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233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2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 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 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 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 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 高处不胜寒 ” 。 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 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 亡。 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

2、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 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 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 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 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 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 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

3、速度稍 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 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 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 破坏都是致命的。 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 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 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 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 另外,人体或器械的

4、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 或中断。 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2)选文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诠释 D.分类别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宇航员的座舱一旦泄露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B.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能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 C.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是致命的。 D.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噪声,相当于

5、繁忙交通路的噪声。 【答案】 (1)C (2)D (3)D 【解析】 【分析】( 1)文章介绍载人航天飞行的困难,所以用到的是逻辑顺序。故选C。 (2)文章第 段画线句子将“ 太空强辐射” 分为 “ 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 ,然后再 分别加以说明,所以用到的是分类别。故选D。 (3)D:“ 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噪声” 有误 原文 “ 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 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 故选 D。 故答案为: C;D;D 【点评】 本题考查说明文说明顺序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角度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理 清文章的思路,注意文章内容间的关系。 本题考

6、查说明文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对说明文说明方法 知识的掌握,理解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要结合语句进行分析辨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 章的思路,结合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氤氲豆角香 王一如 我一直以为,外婆这辈子过得太苦,几乎不曾享受过什么好的东西。 以前,每当我独坐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想到这一点时,抬头总会看见外婆忙碌的身 影。她小心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豆角藤蔓里,勾着背,捯弄着什么,像是在对土地虔诚地 祷告。在外婆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人最原始的模样:辛勤、质朴、坚韧,与土地融为了 一体。

7、我也看到了土地最温顺的一面:(A)裸露在外的黝黑皮囊,似隐隐泛着油光,亲 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农作物、土地和老屋,几乎构成了外婆生活的全部。这便更加印证了我对外婆的看法 除了这些土到根里的东西,外婆确实是再无其他了。只是当我看到外婆仰起头露出的 比太阳还灿烂的笑脸时,又不由得怀疑起来外婆好像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宝贵的东 西。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外婆对书籍的渴望,一早就被时代和艰难的生活变作泡影。 外婆早早地学会下厨做饭、挑水洗衣,操持家务,大一些又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后来便随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最后嫁人、生子 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外婆一出生, 命运便

8、被长辈固定在了一条路上,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那时,外婆嫁给了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待有些余钱,外婆便在 屋后开垦了一片地,买了些豆角种子,清明前后种下去。豆角好活,产量又高。几场春雨 之后,那些沉睡的豆角种子在潮湿的泥土中被暖阳一晒,便探出了嫩芽。正是这些生命力 顽强的豆角,这些油油的绿意,给外婆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希望,似将她的生活都点亮 了。即使在更艰苦的岁月里,有了豆角的陪伴,外婆也不曾退缩。 外婆感慨豆角生命力顽强,我看外婆又何尝不是呢?当外婆笑着跟我讲这些故事時, 我忽地从中悟到这样两个词:坚强不屈,苦中作乐。这是一种尽管“ 天欲雪 ” ,也能笑问 “ 能 饮一杯无

9、” 的心境。 外婆种豆角的习惯,保持至今。她把豆角当成自己的孩子,还未收获时,便时不时到 地里看看。每当这时,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欣慰和期待。(B)她有时翻翻几片叶,有 时端详几朵花,有时松松脚下的土,有时勾起几片草屑。当她做完这一切时,便喜欢用手 把衣角搓来搓去,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勾着背,微笑着,“ 啧啧 ” 地赞叹着: “ 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风一吹,豆角叶儿沙沙作响,伴着外婆的笑,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 一幅画。 成熟的豆角,外婆把它们摘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趁新鲜炖着吃,另一部分晒干,囤 起来。( C)温火,三勺油,一勺盐,几味调料,少顷,醉人的香便在厨房里漫开了。小时 候耐

10、不住,每每此时,我便跑到外婆身边,扯扯她的衣角,迫不及待地讨一口吃,身旁的 母亲 “ 噗” 地笑出声,把我拉过来,食指轻点一下我的额头:“ 这都等不及呀?” 待豆角上桌,外婆永远是吃得最少的一个,她把母亲夹给她的又统统给了我。我夹起 一根小咬一口,泛着油花的香便在口腔中弥漫,那是源于土地,源于自然,源于爱的最纯 粹质朴的香,回味悠长。仿佛自己此刻正站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肆意、随性、自由。这 是我尝过的,最接近故乡的味道。 我抬起头,看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 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而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暖的夕 阳,融为一体。 (选

11、自人民周刊2018 年第 22 期,有删改) (1)有人想把文末“ 我” 抬头眺望远方的场景做成一幅版画,并在画上题一句诗。你觉得下 面哪句诗最适合?请说明理由。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从画横线的(A)( B)( C)三处句子中任选两处进行赏析。 (方法提示)可推敲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可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短等;也可 推敲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细读本文,你会发现作者喜欢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在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说 说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话题预设) 外婆的身影 外婆的笑 吃豆角 (4)

12、本文以 “ 氤氲豆角香 ” 为题,有什么丰富的含义?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小贴士)氤氲(yn y 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也可指气味(多指香气)弥漫。 【答案】(1)【示例1】A 句合适。因为外婆对“ 我” 最好,豆角自己少吃,总是把最好的 给“ 我” ,因此为了表达“ 我” 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恩,用此句作题注。 【示例 2】C 句合适。本文通过写豆角表达怀念故乡的味道,因此“ 故园东望 ” 切合文意。东 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让人泪雨滂沱。所引诗在思念中振作精神,安慰家人,而 本文写外婆微佝着背,微笑面对生活中的风雨,乐观坚强,寄托了作者憧憬外婆美好未来 的愿望。 (2)A 句:

13、【示例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将“ 土地 ” 比作 “ 讨喜的孩子” , “ 亲 昵”“吻” 等词赋予土地以人的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外婆与土地的和谐亲密。 【示例2】“ 黝黑 ”“油光 ” 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土地的颜色和光泽,“ 亲昵 ”“吻” 等词语生动形 象地表现了土地与外婆的亲密和谐。 B 句:【示例1】四个 “ 有时 ”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运用整齐的句式),写出了外婆到豆角 地里劳作的行为,表现了外婆的勤劳及对豆角的喜爱。 【示例2】运用 “ 翻翻 ”“端详 ”“松松 ”“勾起 ” 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外婆在豆角地里劳作的行 为,表现了外婆的勤劳及对豆角的喜爱。 C 句

14、:【示例1】运用短句,从“ 温火 ” 到“ 油”“盐”“调料 ” ,依次准确地写出了炖豆角的过 程,体现了外婆动作的熟练,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深切怀念。 【示例2】“ 三勺 ”“一勺 ”“几味 ” 等数量词,准确地写出了炖豆角时调味料的用量,表现了作 者对故乡生活记忆和怀念之深。 (3)【示例1】第 段首句中写外婆“ 小心地穿梭,佝着背,捯弄” ,这些动作表现外婆的 身影忙碌,写出她勤劳、艰辛的特点。 【示例2】第 段当外婆做完农活后,她喜欢用手把衣角搓来搓去,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 舒展开了。她佝着背,微笑着,“ 啧啧 ” 地赞叹着。外婆的笑,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一幅 画,这些描写表现外婆积极

15、乐观的性格特点。 【示例3】“ 我” 迫不及待地讨吃豆角,表现我的调皮天真;母亲的嗔怪和外婆“ 把母亲夹给 她的又统统给了我” ,这些生活的细节十分温馨,成为作者记忆中特有的故乡味道,足见真 情,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4)“ 氤氲豆角香 ” 一是指在 “ 我” 记忆中弥漫着豆角散发出的最纯粹质朴的香味;二是指在 “ 我 ” 心中充满了对外婆的崇敬,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外婆朴实勤劳、乐观坚强的精神深深 地影响着 “ 我 ” 。 【解析】 【分析】( 1)本文文末 “ 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 暖的夕阳,融为一体” 表达了对外婆的思念,结合文中写外婆对“ 我” 最好

16、,豆角自己少吃, 总是把最好的给“ 我” ,因此还表达了“ 我 ” 对外婆的感恩;“ 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 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 ,通过写作者对家乡的想象,表达了 对家乡的思念,且通过“ 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 ,写外婆微笑面对生活 中的风雨,乐观坚强,寄托了作者憧憬外婆美好未来的愿望。有振作精神,祝福亲人之 意。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并做出选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对长辈的感激和 思念,符合文意,可选A 句;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 孤寂愁苦之情,不符合文意,可排除B 句;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也是写思 念家乡,但是结合下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可知,此诗有在思念中振作精 神,安慰家人之意。且“ 故园东望 ” 与“ 我抬起头,看向远方” 相符,因此可选C 句。 (2)根据题意,可从炼字,句式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其次结合该角度的表达效果和 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A 句, “ 像个讨喜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