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0671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o.3运动和力知识分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3运动和力精品文档运动和力1知识点:1、力的产生需要 个物体,即 物体和 物体,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一是使物体 ,二是改变物体的 (即 和 )。物体的运动与是否受力 。 2、力的 、 、 叫力的三要素,将三要素在图上表示出来的方 法叫 ,而只需表示方向的图叫 3、重力是指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 ,应用有 。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 。寻找重心的方法有 和 。4、g= ,其含义是在地球表面 。G= 5、摩擦力力产生的条件是:一要 ,二要 ;方向与 。6、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 和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 必然联系,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增加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摩擦的方法

2、有 。7、弹力是发生 的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如拉力、 、 等都是。典型例题例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考资源网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B、中考资源网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C、中考资源网汽车刹车后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是由于汽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中考资源网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变式1: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中考资源网A、中考资源网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B、中考资源网船工用撑杆推岸,船随之离岸而去C、中考资源网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 D、中考资源网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变式2:挂在天

3、花板电线上的电灯,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中考资源网A、中考资源网电灯 B、中考资源网电线 C、中考资源网天花板 D、中考资源网地球变式3:如图是2013年6月,某超速驾车造成多人死伤的事故车辆。汽车严重变形说明()A汽车受重力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变式4: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变式5:如图,在体育中考时,由于很多同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当的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变式6: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

4、,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 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例题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质量的一种习惯叫法,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理量 B重垂线总是竖直下垂的,所以重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地面的 C物体向上抛出去,上升过程重力增大,下落过程重力减

5、小 D人在跑步时,人的重心位置会有所变化乙甲变式1:小玲同学把两个50克的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如图甲),图乙是弹簧秤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B称量时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变式2:我国“嫦娥工程”预计在2013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1/6。在月球上,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A利用降落伞降落,以确保安全落月 B用指南针确定方向C听到月球车行驶发出的声音 D轻易地将60kg的物体举起变式3: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

6、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_道理,用重垂线检查窗台是否水平时,要看重垂线与窗台是否_变式4:在月球上物体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某人在地球上能举起500牛顿的物体,则他在月球上能举起 牛顿的物体,该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是 。例题3:小迪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哪个更粗糙”,他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叠放的物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甲实验中,测得拉力F甲=4N,在乙实验中,测得拉力F乙=5N。 (1)甲、乙实验中,木块、铁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 。(2)甲实验中,铁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3)通过实验,

7、小迪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变式1:如图所示是一个传送带,B轮转动带动物体C向右上方晕死运动,物体C没有在皮带上发生滑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则有关物体C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皮带与B轮之间的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摩擦、滚动摩擦 B、静摩擦、滚动摩擦C、静摩擦、静摩擦 D、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变式2:一长方体玻璃砖在一水平长板上有平放滑动改为侧放滑动,则玻璃砖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变式3:汽车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时,前轮和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 A、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的向后 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

8、向前 C、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的向前实验次数1234n将书分成的份数24816逐页交叉力F的大小(牛)4.510.522.546.5190.5例题4:如图所示,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B,书重均为5牛,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将书A固定不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抽出,先后测得一组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试求: (1) 若将书分成32份,力F应为多大 ; (2) 该书纸的张数是 ; (3) 如果我们把纸与纸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和压力N 的比值叫做动摩擦因素,即=f / N ,且两本书任意两张之间的动因摩擦因数相等,则为

9、 。巩固练习:1. 下列关于力的大小的估计,不可能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400N 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C科学课本第二册重约3N D一只普通的苹果受到的重力约0.15N2.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用力提箱子,手会感到箱子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 B.用力压气球,气球会变扁C.关闭油门,汽车会慢慢停下来 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3. 扔出去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大小与方向是( )A.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 B.大小增加,方向不变C.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D.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4、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

10、 A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B船工用撑杆推岸,船随之离岸而去 C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5、 下列说法,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 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慢C.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6、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D力是改变

11、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8、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9、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10、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钩码G均为100牛顿,如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100牛顿 0牛顿 B100牛顿 100牛顿C100牛顿 200牛顿 D0牛顿 100牛顿11、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他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黑板有吸引力 D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12、 工人师傅在机器的转轴处加些润滑油,而在皮带上打一些皮带蜡,这两种做法 ( )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