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39820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意 ,体会意境 ,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2在分析品味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阅读兴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3 课时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 ,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 ,成就伟业

2、, “使天下大定,海 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 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 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漂泊大半生 ,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 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 李白。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感受 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 (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世称“诗仙”。他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 这组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共三首 ,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

3、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 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 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播放朗读录音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读出朗读节奏。 3理解字词。 (1)金樽:金酒杯。樽,盛酒的器具。 (2)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 (3)直:同“值”,价值。 (4)箸:筷子。 (5)歧路:岔路 ,大路分出的路。 (6)会:一定 ,必然。 (7)云帆:高悬的帆。 (8)济:渡。 (9)沧海:茫茫大海。 4探究赏析。 (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开篇诗

4、人描写了一个场景:丰盛的筵席,精美的食器:金樽、玉盘;珍奇的食物:清酒、珍羞。诗以 叙事开篇 ,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 ” , “玉盘珍羞 ” ,仿佛在营造欢乐 的宴饮气氛 , 似乎是一首 “祝酒歌 ” 。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夸张、对偶。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 然的心绪作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3)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 “停”“ 投”“ 拔”“ 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把诗

5、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 现出来 ,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4)“行路难”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冰塞川 ”“ 雪满山 ”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 ,很想像 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 重用 ,反而受到排挤 ,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5)但是诗人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的人,你们觉得他会这样消沉下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不会消沉下去。从“拔剑四顾 ”开始 ,诗人就表现了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的思想。现实之路虽然坎 坷,

6、但梦还在 ,理想还在。接下来诗人又用了“ 垂钓碧溪 ”“ 乘舟梦日 ”两个典故 ,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 像古人一样 , 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6)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 路甚多 ,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因此有感而发“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这句在句式 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用四个三字句 ,反复咏叹 “ 行路难 ”,节奏短促 ,声调低沉 ,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 (7)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和志向?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

7、风破浪 , 横渡沧海 ,到达理想的彼岸。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 (其一 )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既抒写了诗人出仕无路,被迫离开长安时的苦闷彷徨和抑郁 悲愤之情 ,也体现出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1用典精当。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吕尚、伊尹, 表达自己渴 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宗悫,可见 其远大志向。 2虚实结合 ,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到碧

8、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 高挂云帆远渡沧海,从上古 写到未来 ,从现实写到幻境, 虚实结合 ,想象雄奇。 行路难 (其一) 酒宴盛况 金樽清酒 ,玉盘珍羞 苦闷情绪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道路艰难 坚冰塞川 ,大雪满山 一线希望 垂钓碧溪 ,乘舟日边 未来渺茫 行路难 ,多歧路 充满信心 长风破浪 ,挂帆济海 积极乐观执着坚强 1背诵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 。 2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 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 (772 842),字梦得 , 洛阳 (现河南省洛阳)人 ,唐代诗人、哲

9、学家、文学家, 有“诗豪”之称。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和白居易并称为“刘白” 。其代表作有秋词 陋室铭竹枝词浪 淘沙等。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 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 年)冬,刘禹 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 )任期满 ,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 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 (被贬 ),他乡相逢 ,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 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 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

10、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巴山楚水 /凄凉地 ,二十三年 /弃置身。 怀旧空吟 /闻笛赋 ,到乡翻似 /烂柯人。 沉舟侧畔 /千帆过 ,病树前头 /万木春。 今日听君 /歌一曲 ,暂凭杯酒 /长精神。 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3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被朝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刘禹 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 ,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其间苦楚可以想见。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 ” 和“弃置身 ” 两

11、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把诗人抑制已久的心酸愤懑之情 表现了出来。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找(概括 )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 怀旧空吟闻笛赋”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 人”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3赏析颈联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诗句中“沉舟”“病树”比喻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刘禹锡以 “沉舟 ”“ 病树 ”比喻自己 ,固然感到惆怅 ,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 前头 ,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2)此联被后人赋予的哲理意义是

12、什么?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怎样理解诗句中的“长精神”?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本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 念和乐观的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 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1层层深入 ,言简意深。 首联自叙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写对已故友人的悼念,以及诗人回到故乡 竟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突然振起

13、, 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显示了诗人豁达 的胸襟。尾联顺势而下,以自励自勉结束全诗。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 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 2用典恰当 ,寓理深刻。 引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颔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遭贬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这两句 用典 ,含义十分丰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之中,表明自 己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 叙事:回顾贬谪生活 颔联 用典:慨叹世事变迁 颈联 写景:预示发展前景 尾联 抒情:与友乐观共勉 辛酸愤懑 坚定乐观 1背诵前两首古诗。 2说说

14、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3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他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 说什么。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 北宋时为眉 山城 )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 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其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任太守时所作。 当时 ,苏轼因为与王安

15、石 等人政见不合,自求外放 ,辗转在各地为官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 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 ,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 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 2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气、语调等问题。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注释弄清词作大意,初步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思考:本词以什么为线索?它在上、下阕各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回答) 本词通篇咏月 ,明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和红线,它以 “明月 ”开端 ,以“婵娟 ”收尾。 上阕写饮酒问月, 由幻

16、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可以说是借明月自喻清高;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 离人的祝福 , 可以说是用圆月来衬托别离、升华为美好的祝愿。 1小序交代了什么?“欢饮达旦”,是真正欢饮呢,还是“借酒浇愁”?如果是后者,那么愁从何 而来? (1)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 (2)政治失意 ,怀念弟弟。 2作者把酒问天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望? 望月痛饮 ,向往飞升。 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自比神仙,一个 “ 欲” ,一个 “恐”字, 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害怕那儿的寒冷,一进一退 , 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 , 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 矛盾之中。 4“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月下起舞 ,清影随人 ,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 独的心情; “ 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通过比较, 觉得还是人间好,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5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有什么作用? “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