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574194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目的一、目的 为全面落实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 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三、编制依据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 年修订执行) ; 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2018 年 1 月 1 日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011 年修订执行)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4 年 2 月 1 日起执行)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2、0;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 四、术语和定义四、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 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 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 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 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 过程。 五、机构设置五、机构设置 1.企业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在公司和项目部 分别建立安

3、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 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全面负责。 2.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副组 长为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包括监审部负责 人、技术总工、水电负责人、机械管理负责人、安全科负责人、财 务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各项目部负责人等组成。领导机构负责 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 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安全科。 3.项目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为项目 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土建/水电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 等人组成。项目部各岗位

4、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 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 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 的全面性、时效性。 六、职责六、职责 1.1.公司职责:公司职责: 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 与运行,负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 指导; 公司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 风险管控职责;。 公司应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 在的隐患; 负责公司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公司施工活动危 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5、管控清单 ; 公司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控,对其他级别风险的管控进行 监督指导。 2.2.项目部职责:项目部职责: 项目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 与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项目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各岗位的风险管 控职责; 项目部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 在的隐患; 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施工活动危险源 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清单 ; 负责落实一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二级风险管控工作,对三、 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3.3.班组职责:班组职责: 负责本

6、施工作业班组涉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负责 对施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 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作业 班组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项目部; 负责落实一、二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三级风险管控工作, 对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 4.4.施工作业人员职责:施工作业人员职责: 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 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对本岗位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 负责落实一、二、三级风险管控措施

7、,实施四级风险管控工 作。 七、风险点的分类七、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 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 因素及管理缺陷; 2.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八、风险点辨识的方法八、风险点辨识的方法 公司及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风险矩阵分析法对施 工现场存在安全风险点进行评价分级。 1.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

8、情况;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按专业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 1-1)。 表表 1-11-1 设备设施清单设备设施清单 专业: NO: 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技术工、班 组长、机修员、技术员、安全员等。 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 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 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 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

9、因素。 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 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 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参照表 1-2)相应内容。 表表 1-21-2 安全检查分析(安全检查分析(SCLSCL)评价表)评价表 区域区域/ /分部分项(工艺过程):分部分项(工艺过程): 装置装置/ /设备设备/ /设施:设施: NO:NO: 序 号 检查项 目 标准 产生偏差的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 措施 可能 性 (L) 严重 程度 (S ) 风险 度 (R) 风 险 等 级 建议改 正/控 制措施 备注 序号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所在部位所在部位备注备

10、注 1 2 1 2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2.2.动态分析:动态分析: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 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1)作业活动的划分 按作业区域/分部分项和作业类别(检维修类、生产操作类)进 行划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 (参照表 2-1) 。 表表 2-12-1 作业活动清单作业活动清单 NONO: 序号 作业区 域 作业活动作业类别备注 1 2 将每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 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作业人员能 起到指导作用。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

11、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 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参照表 2-2) 。 表表 2-22-2 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危害分析(JHAJHA)评价表)评价表 作业区域: 作业活动: NO: 序 号 工作 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人、物、作业 环境、管理) 主要 后果 现有控制 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 程度 (S ) 风险 度 (R) 风 险 等 建议改 正/控制 措施 级 分析人: 分析日期: 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按照风险点的分类对危害 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3.3. 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L

12、SLS) 本方法的风险度(危险性)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 的结合。即: R=LS L 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S 代表事件后果严重性 R 代表风险值 本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 4 级,分别是:一级(很高) 、二 级(高) 、三级(中) 、四级(低) 。 风险矩阵法(LS)判断准则: 表表 3-13-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L 判断准则判断准则 等级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 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 ,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 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 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

13、,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 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 , 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 有监测系统) ,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 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 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 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 事件。 表表 3-23-2 事件后果严重性事件后果严重性 S S 判别准则判别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 人员 财产损失 /万元

14、停工企业形象 5 违反法律、法 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 (2 套) 或设备 重大国际 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 和标准 丧失劳 动能力 25 2套装置停 工、或设备 停工 行业内、 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 司或行业的安 全方针、制度、 规定等 截肢、 骨折、 听力丧 失、慢 性病 10 1 套装置停 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企业的 安全操作程序、 规定 轻微受 伤、间 歇不舒 服 10 受影响不大, 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 边范围 1 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 受损 表表 3-33-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R R 风险 度

15、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 限 20-25 1级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 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2级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 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 近期整 改 9-12 3级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 强培训及沟通 2 年内 治理 8 4级 可接受、轻 微或可忽略 的风险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 需定期检查或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有条件、 有经费 时治理 或需保 存记录 表表 3-43-4 风险矩阵表风险矩阵表 5 低中高很高很高 4 低低中高很高 3 低低中中高 2 低低低低中 后 果

16、等 级 (S) 1 低低低低低 1 2 3 4 5 事故可能性(L) 九、风险评价分级九、风险评价分级 根据风险危险程度,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一、二、三、 四等四个风险级别,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 。 1.一级风险,即重大风险,意指现场的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 常危险,现场的危险源多且难以控制,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群死 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二级风险,即较大风险,意指现场的施工条件或作业环境处 于一种不安全状态,现场的危险源较多且管控难度较大,如继续施 工,极易引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3.三级风险,即一般风险,意指现场的风险基本可控,但依然 存在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引发人员伤 亡事故,或造成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