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0810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章HO模型教案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主要问题: Heckscher-ohlin (HO) theorem Heckscher-ohlin-vanek(HOV) model HO理论正确吗?需要实证研究 Leontiefs Paradox具有普遍意义吗?问题出在哪里? 什么是Leamer theorem 对HOV定理的检验 不同技术的HOV模型,Heckscher-ohlin (HO) theorem 每个国家将会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假定: 技术相同 偏好相同 要素禀赋不同 产品贸易是自由的(不存在要素贸易),对于单位成本函数,有: 根据包络定理, 均衡条

2、件: 完全竞争时的零利润条件(产品价格相同,要素价格不同) a1Lwa1krp1 a2Lwa2Krp2 充分就业条件 a1Ly1a2Ly2L a1ky1a2Ky2K,根据前面的假设,本国是劳动力是丰裕的,即L/KL*/K*,所以本国将出口产品1,外国将出口产品2。封闭状态下A点为生产点和消费点。,关于列昂惕夫悖论的进一步解释 美国的生产技术与外国的生产技术是不一样的,违背和HO模型的假设 仅仅关注了劳动和资本要素,列昂惕夫忽视了土地要素 劳动应该分为不同技能的(因此美国应该出口劳动技能密集的产品) 1947年美国的数据很特殊,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美国开展的不是自由贸易,违背了HO模型的

3、假设,上述是对列昂惕夫悖论的非常正确的反对意见,之后20年,人们进行了多次检验,在某些情况下悖论依然存在。直到1980年,Leamer对列昂惕夫悖论提出了权威性的批评,他认为列昂惕夫所进行的检验是错误的,那就是,即使HO模型是正确的,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中的K/L也是不能比较的。Leamer所进行的检验要用到HOV模型中的“要素含量(factor content)”,Heckscher-Ohlin-Vanek (HOV) Model 国家 i=1,2C 部门 j=1,2N 要素 k=1,2M 技术矩阵A=(akj) 表示每一部门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要素数量,i国的产出为 i国的需求为 TiYiDi

4、 为i国的净出口向量 FiA Ti为i国贸易中的要素含量,对于其中的分量Fik,正值表示该要素出口,负值表示该要素进口。,根据充分就业条件,生产中所需要的要素量恰好等于i国的禀赋 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各国产品价格是一样的(暗含严格假定),则 sipDi/pDw= Di/Dw为i国消费总额占世界总消费额的份额。如果贸易是平衡的,则i国的GDP等于该国的消费额,所以 si就是该国的GDP占世界GDP的份额(为什么用GDP的份额而不是要素的份额?)。由于世界生产总额等于世界消费总额,假定各国的技术矩阵相同,所以:ADi= siADw=siAYw=siVw,最后一个等式为世界水平的充分就业条件。,因此:

5、 FiA TiVisiVw 这就是HOV理论的表述。 经济解释: 对于某一单个要素k, Fki=VkisiVkw 它表示,如果i国k要素相对于世界该要素的比例超过了i国GDP在世界上的份额,那么我们就说,i国在k要素上是丰裕的,此时该国贸易中净出口该要素;反之,我们说i国在该要素上是缺乏的,该国在贸易中净进口该要素。,Leamer theorem(1980) 定义:如果Ki/KwLi/Lw,我们就说i国相对于劳动来说资本是丰裕的。 Leamer theorem 如果i国相对于劳动来说资本是丰裕的,HOV理论就意味着i国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超过了消费中的资本/劳动比率。即: Ki/Li/(Ki

6、-Fki)/(Li-Fli) 证明:由于Kw(Ki-Fki)/si,Lw(Li-Fli)/ si 所以,Ki / Kw si Ki/(Ki-Fki),Li/ Lw= si Li/(Li-Fli)当Ki/KwLi/Lw时,就有Ki/(Ki-Fki)Li/(Li-Fli)。,Ki、Li为i国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禀赋,如果减去贸易中的要素含量,就可以得到消费中的要素含量。Leamer定理说明,资本丰裕国家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一定超过了消费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利用该定理对美国1947年数据检验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与HOV理论是相吻合的。但与列昂惕夫的结论相反,说明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列昂惕夫”悖论。,

7、HOV理论与Leamer结论的图示 假定国家1是资本密集型的,即 K1/L1 Kw/LwK2/L2。根据HOV模型的假设,i国的消费与世界消费总额保持一固定比例,所以,要素的消费量一定在世界禀赋图的对角线上,在下图中,国家1出口资本服务,进口劳动服务,在贸易平衡的情况下,Vi与ADi线段的斜率为要素价格比率。,ADi,Vi,Fk1,Fl1,O1,L1,O2,K2,L2,K1,Leamer认为,他的方法即适用于贸易平衡的情况,也适用于贸易不平衡的情况,而列昂惕夫的方法不适用于贸易不平衡的情况,而在1947年,既出口劳动又出口资本,所以其结果就不准确了。,对HOV定理的局部检验 如果要进行一次完整

8、的检验,需要:利用贸易数据和技术数据A计算左边,同时利用国内禀赋和世界禀赋计算右边,并进行比较。可以依此判断该假说是否是一个成功的理论假说。但是,这种完整检验需要多个国家的贸易和禀赋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国家的技术数据。在进行完整检验之前,先回顾一下局部检验结果。 假定产品数量等于要素数量,因此: Ti A1( VisiVw),可以通过若干种方法对此进行检验。首先,可以以Ti对A1进行回归,Baldwin(1971)做了这项工作,但他用的是A而不是A1,他用了两种要素,三种产品,1960年前后若干年60个部门的数据,对调整过的净出口和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要素进行了回归,结果如下:,Adjus

9、ted net exports = 1.37* (Physical Capital/Worker) + 7011* (Scientists/Worker) 1473 (Managers/Worker) + 71 (Clerical Staff/Worker) + 1578* (Craftsmen four crops (forest products, trop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imal products and cereals); and four manufactured products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es

10、, capital-intensive manufactures, machinery and chemicals)。他还选择了第11种产品:非贸易品,以GNP来代表。,有11种生产要素:capital, three types of workers(distinguished by skill), four types of land (distinguished by climate), and three natural resources。这样产品数量与要素数量是相等的。利用1975年数据估计出来的结果如下:,来看一下Rybczynski effects,特别应值得关注的是,当资本禀赋

11、增加时,制成品的净出口将增加,同样,当非专业和文盲的工人数量增加时,制成品的净出口也在增加。相反,当专业和技术工人增加,或者土地增加时,制成品净出口的数量将减少。这是因为土地增加有利于农业而不是制造业,专业和技术工人的增加有利于非贸易部门而不是制造业部门。,HOV的完整检验 最早对HOV模型进行完整检验的是Bowen、Leamer和Sveikaukas(1987)。他们进行了两个检验 第一个只是简单地比较左右两端的符号。当有M种要素和C个国家时,有MC个观测值,我们感兴趣的是,第一个方程两边符号相同的百分比有多少?,Bowen、Leamer和Sveikaukas(1987)的结果是,只有61满

12、足符号检验的结果(即使是抛硬币的情况,概率也应该有50),大小检验满足的只有49。也就是说,他们的检验结果非常不理想。 Trefler (1995)利用33个国家9种要素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符号相同的只有50,大小满足要求的也只有60。这说明HOV模型的某些假定真的错了。他认为最糟糕的假定是“各国生产技术相同”的假定。,重新构造国家具有不同技术的HOV模型 在HOV模型中引入技术差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考虑不同要素的生产率差异,另一种考虑要素需求矩阵A的差异。表面上看这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却是有差别的。 Trefler (1993)运用第一种方法,以美国技术为基准,将美国的要素生产率设定为1,令k

13、i表示i国k要素相对于美国该要素的生产率,因此i国k要素的有效禀赋为ki Vki。令A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有效要素的数量,在有效要素价格均等的情况下,有效要素需求矩阵A在各个国家是一样的。,考虑了有效要素后,HOV模型如下: 它有MC个方程,M(C-1)个效率参数,但相互之间不是独立的,所以去掉基准国家例如美国的方程,就有M(C-1)个方程。此时有: Theorem (Trefler, 1993) 如果各国生产要素有不同的生产率,对所有可能情况来说,上式中的要素生产率都有一个解。,Trefler( 1993)认为,首先要检验生产率参数是不是正的,其次要将这些参数与其他数据得到的参数相比较,

14、以评估这些生产率参数是否合理。比如可将生产率参数与相对工资进行比较,如果有效禀赋的价格是均等化的,那么i国的效率参数与要素相对价格应该是非常接近的。 下图中横轴是劳动力的相对生产率,纵轴是有关国家相对于美国的工资,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因为各国工资水平大致应该代表其劳动生产率。这一结果对Trefler对HOV模型进行的扩展是支持的。,在HOV模型中引入技术差异的第二种方法是允许国家之间要素需求矩阵不同,假设 且 ,经过推导得到: ,在表2.5中,Trefler估算出来的i与各自的人均GDP之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89,如果我们认为人均GDP差异主要是由技术差异造成的,那么这种强相关就是对模型有力的支持。,还有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