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4678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培训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精品文档一下道德与法治4.不做“小马虎”奉贤区思言小学 胡艺青一、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第四课。本课是根据2011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1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编写的,与前三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分别侧重一个好习惯的培养。本课内容分为“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马虎”的表现,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思考为什么会“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课文

2、通过“小马虎添麻烦”和“马虎危害大”两个绘本故事说明“马虎”现象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有时还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加深对“马虎”带来的危害的认识。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因“马虎”而抄错题、抄漏题、算错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虎”做错事、耽误事。在情感态度上,他们年龄小,缺乏对“马虎”的认知;在行为习惯上,缺乏责任心,还未产生克服“小马虎”行为的驱动意识;在知识与技能上,对“马虎”的产生原因了解得比较片面,不太了解“马虎”产生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不愿做“小马虎”,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养成初步的责

3、任意识。行为与习惯:克服“小马虎”的行为,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行为习惯。知识与技能:知道学习生活中“马虎”的原因,了解因为“马虎”产生的危害,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掌握克服做事不“马虎”的生活技能。过程与方法:交流“马虎”带来的麻烦与危害,寻找“马虎”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与危害,不愿做“小马虎”,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教学难点:交流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的行为习惯。五、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教学目标,以马虎图的故事进行导入,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交流学生日常生活中由于“马虎”带来的麻烦,感受“马虎”带来的危害,以喜闻

4、乐见的故事、游戏等形式解决学生由于“马虎”带来的困扰,养成做事认真仔细、不敷衍的习惯。第1课时主要结合“生活中的小马虎”情境和“小马虎添麻烦”的绘本故事内容,联系自身的问题,认识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重视,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第2课时通过作业反馈、故事演绎、观看课件等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发对“马虎”危害的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强化对“马虎”产生的后果认识。以活动训练和游戏比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克服“马虎”的方法,培养集中注意力、认真仔细观察、不粗心大意的习惯。六、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 多媒体课件 2. 学习评价表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

5、感与态度:感受“马虎”所带来的麻烦,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行为与习惯:培养做事认真仔细、不“马虎”的习惯。知识与技能:懂得“马虎”的意思,分析做事“马虎”的原因与危害。过程与方法:理解“马虎”的意思,交流“马虎”的麻烦,寻找“马虎”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不“马虎”。 教学过程:活动一:听听故事,理解“马虎”的意思1.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猜猜这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一匹马、一只老虎2.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这既像马又像虎的图叫马虎图。音频出示马虎图的故事。从前有个画家,画画的水平很高,画什么就像什么,他就是有个特点:做事不

6、认真。一天,这个画家想画一只老虎,画完老虎头后,刚要画老虎身子,就有人来找他,他随后便出了门。他回来后又接着画,竟然在老虎头下面画了一匹马身子。画家有两个儿子,他们都没有见过马,也没有见过虎。他大儿子看见画,问画家是什么动物。画家随口回答:“马。”他的二儿子看见画,问他画什么,画家随口回答:“虎。”大儿子出门,碰到老虎后以为是马,准备抓来骑,结果被吃掉了。二儿子出门看见了马,以为是虎,吓得使劲跑,不小心把腿摔折了。3.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呢?4. 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板贴:“马虎”)5. 小结:做事粗心的人,

7、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板贴:小)。6. 今天就来说说,做个“小马虎”好不好?说明通过马虎图作为导入,以听故事的形式,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们边听故事边思考故事中的道理,让学生们对“马虎”有初步的理解,为之后的针对性教育打下基础。活动二:反思生活,感受“马虎”的麻烦1. 刚才老师发现说到“小马虎”的时候,大家都摇头。看来,谁都不愿意当“小马虎”。可是,“小马虎”有时又不知不觉地藏在咱们身边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遇到的麻烦。2. 出示课本14页中的故事,配音讲述小马虎添麻烦的故事。3. 提问: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麻烦呢?预设1:他因为“马虎”,衣服扣错了扣子。预设2:他

8、因为“马虎”,考试漏做了一道题。预设3:他因为“马虎”,把小铲子弄丢了。预设4:他因为“马虎”,把作业掉在家里了,还要麻烦他爸爸送到学校来。4. 这样的“小马虎”好像随处可见啊!提问并交流:你有没有和他这样类似的经历?在生活和学习中,你因为“马虎”遇到过怎样的麻烦呢?5. 播放课件: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班级中同学“马虎”的事例,请你们也听一听。6. 小结:是呀,“马虎”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呀!这已经不是个别同学的烦恼了,而是大家共同的烦恼了。说明以绘本的故事出发,让学生结合实际反思生活中自己的“小马虎”事件,认识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大家的重视,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活动

9、三:分析原因,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1. 小组讨论:回忆一下,曾经是什么原因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板贴:为什么会马虎?)2. 小组代表汇报,归纳总结“小马虎”的原因:没有认真检查、粗心大意、走神、求快、心太急等。(随机板书)3. 归纳小结:看来“马虎”的原因主要是做事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疏忽大意,有时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只图速度快,不够仔细。(板贴: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责任心 求快不求细 态度不端正) 4. 过渡:是啊,这些在生活之中的小细节就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看来大家可要注意了,千万不做“小马虎”。 (板贴: 不做)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小组讨论寻找原因,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帮

10、助学生有效归纳,总结提升,从而引导学生改正做事“马虎”的坏习惯,养成做事仔细认真的行为习惯。活动四:布置作业,想想克服的方法1. 找到了原因,就要想出克服“马虎”的好办法。这节课后,请同学们完成“马虎”小卡片,并预习课文内容,自己开动脑筋,或者请教周围的人,想想我们如何去克服。2. 出示卡片,提出问题: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 这件事给你造成的麻烦 你当时的体会 想想可以怎么去克服这件事情的发生_3. 相信同学们都能认真思考,仔细完成,可不能做粗心大意的“小马虎”哦,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说明通过小卡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回忆反思,通过预习、动脑筋、请教他人等方式,让学生对下一课时学习克

11、服马虎的方法作好铺垫。板书: 不做“小马虎”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 为什么会马虎? 疏忽大意 没有责任心 求快、心太急 求快不求细 不认真检查 态度不端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感受“马虎”的危害,体验做事不敷衍带来的快乐,养成初步的责任意识。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不“马虎”的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生活技能。过程与方法:交流“马虎”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仔细、负责的好习惯。教学过程:活动一:交流讨论,感受“马虎”危害大1. 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 这件事给你造成

12、的麻烦 你当时的体会 2. 分享交流。3. 小结:看来,有的同学因为“马虎”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也得到了很多的教训。但是也有些同学认为“马虎”是小学生常见的毛病,自己只是有点儿“小马虎”而已,不会出什么大事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小马虎”带来的“大危害”。4. 出示课件,演示绘本故事小马虎危害大。5. 提问:看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呢?6. 小结:因为“马虎”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超乎我们的想象。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了。“马虎”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危害他人。7. 出示图片:司机“马虎”了,医生“马虎”了,建筑工人“马虎”了,飞行员“马虎”了提问:想想会出现怎样的后果?8. 小结:是

13、啊,“马虎”甚至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板贴:危害大)8. 播放课件:一颗小螺丝钉,说说感受。9. 小结:一颗小螺丝钉差点造成一件大事件,“马虎”坏习惯我们千万要不得。作为学生我们要告别“小马虎”,做事要有责任心,能认真、细致地处理好任何事情,就可以避免因为“马虎”而带来的危害。 说明 通过作业反馈、故事演绎、观看课件等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发对“马虎”危害的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强化对“马虎”产生的后果的认识。活动二:活动训练,告别“马虎”找方法1. 交流作业:想想可以怎么去克服这件事情的发生_2. 出示2张图片:让学生观察,介绍要求:左边的图案和右边的图案有5处不同之处?老师给大家1分钟,请

14、仔细观察并圈出来。3. 分组计时活动。4. 请1分钟内不能成功找到5处不同之处的小组交流失败的原因。预设1:没有把两幅图片看清楚,没有听清老师找5处不同的要求,少找或多找。预设2:时间快到了,急急忙忙乱圈。预设3:同学之间讨论太吵了,影响判断。5. 请1分钟内成功找到5处不同之处的小组交流成功的方法。预设1:听清老师的要求,看清楚两幅图片。预设2:集中注意力,用心去做。预设3:小组配合,把握时间,进行检查。6. 小结:通过活动训练,我们知道了告别“小马虎”需要好方法,要认真听清老师的要求,仔细进行观察,用心去查找不同,最后还要进行检查,这样我们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板贴:认真听 仔细看 用心做 会检查) 说明通过活动训练,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交流成败的原因和经验,悟出告别“马虎”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们具有认真听、仔细看、用心做、会检查的好习惯。活动三:游戏竞赛,做事认真我快乐1. 同学们,“马虎”可不能在学习中出现,老师这里有个“学习好习惯”奖,专门奖励给在学习中认真、仔细的小朋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玩玩学习闯关小游戏,看看你能不能获得这份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