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0733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二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共 60.060.0 分) 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2.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 Na+浓度B. 渗透压C. K+浓度D. O2浓度 3.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CO2、O2、血红蛋白、H- B. 呼

2、吸氧化酶、氨基酸、激素、糖原 C.葡萄糖、抗体、HPO42 D. 血浆蛋白、Ca2+、突触小泡 4.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B. 细胞膜内外 K+浓度差是通过 K+外流来维持的 C. 兴奋部位与相邻未兴奋部位之间会发生电荷转移 D. 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传导的基础 5.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 小 B. 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 KCl 浓度其静息电位的 绝对值增大 C.

3、 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 NaCl 浓度其动作电位 的峰值增大 D. 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 小 6.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 能在祌经元线粒体的内脱上产生 B.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耑要消耗 ATP C. 神经细胞兴布后恢复为斿息状态消耗 ATP D.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 7.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 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 机体产热增加B. 体重快速增加 C. 进食量明显增加D. 放入密闭室中更

4、易窒息死亡 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 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 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9.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 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不需要完 善的是() A. 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B. 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

5、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 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 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10.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眼泪中含有溶酶菌,其参与的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 抗原在人体内只有通过抗体才能被消灭 C. 浆细胞分裂并产生抗休 D. 艾滋病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T 细胞大量死亡 11.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 T 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 T 细胞后,选 择性地与胰岛 B 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 B 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6、 B.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 效应 T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 B 细胞致其死亡 D. 促进 T 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1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B.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萘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 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 D.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13. 分别对二倍体蕃茄幼叶、三倍体无子

7、西瓜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将形成的多株植物随机 等量分组,编号为 A、B、C、D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结果的 一组是() 组号开花前处理开花期处理开花后处理预期结果 A 不套袋不涂抹生长素溶液不套袋无子蕃茄 B 去雄、套袋 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溶 液 继续套袋一段时间后取 下 有子蕃茄 C 不套袋授以二倍体的花粉不套袋无子西瓜 D 套袋不授以花粉继续套袋一段时间无子西瓜 A. AB. BC. CD. D 1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冬季大棚中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减产 B. 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植物对生

8、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C. 持续干热半月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乙烯含量减少 D.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1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缺乏氧气会形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 植物激素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 C. 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 D. 生长素非极性运输一般发生在成熟组织韧皮部 16. 如图为横放萌发后的玉米种子,据图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以下 描述正确的是() A. 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向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 A、D 侧 B. 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受赤霉素和生长

9、素的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原理相同 C. 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 C 运输到 D、从 A 运输到 B,反映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 点 D. 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 能量 17. 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 照,如图 1;一段时间后将 A,B 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 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 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B. 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B. C. 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 AD. 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18. 如图是对燕麦胚芽鞘

10、的有关研究,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你认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B. 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部分 C. 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 D. 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19.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 大 B. 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 C.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呈黄绿色、蓝绿色、黄色、 橙黄色 D.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

11、的物理模型 20. 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右图,图中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0102015 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B. 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20082010 年, 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D. 该图迕观地反映出种胖数址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21.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计算出每个样

12、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 公英的种群密度 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 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2.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A. 两个种群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 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23. 如图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图 1 中 a 点和图 3 中 e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c 点对应 B.

13、 图 1 中 b 点和图 3 中 f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d 点对位 C. 图 1、2、3 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忡下的增长规律 D. 图 1、2、3 中的 b、c、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24.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 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 最后变为衰退型 B. 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 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 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25.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

14、染疟原虫的 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 捕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与题中其他生物不构成寄生关系 B. 疟原虫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 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伍类属于消费者 D. 鱼类与藻类只存在捕食关系 26.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 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小和种群数见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D. 沙丘、火灾后的森林进行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2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5、. 该食物网中共有 6 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 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 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 28.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 甲:乙=1:1 调整为 4:1,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该生 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 A. 109 倍B. 375 倍C. 1.273 倍D. 1.964 倍 29.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250kJ B. 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

16、 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30.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 分別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 量,D、E、F 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 分别表 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 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B. 图中 A=D,B=E,C=F C.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E/D D. K 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共 40.040.0 分) 31. (7 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 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 (2)正常情况下,图中 _中的 CO2浓度最高。(填字母) (3)B 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 (4)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岛素,这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