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8943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花魂》教学案例备课讲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花魂教学案例精品文档 梅 花 魂 教 学 案 例 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小学 汤展蓬【教学背景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解、分析课文,学生能够运用“听、说、读、写”等方法,体会人物情感,品味人物高尚品格。梅花魂这课把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之处有一些难度,但由于学生平时接受的信息量很多,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那些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因此,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章内容的有机结合,相信学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受的。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以读带说,读中感悟

2、等方法理解课文。初读课文,谈自己的浅淡的理解,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根据问题再次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读、说、看、听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特别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文中的13自然段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秉性加以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白外祖父不仅在赞赏梅花,还在喻人,更是想通过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来表达自己那颗爱国之心。【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在其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

3、祖国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片段一)一、深情导入同学们,寒来暑往,四季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季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其实,夏天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秋天有“风霜挺立直”的荷花,而严冬则有“一身傲骨”的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质疑课题是梅花魂,我首先问学生课题梅花魂从字面上理解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梅花的精神。这时我在课题魂字的底下批注精神二字,我紧接着问:“课文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梅花的精神?”学生很快地找到了是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我让学生品读思考:“从第十三自然段中,你知道了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你是从哪体会

4、到的?”通过思考,学生体会到了梅花是不畏严寒,寒冷对其他的花意味着死亡,而对梅花则意味着生存。面对严寒傲然屹立,不屈服。而且体会到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不仅如此学生还体会到了,这不仅仅是梅花的精神,而且也是中华儿女,无数中国人的精神他们顶天立地,从不肯低头折节,构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于是我问:“中华儿女千千万,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数不胜数,你都知道哪些人物?”学生纷纷发言,列举出了许多的古今我国具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我让他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来有语气的朗读第十三自然段。【设计意图:注重沟通学生的心灵,增进相互了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

5、强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并尽可能地给予表扬,让学生时刻保持愉快的情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三、精读课文,梳理分析文章1、含泪赠梅花“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学生带着这疑问仔细的阅读12 1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便读边批注。(2)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说一说。2、真心赞梅花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就像文中写道的:“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与秀气!,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1)体会几个“愈”字体现了梅花得怎样的品格?(2)这三个“有有有 ”是在

6、说梅花的什么?学生可以自由谈自己的体会,并通过对句子理解加以评论,或是以读的方式抒发情感。师:你们见过梅花吗?想看看吗?(出示:傲雪中的梅花)3、赤诚喻梅花外祖父是在简单的赞赏梅花吗?不,他是在借花喻人,是在赞美着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把自己了解的有着梅花精神的人和他们的事迹在班级中交流。教师再通过图片和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感受上得到升华。让学生从中品味出外祖父也是许许多多中华有气节的人物中的一

7、个,他珍藏墨梅图对梅花的赞美是在表现他的一颗爱国心。不仅如此外祖父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受到自己的感染,把自己的那颗爱国之心延续到下一代,直到子子孙孙,到此,学生对“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的理解已经不言而喻了。】4、呼应课题,深化主题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梅花象征着什么?(1)学生纵览全文(2)结合文章内容或者资料和组内同学讨论。(3)全班自由交流。5、赋诗,回归课文教师出示一副梅花图,请同学根据学过古诗或自行编写诗句或用文中语句给梅花图赋诗。【设计意图: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清规戒律,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增强

8、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其创新想象的潜能,我认为把语文课堂延伸到各学科中,让各个学科有机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片段二)师:同学们,外祖父侨居异国他乡,为什么每当读到文中那些诗句时就会潸然落泪呢?生:因为外祖父非常思念故乡,读到这些诗句,便引起他的同感,所以他会落泪生:因为外祖父身居异国他乡,这些诗句都是一些思念家乡的句子,所以容易勾起他的内心伤痛,因此他流泪了。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从“冰凉的泪珠”这个词语你能体会到外祖父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生:我觉得外祖父心里有一种强烈而又深沉的爱国之情。生:我觉得外公在外面很孤独,很想回去可是回不去,所以他那种对家乡的思

9、念之情就变成泪珠滚落下来。师;很生动啊!可有一件事老师不明白:外公为什么如此珍爱他书房里的那幅墨梅图呢?生:那幅图画上有梅花,梅花代表着中国。生:那幅图画有梅花,梅花具有十分珍贵的品格。师:说得好,那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这幅图在外祖父心里还是“图”吗?它已经幻化成了什么?【设计意图:恰当地点拨是课堂调控的“妙手”,它不仅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课堂生成许多鲜活的东西。】生:这幅墨梅图已经是祖国的象征了。生:这幅墨梅图代表着中国人民,它表示的是像梅花一样的中国人民。墨梅图在外公心里已经幻化成了一种珍贵的爱国情意。师:太精彩了,三位同学的发言都很正确。这样的一

10、份“爱国情意”是多么珍贵,多么纯洁,多么不可侵犯啊,所以外公把它珍藏于心,别人“碰也碰不得”。师:可就是这样一份珍贵的情意化身,为什么在“我”即将回国的时候,外公却把它送给“我”,在外公的心理究竟 怎样的情感秘密呢?【设计意图:合理转承是教学调控的常见手段,我在这一转承的时候,不仅揭示了外公“珍爱墨梅图”这一事实的情感真谛,而且把“外公不能回国而像小孩一样呜呜大哭”的内容留下,为的是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同时,转承下来的这一设问具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作用。】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的第12、13两个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同桌间展开讨论。师:(4分钟后)谁弄明白了这个问题,请结合文中

11、的语句说一说。生:因为这幅图代表着祖国,外公把它送给莺儿,是希望她好好保存。生:外公不是很想回国吗,在急得呜呜大哭的情况下就把这幅心爱的墨梅图送给作者,算代表他自己回国去了。师:你的回答很有意思,也很新颖,是正确的。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设计意图:期待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调控。当学生学习情绪仍旧高涨时,老师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间,让他们思考,并从语言、神情上保持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这也是很值得推崇的教学强调手段。】生:我认为外公把这幅图给莺儿是希望她有梅花的秉性。师:那你说说“秉性”是什么意思?梅花的秉性是什么?生:“秉性”就是“性格”,梅花的性格就是不怕寒冷,不怕风欺雪压,有骨气。师:你回答得很正

12、确。请同学们把“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句话轻声读一遍,琢磨一下,你从这句话里还能明白什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外公不仅希望莺儿有梅花的秉性,而且希望所有中国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师:理解得太好了!外祖父送墨梅图给自己的外孙女,是希望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一种情感的传承,更是一种民族气节的传承这就是外祖父送墨梅图给莺儿的内心秘密。师:既然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莺儿是希望她有梅花的秉性,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祖国,那么当莺儿临行时,他为什么又送了一个手绢给莺儿呢?想想此时的外祖父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再支配呢?(短暂的沉默后)生:外公

13、舍不得莺儿走,送手绢作纪念。生:作纪念送什么不行,为什么非要送绣有血色梅花的手绢?(一个同学不由自主地插嘴说)师:是啊!看来纪念不是外祖父的主要用意。生:我觉得外公还是想表达他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之情。师:嗯,这是你的理解。还有谁怎样理解?设计意图:延迟评价是课堂调控的另一种手段,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深入,同时也是给更多的学生留下更多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值得适时运用。生:我觉得外公有两种思想感情在支配:一是他借手帕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二是他真的舍不得莺儿她们走,想送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生:我对她的发言作补充,我觉得外公还有一层意思是把自己的爱国情寄托在手绢上,让莺儿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

14、记自己的祖国,都要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师:补充得非常好!外公的这种心意作者也是深深领会并做到了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外公的“寄托”是不是对莺儿起到了作用。师:(转承)好。同学们准确地理解了外祖父心中那份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外祖父在莺儿身上的真挚感情。那么,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外祖父的这些思想感情作者是用什么写作方法表达出来的呢?组成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生:作者是通过叙述事情来表达的。生:作者是通过写人物的动作、语言来表达的。师:(小结)同学们能踊跃发言,很好!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了。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叙述他所做的事情实现,在叙事时

15、不要忘记写好人物的神情、语言和动作。(板书:叙事抒情,写好神情、语言、动作)【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寓意比较深刻的文章,而且篇幅比较长,在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文章深刻的内在含义,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我的教学设计的主要想法是通过课题这个“题眼”,开门见山地直接切入文章的主题,使学生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并且没有按照文章的编排顺序流水式的进行讲解,而是大胆地进行重组,以利于重难点的突破。而且设计始终贯穿于一条思维情感的发展线,努力创设空间让学生真正地深入到文章内容中去积极地思维,深入地体会。从学生学的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