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559728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保护的定义:植物保护是植物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 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措施,将有害生物持续地控制在经济 允许损失水平之下或美学容许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植物可持续生产。 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是指当植物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时,从而导致一 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 至死亡的现象。症状:植物生病以后其外表不正常的表现 病状:植物本身的不正常 类型:A变色 B坏死 C腐烂 D萎蔫 E畸形 病症:植物生病后病部的病原物的结构体称 类型:A霉状物 B粉状物 C锈状物 D煤污状物 E点状物 F线状物、颗粒状物

2、G 伞状物、马蹄状物 H脓状物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的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能够传染的病害寄生性:从活体上获得营养的能力致病性:指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作用和诱发病害的能力(病原物的致病力仅仅是决定植物病 害严重性的一个因素,其他如病原物的持久性、发育速度、传染效率等许多因素与 其有关)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病原物对寄主的影响:1) 从寄主中吸取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供自己生长和发育。 2) 分泌各种酶,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寄主组织和细胞。 3) 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和感病组织的分解物影响寄主的生长和发育。 各种寄生物对寄主细胞和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可分两种类型: 1) 直接破坏性

3、大:寄生物在侵入以前或以后不久,就能分泌一些物质如酶、毒素, 杀死寄主细胞和组织,然后吸取营养。 2) 直接破坏性较小:它侵入后并不立即引起寄主细胞和组织的死亡,而是直接从 活的细胞中吸取营养。真菌和其他生物的区别: 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有分枝没有根、 茎、叶的分化,有甲壳质的壁。 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的,没有叶绿素和其它可光合作用的色 素,主要从外界吸收营养。 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菌丝:(真菌营养体三类中的一类) 无隔菌丝:整个菌丝体是一个多核的大细胞,只有到老龄和受伤时才有隔膜。有隔菌丝:菌丝体有隔膜,分隔成很多细胞,隔膜之间有孔沟。真菌菌丝的

4、变态:我们把在特殊环境下,菌丝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特殊结构称为真菌菌丝的 变态。 a) 产生吸器 b) 产生厚垣孢子 c) 产生假根 d) 产生菌环、菌网e) 产生附着胞:起固定作用真菌组织: 菌组织:有的菌丝体可以聚集形成菌组织 疏丝组织:组成比较疏松的组织,还能看到菌丝体的长形细胞。拟薄壁组织:组成比较紧密的组织,细胞呈圆形或角形,与高等植物薄壁细胞组织相似。 组织体:菌核 、子座 、菌索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直接由营养体分化形成孢子的繁殖方式无性孢子: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的孢子 孢囊孢子:产生在孢子囊内的孢子,产生内生无性孢子的器官系统称为孢子囊。其 中的孢子称为孢囊孢子

5、。如果孢子囊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则孢子囊 称为游动孢子囊。也有些真菌的孢子囊着生在孢囊梗上。(无隔的真菌产 生这类孢子)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的外生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由菌丝体分化而 来,有短枝状,也有的很长,并且有分枝(有隔的真菌产生这类孢子)有性繁殖:真菌的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进行繁殖的一种方式。有性生殖 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有些低等真菌如根肿菌和壶菌产生 的有性孢子是一种由游动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而成的厚壁的休眠 孢子真菌生活史:指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

6、又产生同一 种孢子的过程转主寄生:同一病菌不同类型的孢子,发生在两种不同科属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转 主寄生子囊果(名词解释):有性生殖产生的子囊,一般都有特殊的组织将它包裹,称子囊果 担子果(名词解释):菌丝体构成大型的结构较复杂的子实体,称担子果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的初步诊断:1、田间观察:a 短时间内形成的为机械损伤,有病理变化过程的为病害 b 有中心且从点到片到面的为侵染性病害,无中心的则为非侵染性病害2、 实验室观察:a 有病症的,脓状物为细菌,霜状物等其他则为真菌 b 只有病状通过菌溢反应,有散开的烟雾状物为细菌 c 恒湿恒温培养有霉状物等为真菌 e 以上均无结合全株性的病状断

7、定为病毒植物病原细菌特点:它的一个特点是小 :它的基本体形有球形、杆形、螺旋形。植物病原 细菌大多是杆形和球形的,两端略圆或尖细,一般宽0.50.8um,长1 3um。它的第二个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 :细胞结构,芽孢,荚膜 , 鞭毛等。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致死温度:在10分钟内杀死细菌的最低温度(高温区段)称为致死温度(植物病原细菌繁殖 的最适温度为2630,细菌能耐低温,对高温非常敏感,除少数产生芽孢的细 菌种类外,一般致死温度是50左右)革兰氏染色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的一种生化特性。革兰氏染色是细菌用结晶紫染色 和碘液处理后,再用酒精或丙酮洗后不褪色的是阳性反应;洗后褪色的为 阴性反应

8、。 革兰氏染色反应在细菌分类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植物病原细菌除棒状杆菌外,都呈革兰氏阴性反应病毒:化学组成:病毒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还含有水份、金属离子,有的还含有 脂类物质、碳水化合物、酶等增殖过程:侵入、复制 、装配 、释放-多分体病毒、卫星RNA、辅助病毒与介体昆虫之间的关系:昆虫与病毒的生物学关系区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非持久性的 第二种是半持久性的 第三种是持久性的稀释终点:病毒汁液用水稀释,直至仍保持有致病力的最大倍数称稀释终点。 钝化温度(也称失毒温度):将含有病毒的汁液放入不同温度(高温区段)中处理10分 钟,使其失去致病力的最低温度,称为钝化温度。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比 其

9、它微生物高。 体外存活期(也称体外保毒期):在20左右的条件下,病毒汁液离体后能保持致病力 的最长时间称为体外存活期。 血清学反应:血清就是动物血浆除去纤维蛋白质及其它的凝血因子后的液体,在有外来 抗原的情况下会产生抗体。把这种有抗体的血清纯化,即称为抗血清或免 疫血清。 抗原和抗体在动物体外能特异地结合!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 畸形、变色、黄化,更多的是花叶夹带皱缩、坏死斑线虫:作物受线虫为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故称为线虫病,所以线虫 也是一种病原物。线虫大多生活在土壤中的耕作层内,即土表1520cm的土层中线 虫最多 线虫的食道腺分泌物对寄主植物可产生下列影响: 1)刺激寄

10、主细胞的增大,形成巨细胞 2)刺激细胞分裂形成肿瘤和根过渡分枝等畸形。 3)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4)溶解细胞壁及中胶层,破坏细胞及使细胞离析有些线虫和真菌联合对植物的危害,远远超过两者中任何一个单独造成的后果,这种情况称联合作用 寄生性种子植物: 半寄生:半寄生性的种子植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它的导管和寄主植物的 导管相连,从寄主植物吸收部分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水份。 全寄生:全寄生性的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叶片或者叶片退化成鳞片状,没有足够的叶绿 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的导管和筛管和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它 们不仅从寄主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还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其它有

11、机营养物质。非侵染性病害:低温 冷害和冻害寄主和病原物的识别: 按病理过程分:接触识别和接触后识别按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分:亲和性识别和非亲和性识别病原物的致病作用:酶、毒素、生长调节物质抗病性:免疫、抗病、感病、耐病、避病垂直抗性:特异抗性或小种专化抗性水平抗性:非特异抗性昆虫的基本特征: A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B头部为感觉取食中心,具有三对口器附肢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 C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D腹部是生殖及内脏活动中心,其中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附肢,但多 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E 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的变态

12、昆虫纲繁盛的特点: A种类最多 B数量最大 C分布广泛昆虫纲繁盛的原因: A历史久远 B有翅善飞 C相对体小 D繁殖力强 E食性广泛 F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头式:口器的形状及着生位置不同使昆虫的头部形式也不同 下口式:头的纵轴和身体的纵轴成直角 前口式:头的纵轴和身体的纵轴成钝角或平行后口式:头的纵轴和身体的纵轴成锐角。触角:类型对应昆虫(图)单眼和复眼口器: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组成。(对应昆虫 图) 上唇:悬在头壳前下方的一个薄片,具有味觉的作用。 上颚:左右两个坚硬的齿状物,用以磨碎、切断食物下颚:位于上颚下方,左右成对,用以握持食物送入两上颚之间,其上有一分节的下颚 须,是感觉器官。下唇:构成口器底部,两个合二为一,构造和下颚相似,主要功能是托持食物和感觉的 作用。 舌:为一袋形的构造,位于口腔中央,基部有唾液开口,唾液由此流出和食物混合。不同口器昆虫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