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

上传人:左*** 文档编号:137458964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7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第一章(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idu,军事理论课件,国防大学出版社,根据2019年新大纲编写,第一章 中国国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军事讲坛,本章导语,第一节 国防概述,国防的内涵,视频:我的青春献给谁,国防的类型,瑞士在1815年颁布了第一部国家宪法,将“全民皆兵”“武装中立”正式确立为基本国防政策。这使其在之后欧洲列强的争霸中能够独善其身,免遭两次世界大战的涂炭,从而赢得了200多年的和平发展期,该政策一直延续至今。,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国防的主体,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国防是国家固有的职

2、能,任何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要固国强边、防备和抵御各种外来侵略,以保障国家安全、维系国家生存、谋求国家发展。,国防的对象,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捍卫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的安全,军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是军事手段,军事手段的威慑作用和即时打击能力,能有效地遏制或中止侵略行动,迫使其放弃侵略意图。,军事手段,政治手段是指“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含义。构成国防手段的政治活动

3、主要是政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宣传等。,政治手段,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防斗争,都要广泛采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动员、经济战和经济制裁等。,经济手段,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它涉及军事政治关系、军队关系、军事战略关系、军事科技关系和军事经济关系等。,外交手段,我国古代的国防,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万里长城,视频:民族精神的象征长

4、城,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国防英雄,我国近代的国防,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是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

5、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不平等条约下的国防,国防历史的启示,新时代现代国防观,第二节 国防法规,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法律。,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地方性国防法规和规章。,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国务院单独或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军事行政法规。,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战区制定军事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与

6、军委各总部联合制定国防行政规章。,国防法规体系,纵向:四层次,国防法规体系,横向:十六门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98年12月29日通过。修订后的兵役法浓缩了我国数十载兵役制度改革历程。,1997年3月14日通过,是我国第一部国防法,是一部机具综合性的法律。,1990年2月23日通过。有利于加强国防观念和搞好国防现代化建设。,2010年2月26日通过。有利于加强中国国防动员建设,增强国防潜力。,2001年4月28日通过。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重要法

7、律。,1996年10月29日通过。它规定了人民防空的方针、原则等内容。,有关国防法律介绍,公民的国防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在国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或利益。公民的国防义务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防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也必须履行相应的国防义务。,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国防建设建议权,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权,损失补偿权,国防法第54条规定,公民和组织有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国防法第54条规定,公民和组织“有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国防法第55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

8、,公民的国防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这项义务,就是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的爱国主义行动,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国防法第五十条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光荣义务。,履行兵役的义务,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 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视频:当兵,有志青年的光荣与担当,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自觉接受国防教育

9、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根据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在战争发生时,为了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抵抗侵略,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军事机关,在平时做好战时兵员动员的准备工作。,支前参战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组织和公民都有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危害军事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破坏、危害军事设施的行为,都有权检举、控告。,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视频:为梦想出征!新

10、时代的青年,来吧,第三节 国防建设,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及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军委主席,并由中央军委主席决定中央军委的组成人选,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中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央军委主席是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

11、事业,编制国防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行使其他与国防建设事业相关的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领导和管理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并行使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国防领导体制,中央军委机关调整组建,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把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由原来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4个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四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原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体系。,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

12、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强军目标,是新时代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是加强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遵循和方向引领。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铸造了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建立起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 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13、,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世界一流的国防动员作支撑、作保障。2017年10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战略部署。这既是强国强军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党全军的政治责任,更是国防动员系统面临的现 实而紧迫的使命课题。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建立了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是常备军的兵役制度;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是后备力量的兵役制度,也就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制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军民融合发展,视频:

14、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应运而生,第四节 武装力量,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土地革命中创建成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支弱小的人民武装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在装备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殊死战斗,多次粉碎了敌人的重兵“围剿”,即便是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几近覆灭,却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昂扬的战斗意志,克服世所罕见的艰难与曲折,长驱两万五千里,在世界战争历史上树立了一座史无前例的丰碑。,抗日烽火中经受锤炼,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由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5、。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鏖战,中国人民终于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历史性的辉煌胜利。,解放战争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反革命内战。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大进军,用胜利的捷报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阔步前进,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任务发生历史性转变,由进行革命战争、夺取政权、解放祖国转变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防御外敌入侵、保卫国

16、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人民解放军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客观条件也逐渐具备。,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迈出新步伐,英雄的人民军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有力服务和保障国家改革发 展稳定大局,依法履行香港、澳门防务职责,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积极参与对外军事交流合作和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视频:从人民军队90多年历史中汲取强军智慧,我国武装力量构成,武装力量是指为建立和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后留存的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经过五次反围剿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1949年合并八路军、东北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