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0573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市姜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泰州市姜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州市姜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姜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3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窗外那恬淡静m 的秋雨,像一位h i 可亲、爱 x 叨的老人,一滴一滴缓缓落在心头。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 (2 分)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呢? B.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了柔软的雪被。 C.陶行知先生说过: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 D.寒露时节,北方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

2、南方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3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小明一拿到试卷就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 B.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我愿尽绵薄之力 来帮助他们。 C.语文课上,同桌向我推荐了他的一篇优秀作文让我拜读 。 D.在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4下面的说法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文字简约质朴。 B.“杜鹃”“落日”“北方”都是名词, “洒落”“迎接”“空灵”都是动词。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批判了封建迷信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D.“喜鹊转动着黑宝石一样的眼睛,昂着头忘

3、情地边歌边舞。”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 法。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 分,每空1 分) 行远必自尔,。,风正一帆悬。 江山代有才人出,。,思而不学则殆。 ,高兴起来了,唱出宛转的曲子。 李白的心头总有月亮相伴。峨眉山月歌中,那半轮秋月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李白远 行: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赋予月亮以人的 情感,抒发对王昌龄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 ” 6名著阅读。(6 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3 分)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 二天 A 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

4、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文中的 A 是,他是一个的人。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和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 分,选对一项得1 分,选对两项得3 分) A.白洋淀纪事作者孙犁,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B.白洋淀纪事中芦花荡一文刻画了一位智勇双全的抗日老英雄,他为带着两个和队伍走 失的女孩走出敌人的封锁线,而英勇牺牲了。 C.湘行散记是作者沈从文循着回乡记忆写下来的,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湘西山水画卷。 D.湘行散记中那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印瞎子,是个乐观、自我而又幽默的人。 E.朝花夕拾中的无常一文中

5、那几张荒唐可 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 菅人命的罪恶。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 分) 育才中学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活动。 【活动一】心理健康老师从网上搜到了一张“校园欺 凌出现时段调查表” (见右图),认真观察这张图表, 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2 分) 【活动二】张华搜集了反映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了一段介绍: 通过这部电影,使我们对近几年持续发酵的校园欺凌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张华的介绍内容有语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 【活动三】 张华经常拿性格内向、胆小的李明寻开心,嘲讽侮辱他。“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活动之后, 张华意

6、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请以张华的口吻向李明说一段道歉的话。(3 分) 二、阅读理解(共52 分) (一)阅读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一诗,完成第 8 题。( 6 分) 一陂 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 碾成尘。 【注释】王安石先后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罢相之后,他虽被迫退出政治 舞台,但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这首绝句写于贬居江宁之后。陂(b i ):池塘。 陌:指道路边上。 8.(1)首句中“ ”字既写出陂水曲折蜿蜒之美,又写出水、花相亲相依之态。(1 分) (2)请赏析“花影妖娆各占春”一句的妙处。(3 分) (3) 诗中作者借“北陂杏花”表达了怎

7、样的情感?(2 分) (二)阅读世说新语一则,完成9-12 题( 16 分) 谢奕作剡 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 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 ,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 “阿奴欲放去邪?”遂遣 之。 【注释】剡(sh n) :地名。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念: 同情,怜悯。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9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 分) 元方入门不顾 ()人不堪 其忧() 太傅时 年七八岁()阿奴欲放去邪()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 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乃至过醉,而

8、犹未已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温故而知新C.相委而去D.学而不思则罔 10用 “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标一处)( 2 分) (1)太傅时 年 七 八 岁(标在主谓之间) (2)遂遣 之(标在动宾之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谢以醇酒罚之。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十二章) 1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谢奕是个怎样的人。(2 分) (三)阅读阿长与 (节选),完成 13-15 题。 (10 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 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

9、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 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 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 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 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说给我听, 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 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

10、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 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 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 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 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

11、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 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 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 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 ,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

12、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 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3阅读文本,完成下面的表格(4 分) 事件我对长妈妈的情感 发现她有“伟大的神力” 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发生新的敬意 愿长妈妈的灵魂得到安息 14本文中的一些情节,跟朝花夕拾中的其它篇目有关联,互为印证或补充,请你举出一例, 并做具体阐述。 (3 分) 15从修辞的角度 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四)阅读郭光明的睡在麦田里的父亲(有删改),完成 16-19 题。 (20 分) 父亲这一觉,一睡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现在

13、,也没醒。 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个夏天来生长,父亲便跟着麦苗的脚步,躬身除草,施肥, 呵护着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苞和抽穗。东南角的那棵柳树,是父亲种下的,粗大的树干,布满皱纹, 像父亲的额头。没种柳树之前,麦田是盐碱地,不长一棵麦子。 晚秋的一个中午,我还不到八岁。母亲“忽悠”我:你是个小男子汉,愿不愿意帮大人做点事? 我点点头,挎着母亲递给的篮子,按母亲指的方向给父亲送饭,不知走了多远,才隐约望见一头牛 影儿,一个人形儿,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伸长了脖子,一个佝偻着身子,弓步推着铧犁,像 朱仙镇的那组耕牛图木版画,许久才见他们动上一动,像睡着了一般。 午时的田地像是裸露着的毫无生机

14、的皮肤,无声地呈现在天底下,翻开的泥土就像是皮肤上 深浅不一的伤痕,阳光,撩拨着沧桑的烟尘,漫透了苦涩的味道。太阳底下,父亲一边吃,一边用 粗糙的跟老树皮没什么两样的手,擦一擦脸上的汗水。他的裤脚和胶鞋上沾满了黄土。牛的浑身, 也是湿漉漉的,鼻孔和嘴巴,同父亲的一样,像是冒着烟。而柳条篮子里的瓦罐,装着母亲熬出的 粥,早已温凉。说起来,父亲的汗珠,不但有热度,更有力度,(摔 /落)在地上, “丝丝” 的声响,洇湿一片白花花的盐碱。 “盐碱怕汗, ”父亲说, “汗流多了,盐碱自然就没了。 ”这么多年,父亲的汗水像着了法力,淌到 季节里,淌进了麦田,压低了碱,洗去了盐,却没有削减父亲变了形的十指骨

15、节的疼痛,洗白父亲 黝黑的脸。 麦子收获了一茬,父亲老去了一年。父亲老去了一年,麦子又收获了一茬。周而复始,父亲 像麦子的时令,白露耕地,秋分播种,立冬要给麦子浇灌过冬水。过了年,一开春,父亲不是给麦 子浇返青水,就是给麦子施拔节肥,总之,父亲忙不得闲,而他的腰,弯得更像一把弓,一个月牙 儿。弯月不锈,锈的是岁月。 又一年,布谷鸟拖着长长的颤音,俯视这片麦田,但它叫了半天,也没看到那把磨得如明月 般的镰刀,更没看到“弓”一样的身影,只看到柳树的旁边,隆起了一堆孤寂的土包,慈眉善目的,像 是招手,又像为骄阳下炸响的麦粒送行。 这一座坟茔,埋藏了父亲的憧憬。母亲说:“这块麦子地,是你爹的生命,既然

16、他累了,就让 他在这歇歇吧。 ”说这话时,蓄在母亲眼睛里的泪水,顺着她粗糙的脸颊,吧嗒吧嗒地掉到了麦田里, 而麦穗黄澄澄、金灿灿的,压弯了麦秆,像父亲的腰。 那年的冬天,雪下得有点旺,合了父亲的心意。他常说,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那口气,就像他变成了大地上的一棵麦子一样。 16从括号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内容填入横线并做简要回答。(5 分) 朗读这篇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应该用一种(缓慢 /急促)的语速(1分) (上扬 /低沉)的语调(1 分),读出(沉重 /欢快)的语气(1 分),你这样设 计朗读的用意是(2 分) 17阅读第段,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并说明理由。(3 分) 你选择,理由: 18按要求答题。 (6 分) (1) “盐碱怕汗, ”父亲说,“汗流多了,盐碱自然就没了。”这句话有何含义?(3 分) (2)文章以“睡在麦田里的父亲”为题,有何作用?(3 分) 19文章第段与链接材料都是对土地的描写,比较两段文字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以及各自的作用 。 (6 分)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