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557747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故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恒的异乡人传记研究法浅析鲁迅作品故乡摘 要:文章主要以传记研究法与社会历史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鲁迅生平经历的研究,剖析其在故乡这部短篇小说中传达出的对故土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以及在异乡与故土之间陷于难于抉择的尴尬境地时的情感表达。紧密结合其传记性作品本身与当时社会历史现状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上的变化。关键词:鲁迅 故乡 传记研究法作为“五四”的代表人物,鲁迅彷徨、呐喊,夹杂着异于常人的复杂情绪,而这种情绪的根源即内心的矛盾与精神困境。故乡难弃,故土难离是传统中国人的特殊情结,鲁迅同样舍不下自己的故乡,但是,不论未庄、鲁镇或是S城,都充斥着冷漠、愚昧与不觉醒,让人痛心疾首又割舍不下。不

2、想漂泊异乡,却又对故乡极度失望,于是只能如影子一般彷徨于明暗之间,处在异乡与故乡的夹缝中痛苦挣扎。正如他再野草影的告别中所说的那样: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再黑暗里沉默。1要谈“故乡”就定然离不开“他乡”,作为有着故土难离情结的中国人来说,“他乡”总是会与孤独、漂泊、流离等含义不自觉的联系再一起,而“故乡”在人们的心中则总是与亲情、温暖、团圆、慰藉等意义相关。生活在异乡的鲁迅同样有孤独、苦闷、漂泊等等这样的感受,所以在社戏中,鲁迅首先描绘了北京戏院的糟糕状况,醒悟到这里已经不适于生存了,于是有了对小时候看社戏的种种美好的回忆。不管是“呐喊”或是

3、“彷徨”,鲁迅故乡中的景色总是呈现出灰暗的冷色调,故乡中的人总是显得异常麻木与冷漠,故乡里的事年复一年,年年如是。是不是故乡留给鲁迅的记忆总是如此不堪呢?其实,从鲁迅频繁使用的“童年视角”便可看出,故乡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地方。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无疑是鲁迅记忆中的一抹亮色。同样一个故乡,描写起来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幅笔墨。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无非是作者在面对故乡时抱着不同的心态与视角。如作品故乡中,鲁迅道:“中国人几乎都是爱护故乡,奚落别处的大英雄”,却又在描写眼前故乡的情景是这样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这前后两句同出于作者鲁迅,却显然是矛盾的,中国人几乎都爱护自

4、己的故乡,奚落别处,而作者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奚落”了自己的故乡。这正是源于作者“我这次回故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的心境。众所周知,自1919年底鲁迅最后一次离开绍兴,直到1936年,在他生命的最后17年里,始终没有回过故乡,这也证实了作者本身对故乡既怀念又排斥的矛盾心理。从小说中“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一点没有看到引起“我”美好心绪的景致,“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的描写,不难看出作者回乡之初便已经失望之极。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土,此刻竟然是如此景象,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2】既以此景

5、物描写,那么“我记忆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什么影响,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就只能理解为作者安慰自己内心悲凉之情的借口,即作者给自己开脱的注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难免给人自欺欺人的感觉。从故事情节发展来看,作者开篇便已经点明再回乡之前,我对故乡曾长久的处于离开状态,而这次回来,也是“专门为了别他而来的”。作品通过不断利用童年视角的“闪回”将记忆形诸文字,鲜灵活现,如在眼前,却使得现实中理性的“我”在故乡面前感到悲凉,而正当“我”沉浸在与闰

6、土相关的充满童趣的回忆中时,突然来到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又把“我”拉回到残酷的现实里。紧接着,闰土的到来和一声“老爷”将“我”的记忆彻底粉碎,使“我”终于认识到,“我”和闰土即已觉悟的知识分子和不觉悟的愚昧农民之间的隔阂。同时,启蒙视角下,杨二嫂的尖刻、贪婪,闰土的麻木、愁苦,既阐明了鲁迅之前离乡,这次回乡,面对难以接受的现实再次离去的原因,又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对故乡人劣根性的批判。鲁迅先生的作品向来对旧社会封建愚昧的批判不遗余力,但在故乡这部作品中,我们更多的却是感受到了其对故乡及故人的怜悯与痛心,不由的让人猜想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如丁帆先生在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所述“正是此哀怜与

7、同情,使得故乡成为了虽不缺乏理性的烛光但更显得消极被动,批判意识充满着情感形式的形下之作。”3诚然,鲁迅这一代知识分子确有着与传统知识分子不同的境遇。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大都被迫背井离乡,求生求学,走进大都市却无法真正融入都市生活,使得他们只能游离于城市边缘,现实的困境便使他们时常陷入乡愁与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当中。但由于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他们同时也与“故人”产生了差异,再面对愚昧、落后的故乡时,又不自觉的用起理性的武器对其进行批判。既抱有对故土旧人生活现状的怜悯之情,又因其愚昧、无知而感到痛心,在故乡这部短篇小说中, 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成为有机的整体,即我们常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主体

8、思想。当然,这种矛盾的个人情感的抒发所形成的悖论,虽使得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不再明朗、犀利,显得暧昧模糊,却也展示出了对故乡既眷恋难舍又恐避之不及的特殊情感。正是这种矛盾的个人情感与不时切换的视角使得“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不论是处于异乡的都市还是重归故土都处于游离状态。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故乡”的封建性与落后性,但无论他们如何接受教化,重塑身份都无法改变他们的根源在封建落后的“故乡”这一客观事实。实际上鲁迅在“故乡”同样没能感受到久违的“亲情、团聚、温馨”,如其在文中极度失望、苦闷心绪的告白:来时“本没有什么好心情”,走时更感“非常气闷”、“非常悲哀”。“我”的故乡之行是与杨二嫂、闰土两个重要人物相

9、关联的,而“我”与这两位故人的对话却只能以语塞与沉默告终。“不认识我么,我还抱过你呢”,“忘了?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呀呀,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初见杨二嫂便遇其生生责难,刻薄讥讽,“我”却只有“惶恐着”,“无话可说”、“闭了口,默默站着”。将一个启蒙者的孤立与悲哀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想这种“无语”的尴尬情形在面对闰土时得以缓解“我这时很兴奋”,却以闰土的的一声称呼“老爷”使“我”打了一个寒噤而告终。闰土是“我”童年生活中最温馨的记忆,也是“我”归乡过程中努力找寻的精神盟友,更是“我”走向童年和故乡的指路航标和精神希冀,而这一声“老爷”也宣告了“我”精神还乡和寻根理想的彻底破

10、灭,此次归乡成了一次悲哀而沉痛的精神巡礼。满怀希冀的回到故土,却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故乡的结尾处不无矛盾的说出了作者心里的苦涩:“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用路来比喻希望,又说这世间本没有路,无异于表达这世间本没有希望,而走的人多了便生成了希望,更像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同时安抚他人、慰藉他人的“手段”与作者精神世界的底线。作为羁旅异乡多年的知识分子,或是生活重压下的仓皇逃窜,或是为找寻理想而选择的自我放逐,在价值和精神上告别了“故乡”却未能在都市寻得自己心中的理想,都市也没能提供“我”自由呐喊的空间。于是唯有在沉寂而黑暗的人海中孤

11、寂踟蹰。鲁迅在写作故乡时,离1921年12月回绍兴接家人迁居北京已相隔2年。当他在文学视野里重回故乡时,心情仍旧难耐眷恋与悲凉,用创作传播着启蒙思想,同时宣泄着自己的苦闷,归乡本该是一次心灵的“郊游”,不想却成了一次浪漫又苦涩的精神之旅,一次无疾而终的寻梦。当启蒙理念和精神还乡接连破产后,“我”被赶出了最后的精神避难所,“我”成了无家可归的旅人,“在路上”成了寻梦人的宿命。家园意识的破败在这里表现的很悲痛,同时也夹杂着“我”的依恋与不舍。人暂时的生活在异乡并不可怕,因为总有可以给人心灵慰藉的故乡等待着你,叶落可以归根。可怕的是,根本没有了故乡,只有异乡或他乡。不幸的是,选择了摒弃愚昧,抨击封建

12、无知的启蒙文人正是这样失去了故乡,只能一直生活在他乡。当鲁迅发现传统文化也同样不是令人可以回归的“故乡”后,他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孤独漂泊的困境,这种苦楚与忧伤是难以言喻的,不仅指向漂泊异地的肉体,生活中的孤寂,同时指向内心难以言传的生命飘零、失去根基的感受。在故乡他感到自己是个异乡人,有着不同的世界观,无法容身,在异乡他仍是“不适于生存”的异乡人,无法真正与那里的一切融合。他不想生活在他乡,却不得不面对已无故乡可归的现状,冥冥中无法掌握的力量让他成为了永恒的异乡人。注释:本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引文,皆出自鲁迅作品故乡 。参考文献:1鲁迅.野草:影的告别M.北京:北新书局出版,1927年.2

13、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丁帆.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后记:本想将本文分为“在他乡”与“回故乡”两部分,使文章更具层次感,条理也更加清晰,通过两者对比,凸显鲁迅无论归乡或是身处异地均难有归属感。但是写作过程中发现对鲁迅先生异乡生活的的传记和文学作品知之甚少,遂无从下笔,只得以“归乡”为主,混为一谈。本学期所学“传记研究法”,旨在通过研究作者生平来解读作品,而本文所解读的作品故乡本身就是带有纪传性质的,且鲁迅作品多为此类,难免又通过作品了解作者,剖析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容易混淆。再者,写作中发现既要通过作者生平经历研究作品,难免道出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等,这又不得不与“社会历史研究法”混在一起,难以剥离,显得专以一种方法研究作品的文章不够纯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