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复习课程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47740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锈钢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不锈钢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不锈钢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不锈钢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不锈钢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锈钢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复习课程(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50年的世界不锈钢产量还不到100万吨,2005年全球不锈钢超量超过了2500万吨,2006年全球不锈钢生产量将超过2600万吨。55年来,不锈钢的年均消费量增长6.7%,不锈钢增长了25倍。,不锈钢,定义: “不锈钢”是一种习惯叫法,我们所说的不锈钢实际包括“不锈钢”和“耐酸钢”。 不锈钢在空气中耐腐蚀的钢。 耐酸钢在各种侵蚀性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耐腐蚀的钢。 通常,我们把不锈钢和耐酸钢统称为不锈耐酸钢,习惯上称为“不锈钢”。,不锈钢的发明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重大成就。 20世纪初,法国(1904-1906)发现了Fe-Cr合金 英国(1909-1911)发现了Fe-Cr-Ni合金 同期德国

2、提出了不锈性和钝化理论。,发展历史,40-50年代,节Ni的Cr-Mn-N和Cr-Mn-Ni-N不锈钢、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 60年代,1:1的双相不锈钢和高纯铁素体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取得进展; 随后,通过化学成分(C、Cr、Ni)的调整和合金元素(Mo、Cu、Si、N、Mn、Nb)的填加,降低夹杂物,改善其使用性能,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发展历史,要求不锈钢要满足下列要求:,1.耐腐蚀性 2.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3.有良好的工艺性: 热加工成型性 冷成型性 切削加工性 焊接性 4.良好的经济性,按钢的组织结构分类可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

3、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几种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分类,按钢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Cr不锈钢(400系)、Cr-Ni不锈钢(300系)、Cr-Mn-N-Ni不锈钢(200系)、超低碳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 按钢的功能分类可分为:低温不锈钢、耐热不锈钢、耐磨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和超塑性不锈钢等 。,分类,13,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主要化学成份可分为铬系不锈钢(俗称400 系)、铬镍不锈钢在硝酸、氨水等介质中有较好的耐蚀性和抗氧化性; 力学性能和工艺性比较差,脆性大; 加热冷却过程基本无同素异构转变,多在退火软化态下使用。,二、铁素体不锈钢的脆性,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较低的

4、冲击韧性和较高的韧-脆转变温度,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缺点是脆性大: 粗大的原始晶粒 475 脆性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形成,钢中相,粗大的原始晶粒。 475脆化:加热到450550停留或缓慢冷却时,铁素体中的Cr原子有序化,形成相,产生脆化。再加热到600快冷可消除。,相脆化: 在550 850长期加热时,析出硬而脆的相。,典型钢号如0Cr13、1Cr17等。 成分:高铬低碳, 无相变,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 组织:单相铁素体,三、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加热过程中有碳化物的溶解和析出;热轧退火状态,组织为富铬的铁素体和碳化物。 为获得成分均匀的铁素体组织和减少碳化物量,消除晶界腐蚀倾向,在热轧后采用淬

5、火和退火两种热处理工艺。 具体工艺为:870-950的淬火水冷;560-800退火。,用途 广泛用于硝酸和氮肥工业的耐蚀件。,合成氨厂,奥氏体不锈钢 在含18%Cr的钢中加入811%Ni,就是的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是最典型的钢号。这类钢由于镍的加入,扩大了奥氏体区域,从而在室温下就能得到亚稳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由于含有较高的铬和镍,并呈单相的奥氏体组织,因而具有比铬不锈钢更高的化学稳定性,有更好的耐腐蚀性,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类不锈钢。,主要是18-8(18Cr-8Ni)型不锈钢。 性能特点:具有很高的耐蚀性,高的塑韧性,冷热加工性及可焊性。韧度好,无磁性。 缺点:价格较贵;切削加工较

6、困难;线膨胀系数高,导热性差。,不锈钢带,一、成分特点 主要成分为:18% Cr和 8%Ni 18% Cr和8%Ni是世界各国奥氏体不锈钢的典型成分. 增加Cr和Ni的含量可以提高钢的钝化性能,增加奥氏体组织的稳定性,提高钢的固溶强化效应,耐腐蚀性能更为优良; Ti、Nb稳定碳化物,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Mo增加不锈钢钝化作用,防止点腐蚀倾向,提高钢在有机酸中的耐腐蚀性; Cu提高在硫酸中的耐腐蚀性; Si使钢的抗应力腐蚀断裂能力提高。,二、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晶界的Cr23C6析出,晶间腐蚀,1. 现象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后,焊缝及热影响区(550-800)在许多介质中产生晶

7、间腐蚀。 介质:热浓硝酸(50-65%)、含铜盐和氧化铁的硫酸溶液、热有机酸等 2. 形成原因 贫铬理论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主要是晶界上析出网状富铬的Cr23C6引起晶界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贫铬区的宽度约10-5cm,Cr12%。在许多介质中没有钝化能力, 贫铬区成为微阳极而发生腐蚀。,为防止晶间腐蚀,可采取以下措施:,三、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奥氏体受张应力时,在某些介质中经过一段不长时间就会发生破坏,且随应力增大,发生破裂的时间也越短;当取消张应力时,腐蚀较小或不发生腐蚀。这种腐蚀现象称为“应力腐蚀(破裂)”。 即在特定合金-环境体系中,应力与腐蚀共同作用引起的破坏。,应力腐蚀的影响因

8、素 影响应力腐蚀的因素是介质特点,附加应力和钢的化学成分。 1)介质:含有Cl-和OH-腐蚀介质中特别敏感; 2)应力:应力越大,越严重; 3)介质温度:温度越高,越严重; 4)不锈钢组织与成分: 对应力腐蚀的影响.,H、N 促进应力腐蚀裂缝的诱发和扩张; P, Bi, As, Sb, Al,S 有害; C 可降低不锈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Si(2-4%(有利;Cu(+2%)有改善; Mo 缩短应力腐蚀破裂的诱发期; 在不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中,形变引起的马氏体对应力腐蚀有害.,防止措施 1)提高纯度(降低N, H以及杂质元素含量); 2)加入2-4%Si或2%Cu 或提高Ni%(35%); 3

9、)采用高纯度15-25%F不锈钢; 4)采用奥氏体和铁素体(50-70%)双相钢。,四、奥氏体不锈钢的点腐蚀 1. 现象 不锈钢在含Cl-离子介质中表面会出现点状凹坑腐蚀,称为点腐蚀。 2. 主要原因 主要是表面钝化膜的稳定性受到破坏所致。 3. 影响因素 1)含有Cl-、Br 等,易于产生点腐蚀; 去极化作用的阳离子Fe3+、Cu2+等,有加速点腐蚀作用 2)夹杂物(MnS)、晶界析出相(相)、晶界等容易发生点腐蚀-易破坏钝化膜的均匀性 。,4. 预防措施 1)尽可能降低介质中的Cl-浓度; 2)选用高Cr和含Mo钢种,钝化膜稳定性提高, 如 Cr22Ni26Mo5Ti; Cr26Mo1;

10、Cr26Mo4 有时用Cr%+Mo%量来衡量抗点蚀指标 3)加入(提高)Ni,也可提高抗点蚀能力。 4)含N不锈钢的击穿电位B值较正,当钢中N0.3%,不 发生点腐蚀。如 00Cr18Ni12Mo2.5N,五、热处理,固溶处理 一般加热到1000使碳化物溶解后水冷; 对于非稳定奥氏体不锈钢,常用1050固溶处理后退火。 稳定化处理 只在含Ti、Nb的奥氏体不锈钢中使用; 工艺原则:高于碳化铬的溶解温度而低于碳化钛的溶解温度。 去应力处理 消除钢在冷加工或焊接后的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四、FA双相不锈钢,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钢种 组织:AF 成分:18-26Cr4-7NiMn,Mo,Cu,Ti

11、,W,N等,特点:兼具F不锈钢和A不锈钢的特性 1. A的存在降低了钢的脆性,提高了钢的可焊性和韧性 2. F的存在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抗应力腐蚀敏感性,AF降低了钢晶间腐蚀的倾向 3. 存在脆性倾向,尤其是在焊接区,主要是,相沉淀和相析出引起。 热处理:1000-1100淬火得到60F40A,五、沉淀硬化不锈钢(超高强度钢),分类 以1Cr18Ni9钢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奥氏体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以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发展而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特点:在形成马氏体基础上,经时效处理产生沉淀强化,而得到超高强度。所以既具有Cr18Ni9钢优良的焊接性能,有具有马氏体钢的高强度 应用:航空,宇

12、航领域,代表钢种:0Cr17Ni7Al(07Cr17Ni7Al) 0Cr15Ni7Mo2Al(07Cr15Ni7Mo2Al) 组织特点:室温下是不稳定的A 性能特点:较好的塑性和加工性能,焊接性能 热处理:含碳量低,成分设计上使Ms点略低于室温,以便通过各种处理使不稳定的A转变成低碳马氏体,然后在通过时效沉淀析出金属间化合物提高强度 沉淀元素:Al,Ti,Mo,一. 奥氏体-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获得马氏体和进一步沉淀方法 1.两次时效法 钢经1050固溶处理后,在750 保温1.5小时并空冷得到马氏体;在经过510-560 时效30分钟析出Ni3Al强化相 2.冷处理时效 1050固溶处理后

13、,在950保温1.5小时并空冷至室温,得到部分马氏体,再冷到-73 进行冷处理,停留8小时得到马氏体,最后在510 时效1小时,沉淀析出强化 3.冷加工时效 1050 固溶,在室温进行塑性变形获得马氏体,最后在480 时效1小时,力学性能 经上述处理后,钢材的抗拉强度b可达1400-1850MPa。硬度HRC43-50 时效后组织:A15-30F 应用:飞机蒙皮,火箭外壳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温度低于315 ,否则金属间化合物继续析出使钢材变脆,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在Cr13马氏体不锈钢中添加Mo,W,Ti,Nb在时效中沉淀析出一系列金属间化合物(Fe2Mo,Fe2Ti,Fe2Nb等)而强化的

14、 为使Ms点降低,添加Ni,和Co Co控制在10-20,Ni控制在4左右 代表钢种:174PH(0Cr17Ni4CuNb) 特点:价高 应用:飞机,火箭蒙皮,第八节 不锈钢的发展,超纯化,多元化,微合金化 现在发展的新一代不锈钢可分为三类: 1.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2.超低碳,高Mo高性能奥氏体不锈钢 3.超低碳,超细晶粒AF双相不锈钢 特点 良好的抗蚀性,可取代部分的Ni基合金和钛合金,1.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通过精炼技术(如,AOD氩氧炉脱碳精炼法)的发展,生产出超纯F不锈钢,克服了F不锈钢脆性的大弱点 成分:超低碳,高Cr,含Mo. 性能:力学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良好 应用:化工,食品,石油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