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2.4 恐龙回来了丨岭南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51634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2.4 恐龙回来了丨岭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2.4 恐龙回来了丨岭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2.4 恐龙回来了丨岭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2.4 恐龙回来了丨岭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2.4 恐龙回来了丨岭南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恐龙回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二年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恐龙已有所了解,有浓厚的兴趣。但较少从美术的角度去关注恐龙的外形特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外形特征,培养主动探究、大胆想象的美术素养。一、教学内容分析:恐龙,是学生心目中最神奇的远古动物,它约在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神秘地销声匿迹了。但教材却以“恐龙回来了”为题,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古时代恐龙的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恐龙的基本形和运用点、线、色表现恐龙基本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讨中了解有关恐龙的自然科学知识。2.在比较中,找出恐龙的基本特征与异同。(三)情感、

2、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感。三、教学重点:认识恐龙的外形特征。四、教学难点:如何表现恐龙不同的动态特征。 五、教学准备:(一)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等。(二)学生:有关恐龙的课外书、恐龙模型、美术课本、油性笔、油画棒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堂导入播放恐龙的录像片段恐龙王国新发现,由教师讲述恐龙基本知识引入主题。(出示课题)1.认真观看视频。2.思考问题,积极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恐龙知多少(游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四小组。教师提出问题,把问题投影出来,再在限定时间内各小组展开讨论,最后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比赛。回答正确的小组在设定的

3、加分表上加分。 抢答游戏1.从外观上看恐龙有多少个主要组成部分?2.哪一种恐龙会飞?3.恐龙吃什么?操作游戏给出四种不同的恐龙照片,让学生把已经概括的基本形贴在相应恐龙的位置。学生小组讨论,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外材料,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在寻找答案中经过了思考,加深理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三、教师演示讲述作画步骤与要求 1.先概括出恐龙的基本形。2.把基本形画出来后,把四肢、脖子的位置加以变动,变化出不同动态的恐龙。3.展示已经画好的作品。 学生专心观看老师示范。教师的示范,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在示范的过程中落实作画常规。四、学生练习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在

4、旁辅导。 学生进行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加深理解。五、点评与小结教师挑选出不同程度水平的作品进行点评,首先让学生自评或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穿插德语渗透)。 学生自评,谈谈创作构思(学生互评,谈自己欣赏这些作品的感受)。让学生学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去表现恐龙的基本形。板书设计 恐龙回来了范画范画 一、恐龙的特点 二、恐龙的基本形三、练习与要求教学反思恐龙回来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认识恐龙的外形特征及如何表现不同动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的部分没有突出。课堂中的游戏环节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根据课外书资料,通过游戏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恐龙的外形特征作为这一环节的重点,应该在恐龙知多少这个提问环节上应设计相应的问题(例如:图片上的恐龙可以用以下几何形概括等等),让学生在认识恐龙的基本形前作铺垫。游戏的操作环节可以变换成(把恐龙的身体或者其他部分掏空,让学生在摆放出来的几何形中选择相对应的形状填补在所缺部分),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动态的恐龙它的身体基本形的位置。(重点讲解)或者把示范不同外形的恐龙(角龙翼手龙等等),开阔学生思维。讲评以及课后延伸,应以学生为主导,多点互动。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归纳出恐龙灭绝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