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9083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航服务心理学》项目九讲课教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民航服务人员心理健康,任务一,CONTENTS,应对民航服务工作压力,任务二,缓解民航服务人员职业倦怠,任务三,直面民航服务工作挫折,任务四,心理健康与亚健康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民航服务人员保持心理健康的策略,问题9-1:,关注民航服务人员心理健康,对民航服务个人和企业有什么意义?,问题9-2:,心理健康有哪些特征?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了解和接纳自己 人格的各方面平衡发展,完整和谐 适应能力强,能够正视接受现实 人际关系和谐 行为与其年龄、性别等相一致,行为合理,民航服务人员心理健康的

2、标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心理健康与亚健康,一、心理健康与亚健康,(二),心理亚健康,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问题9-3:,讨论民航服务人员还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一、心理健康与亚健康,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一),人际适应问题,民航服务人员的人际适应问题主要包括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友情关系和熟人关系的适应等。,(二),环境适应问题,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环境适应问题是指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适应,如结婚、生子、搬迁、工作调任等。,(三),自我适应问题,二、心

3、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自我适应包括对自己身心发育的适应,如从小到大再到老:对自己社会角色的适应,如角色从子女到配偶到父母再到祖父母等;还有在不断的自我发现中的适应,如对自己局限性和优势潜能的新发现;以及对自己不断增长的愿望的适应等。,三、民航服务人员保持心理健康的策略,1,2,3,4,5,6,7,培养健全人格,培养战胜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心态,参加有益的活动,了解并接纳自己,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理顺人际关系,问题9-4:,案例中的空乘是否心理健康?分析他为什么能这样。,三、民航服务人员保持心理健康的策略,认识工作压力 民航服务工员的工作压力原因 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问题9-5:,民航服务人员都

4、有哪些工作压力?,问题9-6:,民航服务人员如何缓解工作压力?,一、认识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民航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是指因工作负担过重、变换岗位、工作责任过大或改变等对人产生的压力。,压力来源,一是自身加压,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发展给自己制定短期或长期的目标,要求自己达到,给自己加压; 二是来自公司的要求,如一定时间内公司安排的飞行次数过多,飞行的航班时间较长等。,(一),工作压力的含义,一、认识工作压力,影响工作,影响健康,出现危害行为,性情的改变,(二),工作压力过大的表现,二、民航服务工员的工作压力原因,工作时间,01,工作环境,02,工作内容,03,工作评价,04,三、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适

5、当休息放松 主动释放压力 重新分析评价 正确看待压力,认识职业倦怠 民航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防止职业倦怠的措施,问题9-7:,民航服务人员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问题9-8:,如何防止职业倦怠?,一、认识职业倦怠,(一),职业倦怠的含义,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个体不能应对职业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二),职业倦怠的表现,一、认识职业倦怠,A,工作满意度低,出现玩忽职守、旷工和离职现象。,B,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对同事和旅客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C,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和疾病。,二、民航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一)

6、,工作因素,工作因素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客观因素,一般来说包括工作任务过重、工作难度难度较 大、晋升无望、工作前景不好、人际关 系紧张、工作环境不利等。,二、民航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自身因素指民航服务人员因年龄、性别、 动机、能力、意志等方面存在的个体 差异,对民航服务工作的感觉和评价 有所不同。,(二),自身因素,三、防止职业倦怠的措施,保持积极的心态 挖掘工作中有趣的方面 正视倦怠 及时倾诉 锻炼和放松,问题9-9:,张晨曦为什么没有产生职业倦怠?,认识挫折 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 民航服务人员挫折心理应对,问题9-10:,挫折对人会造成什么影响?战胜挫折会怎样?被挫折打倒会怎样?,问题9-1

7、1:,民航服务人员应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挫折?,一、认识挫折,(一),挫折及挫折耐受力,挫折,挫折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 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挫折耐受力,一般来说,挫折耐受力较强的人,往往挫折反应小、时间短、消极影响少;而挫折耐受力较弱的人,则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响大且易受伤害,甚至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挫折耐受力指个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挫折和应付挫折的能力。,一、认识挫折,(二),挫折产生的原因,一、认识挫折,A,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客观原因,B,包括生理因素和

8、心理因素,主观原因,C,包括组织管理水平和组织工作环境,组织原因,(三),挫折的行为表现,一、认识挫折,挫折如果没有超过个体的耐受力,对个体而言是一种磨炼,可以提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个人阅历,从而增强挫折耐受力。,积极的行为表现,一、认识挫折,攻击 焦虑 冷漠 退化 固执,消极的行为表现,二、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一),合理化作用,合理化作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心理防卫机制之一,即当个体受到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解释,以减轻痛苦,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这也就是通常说的酸葡萄机制。,逃避作用是指个人不敢面对自己预感的挫折情景,而逃到比较安全地方的心理防卫机制。逃避作用有以下三种

9、表现形式。 一是逃向另一现实,如回避自己没有把握的工作,而埋头于与工作无关的嗜好或娱乐,以排除心理上的焦虑。 二是逃向幻想世界,即从现实的挫折情景撤退,逃到幻想中的自由世界。 三是逃向生理疾病。,(二),逃避作用,二、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三),压抑作用,个体在遭受挫折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记忆,这些记忆会让个体产生焦虑、痛苦等不愉快的情绪。压抑作用就是主体将这些不愉快的情绪、思想排除在意识之外,不承认其存在,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 产生压抑作用之后,主体应有意识的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宣泄,以免留下后患。,二、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四),代替作用,二、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代替作用就是个体在遭受

10、到挫折后,把不能达成的目标转移到别的目标上,从而获得内心的平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升华作用:如果个体某些动机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若是直接表现会受到惩罚,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个体则改变一种方式,用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受到社会的欢迎,自己的需求也得到了释放。 补偿作用:个体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所带来的挫折感,个体会在其他方面加倍努力,力求成功,以此弥补心理上的失败感。,升华作用,补偿作用,(五),表同作用,个体在遭受挫折后,把别人具有的、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从而寻找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主要表现为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以他人的姿态风度自居;还表现为故意宣传自己和某位

11、名人有关系,借此抬高自己身价,获得内心满足。,表同作用,二、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六),投射作用,二、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投射作用和表同作用相反,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的某种罪恶念头,或某种恶习,反向“投射”到别人身上;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反而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及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七),反向作用,二、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反向作用表现为个人的真实想法和实际行动的不一致。个体为了防止某些自认为不良的动机被别人发现,故意采取相反的行为加以掩饰,这种行为机制就是反向作用。这样可以压制和掩盖自己原有的动机,消除由此产生的焦虑心理。反向机制能自行控制社会所不允许的欲望,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但过度使用将形成严重心理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