为第一个“世界镇痛日” 疼痛分会将每年的10月1117 日定为“中国镇痛周”,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研究证实, 心理性成份对疼痛性质、程度、分辨率、反应程度以及镇痛的效果十分重要,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疼痛的心理学特点 心理护理,一、疼痛的心理学特点 (一)高度个体化的主观体验 疼痛症状出现及疼痛强度与其心理状态紧密相连 如:抑郁常引起慢性

2、和持续性疼痛,(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且不易适应 人格特征 早期经验 年龄及性别,(三)不同性质的疼痛刺激所伴随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 急性危重病人的心理反应:恐惧、紧张 慢性疼痛的心理反应:抑郁,(四)疼痛对病人的心理具有双重意义 疼痛是一种心理防御症状 疼痛引起的消极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是不良刺 激,可造成肌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对疾 病的预防产生不良影响,二、心理护理方法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 多,必须在配合其他治疗的措施下,采用心理护理治 疗方能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常用的心理护理治疗方法有:,1、建立信赖关系 2、尊重病人对疼痛反应 3、宣教有关疼痛知识

3、,4、减轻心理压力 包括: 心理暗示:言语暗示、药物暗示、镇痛情绪 催眠: 分散注意力:参加活动、音乐、深呼吸、 有节律按摩、松弛法、想象 ,(1)对患者进行心理减压 同情和理解病人,听其诉说,认可其疼痛感受 疼痛发作时立即来到病人面前给予安慰,握一下病人的 手,或帮病人更换一下体位,都是对病人精神的安慰和 鼓励,可以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减轻其疼痛,(2)暗示、催眠疗法 采取良好的暗示疗法,可使患者感觉疼痛减轻甚至 疼痛消失 对疼痛患者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患者全身心 放松,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提高 其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3)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

4、患者对疼痛的知觉 多陪伴病人,经常与之交谈,尽量满足病人需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信任与合作 常与病人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 可在室内放置报刊杂志、电视机等,分散其注意力 从精神和肉体上的应激中解放出来 消除或缓解紧张性疼痛,4、指导想象 让病人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处于一个意境或风景中, 可以配上音乐,起到松弛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做诱导性想象时,若让病人先做有节律的深呼吸, 自我集中注意力,全身放松,对减轻疼痛有良好效果,5、行为自我控制训练 帮助病人矫正不恰当的疼痛行为表现,如:鼓励病人 的积极行为,动员病人家属共同做好此项工作,6、分散疼痛知识教育,改变患者的疼痛反应

5、 (1)首先向患者讲解有关疼痛的知识,使病人明白疼 痛产生的主要原因、疼痛发作的类型以及目前疼 痛治疗方法及有效性,从而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 心,更能遵从医嘱,积极配合,(2)依据不同的患者,用恰当的语言交待诊治过程中 必须承受的痛苦。 如:肩周炎患者在接受按摩推拿治疗的同时,应告 诉患者在治疗中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应有思 想准备,并积极配合医生,才能取得满意效果,7、使用其他疗法帮助减轻疼痛 (1)音乐疗法 可播放轻松愉快的乐曲,运用音乐分散患者的 注意力,以缓解疼痛,(2)欢乐疗法 笑是人欢乐情绪的表现,笑是最优美、最自然、 最良好的制剂,笑能减轻疼痛,笑能医治疾病 笑是一种精神保健,是医治疾病的神奇良药 播放一些喜剧影片,使患者快乐,开怀大笑,消除和减轻患者的疼痛是 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