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1616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土地供给量预测知识讲解(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第一节 土地供给预测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三节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第四节 不同用地利用的潜力分析,第一节 土地供给预测,土地供给分为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 土地自然供给系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具有固定不变和无弹性的特点,如全球土地自然供给量为1.49亿平方公里(陆地为土地)或5.1亿平方公里(全球表面为土地); 我国土地自然供给量为960万平方公里 大卫李嘉图指出,土地面积是土地的最基本和永恒的财富。 土地经济供系指土地自然供给中的人类实际利用部分,随着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而有所扩张,具有弹性的特点。,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有: (1

2、)土地自然供给量 各种土地自然供给量,占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和前提; (2)知识和技能 人类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原来不能利用的土地变为可以利用; (3)交通运输条件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原来不便利用的土地可以利用,降低了成本; (4)土地利用集约度 随土地利用集约度提高,土地经济供给随之增加; (5)现代科技发展 化纤业发展代替了部分棉布,直接影响棉田的经济供给。,提高土地经济供给的主要途径:,(1)开垦土地 (2)土地集约利用 (3)土地政策与制度 (4)调节消费需求 (5)发展新型工业 (6)土地生产能力的保持,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与内容,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出发

3、点,是编制规划 的重要依据。分析现状,为了警示未来 目的:(1)了解区域土地利用条件(自然、社会) (2)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趋势 (3)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其特点 (4)土地利用的效果及其评价 (5)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与内容,内容:(1)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2)土地资源利用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3)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4)土地利用现状评价,2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土地资源均以一定量存在于地表空间。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首先分析已利用土地如耕地、园地、林地、牧划、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4、。其次,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土地资源的数量。,2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例:耕地 着重分析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耕地内部水田与旱地的比例关系,人均耕地占有量,耕地生产力水平结构,耕地的地域分布,利用差异,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1949-1996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变化,3、土地资源结构分析,土地资源结构是在一定地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类型给合的空间格局,或者说,在一定地域内土地资源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地域组合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的组分结构。,3、土地资源结构分析,对土地资源结构,或土地资源组合进行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土地资源系统内的组分结构(子系统结构)

5、分析,二是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前者可称之为土地资源单项分析,后者可谓土地资源综合分析。,(1) 评价步骤,(一)评价指标的选定 (二)评价指标权无量纲化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四)评价综合指数的计算 (五)评价等别的划分,4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一)评价指标的选定 (1)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8) (2)人地关系条件(8) (3)土地利用程度(11) (4)土地利用效益(6) 考虑指标的科学性、目标性、简明性、易得性等项原则,最终选4个方面33项指标,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二)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由于评价指标实际值均具有不同量纲,为了

6、进行省区间土地利用差异比较,应当将各省区指标加以标准化处理并换算成评价指数,即将相异量纲指标实际值换算成为统一量纲或无量纲的指标评价值。 具体可按下列公式进行标准化即无量纲化: Sij=(Aij-Amin)/(Amax-Amin)(适用于正相关指标) Sij=(Aij-Amax)/(Amin-Amax)(适用于负相关指标) 式中,Sij第i省j项指标的评价系数; Aij第i省j项指标的实际值; Amax所有省区中j项指标的实际值的最大值; Amin所有省区中j项指标的实际值的最小值。,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所选用的评价指标对于各省区土地利用最终结果的影响作用程度各

7、异,应当为各项评价指标赋权(Wij),权数是以某种数量形式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一般常用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四)综合指数的计算 评价指数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方法即式中Pi第i省综合评价指数,Sij第i省j项指标评价系数值,Wjj项指标的权重,n指标数(n=33)。,中国各省区土地利用现状综合评价指数,(五)评价等别的划分 根据各省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综合指数,同时考虑有关评价指标的差异和评价值的差别,以及省区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等因素,确定:综合指数19为等,1619为等,1316为等,1113为等,811为等,8为等。,省区土地利用等别指数,不同等别

8、省区的空间分布,5 规划后评价,一、规划后评价的概念 二、规划后评价的内容,一、规划后评价的概念 规划后评价:是指在规划实施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和守法等情况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规划后评价是国际的一个通行的术语。规划后评价是整个规划工作中的一个独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从规划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外的第三者角度出发,独立的进行,避免完全的自我评价,以免产生盲点。后评价同时要反应规划的成功和失败教训,增强后评价报告的透明性,接受公众的监督。后评价还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见意,促进规划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使后评价的成果成为未来规划制定的基础

9、。,二、规划后评价的内容 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认为,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应包括: 1.目标评价、2.效益评价、3、影响评价、4、守法评价、5、规划后总评价。 1.目标评价 规划实施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反应规划的执行和完成程度。一般用规划完成度来表示。 规划完成度(D)=实际完成数/规划规定数 在计算这项指标时,要使实际数与规划数具有可比性。计算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若D1,说明规划目标已得到完全实现; D1,说明规划目标还没有实现(这时必须 要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某市上一轮规划指标完成度计算 单位:公顷 %,2.效益评价 为了对上一轮规划的效益评价,可通过揭示耕地面积减

10、少和建设用地增加所带来的正负效应。为此可选用以下指标加以评价:(1)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2)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3)城镇用地效益系数(4)单位GDP占地系数(5)耕地与城镇用地转化系数(6)耕地增长弹性系数(7)耕地面积减少效益系数等。,某市1996年和2003年有关指标变化情况,3.影响评价 任何产业部门的存在都离不开土地。由于部门用地的增减直接影响其存在和发展。任何一个部门的存在和发展都会对另一个部门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所以规划的影响评价包括对本部门的影响和对相关部门的影响两方面内容。即土地利用的内部性和外部性问题。 内部性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影响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占有

11、量。其弹性系数分别为1.676、4.210和4.911,可见耕地面积减少尤其对人均粮食占有量影响最大。 外部性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对GDP和人均GDP总量影响很大其弹性系数分别为24.710和18.500,说明耕地面积减少换取了GDP和人均GDP大幅度增长。,4.守法评价 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数量及其所产生的原因的评价。,某市19992003年间土地违法案件发生情况 单位:件、公顷,5.规划后总评价 主要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到对规划实施的评价分数,借以判定规划实施的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第三节 土地利用潜力分

12、析,一、土地开发潜力 土地开发系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手段,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生产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 狭义土地开发仅指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垦; 广义土地开发系指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垦利用和对已利用土地追加投资和劳动,实施土地集约利用。,二、土地复垦潜力 土地复垦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据1996年调查资料,全国待复垦土地共计280万公顷,其中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塌陷区破坏土地100万公顷,占35%;煤矿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占土地80万公顷,占30%。1996年全国累计复垦土地

13、34万公顷,土地复垦率为12%。 三、土地整理潜力 土地整理是对田、水、路、林等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措施。 土地整理可分为农地整理和村庄整理。 根据资料表明,农地整理是可增加耕地面积2.5%3.5%,据此推算全国可增加耕地面积为308.68万431.44万公顷,村庄整理包括村庄的集中,缩并和搬迁。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村庄整理可增加耕地面积2%3%。,第四节 不同用地利用潜力分析,一 、农用地利用潜力分析 1光热水土条件 从总体看,我国粮食气候生产总量可达92593.15万吨,目前已开发利用部分气候生产力仅40615.17万吨,占44%;尚存有51977.98万吨;从单产看

14、,我国粮食耕地单产水平365公斤,平均气候生产水平可达905公斤,尚存540公斤的单产潜力。 2复种指数 我国平均复种指数152%,就全国而言,每增加复种指数1%,粮食总产量增加256.15万吨。 3物质技术投入 粮食产量(Y)与农机总动力(X1)、化肥(X2)、农药(X3)、灌溉(X4)等,4.耕地生产潜力 人口、耕地、粮食恒等式:PD=CG p人口总量,D人均粮食需求量,C耕地面积,G耕地生产力 (1)在一定耕地和生产力条件下,人口承载能力 P=CG/D (2)一定人口和人均粮食需求量条件下,耕地面积 C=PD/G (3)一定人口和人均粮食需求量条件下,耕地生产力 G=PD/C,(4)一定

15、耕地和耕地生产力条件下,人均粮食需求量 D=CG/P,5.低产林地的利用潜力 根据林业区划资料,全国宜林地为280000千公顷,扣除5%-10%河道、房屋、道路等占地面积,尚有260000千公顷。依此计算全部实现绿化以后,可使全国森林复盖率达到27%,接近国务院要求达到的30%的目标。 人工林单产水平还有潜力可挖。人工林单位面积畜积量每公顷为35立方米,是天然林每公顷91立方米的38%,这相当于世界平均畜积量每公顷114立方米的30.7%。,6.农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全国未利用地总面积为2.45亿公顷(未包括台湾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3%,其中难利用的土地为1.81亿公顷,占未利用地的

16、74%;可利用但尚未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面积为0.6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8%,占未利用地的面积26%。 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资料,我国土地后备资源大约有0.64亿公顷,其中3.33公顷以上的大片荒地为0.62亿公顷,占后备土地资源的84%。滩涂水面0.027亿公顷,占土地后备资源的3.8%;闲散荒地0.08亿公顷,占土地后备资源的11.2%;工矿废弃地0.06亿公顷,占0.88%。 7.农业用地整理 主要指耕地整理,经过整理可提高耕地利用率5%-10%。,二、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分析 1.挖掘存量城市用地潜力 现有城市人均用地尚有很大潜力 1998年人均用地153平方米,按人均用100平方米计算,可节约1/3建设用地。 2.调整城市用地布局 从1994年每平方米产值679元, 2010年计划提高到3300元,按工业产值6000亿元计,可节约用地2.28万公顷用地 3.提高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根据全国设市城市455个平均容积率(1998)为0.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