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232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最新汇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名校精编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 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 (1)先写“ 厂” 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

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 除数余数 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 余数 =被除数商 除数 复习资料 。 第二单元 时、分、秒 1、认识钟面: (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 针。 (2)钟面上有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 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 个小 格。 (3)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时针走1 大格分针走1 圈,也就是60 小 格, 1 时=60 分。 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走 1 大格是 5 分。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是 5 秒。 分针走 1 小格秒针走1 圈, 1 分=60 秒 2、认识整时方法:

3、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 时, 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 时,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 时和 9 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 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 和 1 之间,算 12 时,分针 指着几,表示几个5 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文字法:如:5 时 50 分; (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 :” ,后面写分时要占 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 占位。如: 8 时零 5 分写作 8:05 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 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 左右。 6、计算两段

4、时间之间的时间方法: 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 向整时借 1 时在分钟上加60 分钟再减。整时借出的1 时要记得减去。 7、比较时间: 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赛(或做事) 时:同样的距离(或同样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越多说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 低);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第三单元 认识方向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依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 左东右西; 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

5、右北。 2、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通常是按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绘制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 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绘制,用 “”标出 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看路线图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 (2)根据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 向 (3)根据目标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一般以 “ 在” 字后面物 体的位置为中心,以“ 的” 字前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 5、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6、 从“ 东” 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 西” 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6、指南针: 红色指针指针北面,白色指针指着南面。 树的年轮: 较疏的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树叶: 较疏的向着北面,较密的向着南面 晴朗的夜间: 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影子的方向: 和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1、数位顺序: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 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相邻两个数位之间是十进率:10 个一是 10,10 个十是 100,10 个 百是 1000,10

7、个千是 10000。 (3)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2、万以内数的读写: (1)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在 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占位。写数用阿 拉伯数字 1,2,3, (2)万以内数的读法: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 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从高位读到低位,中间有一个或连 续两个 0,都只读一个 “ 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读数时用语文汉 字:一、二、三 ,十,百,千,万 3、认识算盘上的数: 在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

8、,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4、比较数的大小: (1)数位不同的: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少的数就小。 (2)数位相同的: 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 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就近似于几百或几千。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1)一般接近几百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百位上的 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百位上的数字再加1。 (2)一般接近几千看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千位上的 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千位上的数字再加1。 6、用几个数字组数: 可以把

9、数字依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组合排列。要组成最大 的数,就把数字按照由大到小排列;要组成最小的数,就把数字按照由小到 大排列。如果有0,0 不能排在最高位。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由大到小依次是米( m)、分米( d m)、厘米( c m)、毫米( mm)。 2、长度单位的进率: 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长度单位换算: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1 米=100 厘米 1 分米 =100 毫米1 米=1000 毫米 4、长度单位的加、减或比较: 两个不同的长度单位的数量进行加、减或比较大小时,必

10、须先化成相同 的单位再进行。 5、物体实际测量方法: (1)依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一般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 位,如教室、操场、旗杆、大树 比较短的物体依据实际情况和显示的数字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如:大 拇指到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1 分米, 我们的手指甲长约1 厘米,教室门高约 2 米,数学书长约20 厘米,书桌高约7 分米 (2)在进行物体测量时,先要把直尺或米尺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直尺或米尺上的什么数字,长度就是这个数字。如果 是一把断尺测量物体,同样要将断尺左边与物体一端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 端对准断尺什么数字,然后用另一端的数字减去左边的数字,就是物体

11、的实 际长度。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 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 (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 一位数。 2、口算两位数的减法: (1)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 加; (2)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3)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 减去少凑的数。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4、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计算时先把相同

12、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 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 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 算。 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 位退 1,在本位上加10 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 1 可退,就要从百 位上退 1 当成 10 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 到个位, 当成 10 个一再 计算。 (3)减法验算方法: 差减数被减数(最常用的) 被减数差减数 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认识角

13、(1)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角的尖尖的部分是顶点,两 条边是直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的开口 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把物体剪掉一部分再数角时,剪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1)直角 :直角的两条边垂直,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2)锐角、钝角 :以直角作为衡量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 大的角是钝角。 (3)比较角的方法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先把角的顶点与三角 尺上直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另一条

14、边若与 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就是直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上直角 边的内部就是锐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上直角边的外部就是钝角。 (4) 钟面上的角 : 钟面上 3 时整和 9 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直角, 1 时整、 2 时整、 10 时整、 11 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锐角,4 时整、 5 时整、 7 时整、 8 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钝角,6 时整分针和时针成 一条直线。 8 第八单元数据的整理和收集 1、同一问题、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一样,统计结 果也不相同。 2、整理数据方法: 可以用画 “ 正” , , , 或等符号来表示一个人或一种 事物,但用画 “ 正” 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比较简便。 3、应注意事项: (1)整理时一定要细心,注意不要遗漏,也不能重复。 (2)在进行数据整理时,题目要求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没有要求 的就用画 “ 正” 字的方法。 (3)在进行数据的统计时,合计的数据要用数字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