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45341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33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总结(2020年整理).ppt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1.长度的测量 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1、游标卡尺的两种读数方法: 法一:加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对应的主尺位置 再读游标读数:找出游标尺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 两次数值相加得出 被测工件的尺寸 法二:减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主尺上与游标尺对齐的主尺刻度线的读数 再算游标长度:算出游标上 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刻度线前端的长度两次数值相减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读数公式: 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

2、实验目的: 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学 海 无 涯,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v4、,若 v2 v1v3v2v4v3,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即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 x1,x2,x3,x4,若xx2x1x3 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三、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

3、绳、钩码、 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 1仪器安装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 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图 3 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 平稳地加速滑行,学 海 无 涯,2测量与记录 (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 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 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

4、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 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 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 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 度 增减所挂钩码数,再重复实验两次 3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 (1)由实验数据得出vt 图象 根据表格中的v、t 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 线上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 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 vt 图象,它是一条

5、倾斜的直线 (2)由实验得出的vt 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 分析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 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 5 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t 时,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v,由此得出结论:小 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 vt 图象是一条倾斜 的直线,那么 v 随 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vktb,显然 v 与 t 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 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五、注意事项 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 实验前要检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 写纸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

6、靠近打点计时器 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计时点取,学 海 无 涯 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 T0.025 s0.1 s. 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 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 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 点,弄清楚相邻计数点间所选的时间间隔 T. 测 x 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 a 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 小误差 考点一完善实验步骤 考点二纸带数据的处理 答

7、题技巧:实验原理迁移创新 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所谓情境新而知识旧因此做实验题应注重 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 纸带的处理、游标 卡尺的读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只要熟 练掌握, 就不难解答。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 x,建立坐标系,以

8、纵坐标表示弹力大 小 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重垂线,坐标纸,三角板。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于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挨 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 L0;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l; 4、用上面方法,记下弹簧下端挂

9、2 个、3 个、4 个 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 L2、,学 海 无 涯 L3、L4,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用 xnLnL0 计算出弹簧挂 1 个、2 个、3 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并根据当地重 力加速度值g,计算出所挂钩码的总重力,这个总重力就等于弹簧弹力的大小,将所得数据 填入表格。,数据处理: 1、建立坐标系,标明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标度:标度要适当,让所得到的图线布满整个坐标系; 3、描点:描点时要留下痕迹; 4、连线: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同一直线上,让其余的点落在直线的两侧,误差较大的点舍 弃; 5、根据图象做出结论。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目的:

10、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 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 原理: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 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 1、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 2、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 长,使结点伸长到O 点(如图);,3、用铅笔记下O 点的位置,画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 4、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

11、力 F1、F2 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 点,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比例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比较 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 合力 F,比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 F1 和 F2 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注意事项: 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学 海 无 涯 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 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 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研究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

12、动量守恒。 实验原理: 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槽滚下来,跟放在斜槽前边小支柱上另一质量较小的球发生碰撞后 两小球都做平抛运动。由于两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飞行时间相等,这样如果用 小球的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那么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水平速度。因此, 只要分别测出两小球的质量 m1、m2,和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 s1, 以及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撞后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 s1和 s2,若 m1s1 在实验误差允许 范围内与 m1s1+m2s2相等,就验证了两小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实验器材: 碰撞实验器(斜槽、重锤线),两个半径相等而质量不等的小球;白

13、纸;复写纸;天平和砝 码;刻度尺,游标卡尺(选用),圆规。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 m1、m2。 2、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并使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 3、在水平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 O,它表示入射球 m1 碰前的位置。 5、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滚下,重复 10 次,用圆规作 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球不碰时的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P。 6、把被碰球放在小支柱上,调节装置使两小球相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确保入射球运动 到轨道出口端时恰好与靶球接触而发生正碰。 7、

14、再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两球发生正碰,重复 10 次,仿步骤(5) 求出入射小球的落点的平均位置 M 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N。 8、过 O、N 作一直线,取 OO=2r(可用游标卡尺测出一个小球的直径,也可用刻度尺测出 紧靠在一起的两小球球心间的距离),O就是被碰小球碰撞时的球心竖直投影位置。,9、用刻度尺量出线段 OM、OP、ON 的长度。 10、分别算出 m1与 m1+m2的值,看 m1与 m1+m2在实验误 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注意事项: 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要知道为什么 ? 入射小球每次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

15、开始下滑,学 海 无 涯 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 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复写纸、白纸 、重锤、两个直径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圆规。 6.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 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 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

16、 x 和 y,根据重力加速度 g 的数 值,利用公式 y=gt2 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 t,再利用公式 x=v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实验器材: 斜槽,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木板,白纸,图钉,小球,有孔的卡片,刻度尺,重锤线。 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 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 就表明水平已调好;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 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 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确定坐标原点 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图板上的水平投影 点 O,O 点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 片的位置,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 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英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