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5865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上课讲义(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復仇的延宕以佛洛依德和拉康觀點解讀哈姆雷特,楊凱(2005054407),簡介論文,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復仇行為經常受世人批評,對哈姆雷特的復仇行為的延宕歸咎於他性格本身的懦弱性,到了20世界後歐洲興起了心理學的以佛洛依德為首的精神分析派別,以古希臘神話故事俄狄浦斯王來解釋哈姆雷特復仇延宕主要是因為戀母情結,而拉康卻覺得與鏡子階段不無關係,他們的觀點對我們研究哈姆雷特都有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研究。,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是講述一個丹麥王子哈姆雷特(Hamlet)的復仇故事,整篇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能達到悲局結果的眾人都認定是王子哈姆雷特對復仇行為遲遲不能決定,錯失

2、了好機會去殺死殺父仇人他叔父克勞狄斯(Claudius),這種行為是原因是什麼呢?眾說紛紜,德國文學家歌德提出哈姆雷特不能行動的原因在於理性主義的束縛,發達的智力會麻痺人行動的力量。法國美學家丹納的觀點和歌德相背,他認為是因為過度的激情傷害了理智,也會使人不能進行復仇行動。別林斯基卻指出哈姆雷特不能行動是出於意志不夠堅定,枉費了擁有偉人的雄心,但只有嬰兒的意志,使之行為不能付之實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令左右王子哈姆雷特復仇的行為呢?近代心理學家,精神分析派主要人物佛洛依德和拉康先後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結和鏡子理論。,佛洛依德,S.佛洛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猶太籍精神病

3、醫生,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生於現屬捷克的摩拉維亞的弗賴堡,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學醫,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自己獨創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聯想法,以挖掘患者遺忘了的特別是童年的觀念和欲望。在治療過程中,他發現患者常有抗拒現象,認識到這正是欲望被壓抑的證據,因而創立了他的以潛意識為基本內容的精神分析理論。初期概念有防禦、抗拒、壓抑、發洩等。在臨床治療時患者還出現了對醫生的“移情”現象,從而認為人的神經活動大都以性欲為基礎,被壓抑的欲望絕大部分是屬於性的,性錯亂是產生神經症的根本原因。發表了以精神分析為主題的演講,聲名遠揚。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他不斷修訂和發展自己的理論,提出了自戀、生和死的本

4、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結構論等重要理論,使精神分析成為瞭解全人類動機和人格的方法。1939年9月23日在倫敦死於癌症。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佛洛德自傳。,俄狄浦斯情結又稱戀母情結,是精神分析學的術語。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認為,兒童在性發展的物件選擇時期,開始向外界尋求性物件。對於幼兒,這個物件首先是雙親,男孩以母親為選擇物件,形成俄狄浦斯情結,而女孩則常以父親的選擇物件,形成厄勒克特拉情結。小孩做出如此的選擇,一方面是由於自身的“性本能”,同時也是由於雙親的刺激加強了這種傾向,也即是由於母

5、親偏愛兒子和父親偏愛女兒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對他的母親發生了一種特殊的柔情,視母親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親看成是爭得此所有物的敵人,並想取代父親在父母關係中的地位,俗稱戀母恨父情結。佛洛依德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有著很強烈的戀母情結的。,哈姆雷特對白,“啊,但願這一個太堅實的肉體會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白殺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麼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哼!哼!那是一個荒蕪不冶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會有這種事情!剛死了兩個月!不,兩個月還不滿!這樣好的一個國王,比起當前這個來,簡

6、直是天神和醜怪;這樣愛我的母親,甚至於不願讓天風吹痛了她的臉。天地呀!我必須記著嗎?嘿,她會偎倚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進了食欲一般;可是,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個月以前,她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送我那可憐的父親下葬;她在送葬的時候所穿的那雙鞋子還沒有破舊,她就,她就上帝啊!一頭沒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傷得長久一些她就嫁給我的叔父,我的父親的弟弟,可是他一點不像我的父親,正像我一點不像赫剌克勒斯一樣。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她那流著虛偽之淚的眼睛還沒有消去紅腫,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惡的匆促,這樣迫不及待地鑽進了亂倫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會有好

7、結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為我必須噤住我的嘴!”(第一幕第二場),對白分析,我們可以看見在這一大段獨白中,哈姆雷特對他母親是極力地攻擊和辱罵,其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母親在他父親死去後不久就下嫁給了他叔父,但這時候哈姆雷特父親的鬼魂還沒有出現,如果其他的東西我們都先不看,先看他叔父當上了國王後,其選擇權力是非常的多,此時哈姆雷特的年齡我們不得而知,但照推算約二十,而他的母親少說都有四十多歲了,他叔父寧選擇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也不選擇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能証明哈姆雷特的母親有一定的魅力和風韻嗎?作為兒子的哈姆雷特是否更應該擔心他叔父登位後選擇了一個年輕姑娘,而他母親從此打入冷宮的情況呢?如果這種

8、情況是存在的,他叔父最後的選擇是傾向他母親的,那哈姆雷特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如果要解釋這種無端的怒火呢。,其原因有二,一是對他叔父當權有意見,二是對他母親有情感,這和情感可能不是普通的,是非正常的,因為之前說了如果正常情感會關心到她日後的生活,這種政治婚姻對他母親未必會帶來什麼害處,所以哈姆雷特也不會反對。不管是一還是二,都可以用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結來解釋。我們可以解釋作當哈姆雷特當王子的時候,心中的確有一種菲勒斯思想,不過這種菲勒斯是一種備用狀態,因為王權的掌握者還是在他父親手中,一種可預期的菲勒斯突然被叔父無情地搶去,欲求取而代之的心態轉移到新一代掌握菲勒斯的人,他叔叔的身上,這種簡單的恨

9、父情節自然產生,也成功轉移,所以叔父做的一切行為在他眼中都會變得不合理。其次是對母親一種非正常的情感,根據佛洛依德所說,兒子會有一種占有母親的心態,也是對母親的一種依戀,因為這種情感是難以割捨的,所以當快要失去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很強烈的恐懼,這種恐懼是否會出現對母親的憎恨和對母親進行人格的辱罵呢?愈強烈地反映出對母親這行為的反對,愈能証明戀母情節在哈姆雷特身上的影響。,哈姆雷特對白,“是的,我要從我的記憶的碑版上,拭去一切瑣碎愚蠢的記錄、一切書本上的格言、一切陳言套語、一切過去的印象、我的少年的閱歷所留下的痕跡,只讓你的命令留在我的腦筋的書卷裏,不攙雜一些下賤的廢料;是的,上天為我作證!啊,最惡

10、毒的婦人!”(第一幕第五場),對白分析,大家能在這段對白中看到哈姆雷特要消去少年時期,小時候的記憶,把那些憶形容成是瑣碎愚蠢的,陳言套語的,下賤的廢料,我們很容易會聯想起哈姆雷特的童年的確不容易過,也不是什麼光輝的童年,在這裡我們看見哈姆雷特和他父親關係並不是很好,而是可能是印象很差,在他說消去記憶後又叫他母親做最惡毒的婦人,這都是說明了童年時哈姆雷特是受著父親的強權統治,母親的百般愛護下長大成人的,因為記憶失去了,價值批斷就相反了,而且他父親和他有著一種共同的利益,一種共同的恨。,俄狄普斯情結體現,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結還可以結合他另一個理論仿同作用來共同對哈姆雷特進行解釋,我們假設,當然也

11、証明了哈姆雷特的確有強烈的俄狄浦斯情結,有著強烈的占有母親殺害父親的欲望,能把以上二點都做到的只有他叔父,佛洛依德都是以個人快感原則為先,哈姆雷特為了滿足自己欲望,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心靈上仿同了他叔父,也就是他和叔父結合成一體了,二人一體在哈姆雷特心靈上萌芽,如果哈姆雷特殺了叔父復父仇有二種心靈上的阻礙,其一是這個行為會徹底否決了他本身的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反對殺父娶母的行為,自己做一件事去反對自己深刻的情結是無法辦到的,其二是因為仿同作用產生快感,殺害了叔父就好比殺害了自己,這是一種自殺行為,當然也是對自我快樂的一種謀殺,這也令哈姆雷特遲遲不去復仇的原因。,拉康,雅克拉康(JacquesLa

12、can, 1901-1981)法國精神醫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具獨立見解,而又是最有爭議的歐洲精神分析學家,被稱為“法國的佛洛德”。拉康嚴厲批評偏離佛洛德潛意識理論而走向“自我心理學的美國式精神分析學派。在美國,精神分析治療集中於自我意識,解釋病理性心理防禦,並促進無衝突矛盾的適應能力的成長。拉康全盤否定這種做法。根據他的觀點,無衝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敵視潛意識與主要精神分析過程的。他認為精神分析是一種諮詢,而不是一種治療。拉康以他典型的玩弄文字遊戲的手法,諷刺美國試圖將精神分析變成一門實踐科學的研究,是“無心理”和“周圍心理”。英語“實踐”一詞experimental拆成兩面半就成了“無

13、心理”(ex-mental)和“周圍心理”(permental)。對拉康來說,那種用動物進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為心理必然與語言、意義和價值觀念相關聯。,拉康理論簡述,拉康對哈姆雷特的解讀所涉及的首要問題當然還是俄狄浦斯情結,但拉康與佛洛依德的見解有所不同,不再單單是戀母情結的簡單表現。在拉康看來,兒童會經過一個特殊的生理時期,這就是鏡子階段,也就是嬰兒長到12個月以後。在這之前,嬰兒認為他們的母親,他自己,乳房,奶瓶,光線,他的父親,他的手,玩具和宇宙都是一個整體,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在嬰兒眼中沒有大小之分,也沒有前後之分,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整體而這個整體的主導者就是他自己,也就是說是一

14、種完全自我,以上帝視角去觀察和想像世界。,鏡子階段,鏡子階段來臨了。他們的手運動機能變得更加靈活,很簡單的一個特徵就是可以坐起來了,可以看到自己手腳和靈活使用了,也可以控制以前隨時都會發生的排泄。此時鏡子會向他揭示他的存在,以及在他周圍還有其他人和一整個世界,這個過程我們通常叫做割裂,把自我與世界的割裂,於是這將導致社會化,或自我封閉,當然能成功社會化的是正常的人,而不能成功社會化的自我封閉也解釋了精神病的病源。孩子認出自己,並且會去欣賞或者不欣賞鏡子中的自己的形象,其效果立杆見影,在我們看來十分的明顯,他要麼撫摸,親吻鏡子中的自己,並放聲大笑,要麼對著自己的形象做鬼臉,拷打鏡中的自己也是常見

15、的現象。當然這個假設是嬰兒能在鏡子當中認識到那個是自己,如果從觀察中他還是不知道那個是自己的時候,他便會去尋找另一個鏡子中的人,進入了一種無限追溯的圈子,如同貓狗了。通常情況下,他會把鏡子中的自己作一個完美的形象,他會愛上自己,醉心於其影像的他會沉浸在幻想中,把自己當作一位英雄,這當然也可以結合靄里士的納西斯情結來看這個現像。,語言階段,進入了語言符號體系之後,主體的欲望從原來的低級需要變成了要求,需要是以客體對象得到滿足的,主體這時所得到的其實是一種話語,這種話語必須與他人對話,而對話的對象並不是原來的客體。於是,在要求中所存在的不是具體的客體,而是大寫的他人,即他者。他者代表了一種必然性在

16、某處必然有著另一個要求的他人,另一個主體,由他來滿足主體的要求。這另一個主體是要求的原初主體。原初主體滿足主體的要求,它可以使話語具有意義。這時的變化是,其一,從主客體關系變為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其二需要的欲望成為要求的欲望,話語淘空了存在的意義,使它幹癟,成了一個空空殼體了。欲望從主體的欲望向他者的欲望轉化。拉康認為哈姆雷特的母親便是他者,她在戲中的地位是主動的。這一種統一使哈姆雷特的行為受到影響,其行為不能導致復仇延宕。,大膽假設暴力之影響,這種變化成為了嬰兒社會化的根本和阻礙,得到話語但失去了原本的存在,在要求下一切都不在自我的掌握之中,靠的也只是他者的選擇,我們可以在這大膽假設一點,就是暴力。在主體提出要求時,其存在或得到權在他者,也就是另一主體的自由意志選擇下決定是否得到,這是一種以暴力奪取主體和獨立主體,在原先的一種暴力行使下主體也沒有反抗的力量,久而久之主體對這一種暴下已經是一種習慣性的跟隨,就好像一種心理病,名叫斯德戈爾摩症候群,一種長期面對暴力後轉向對暴力的依賴和崇拜的心理病症。所以我們說,欲望從主體的欲望向他者的欲望轉化,這一種轉化也許是一種統一、同化。,放棄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