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0122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版)道德与法治.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9 年版)道德与法治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以下简称法治教育大纲),以及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 2018 年修订)(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终结性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法治精神的培养,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塑造学

2、生健全人格的意义;要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科教学实际,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要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在滋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法治教育大纲以及指导纲要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生命与健康教育五大领域和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相关考试内容的

3、目标要求,在体现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 识记是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的再现或再认,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进行转换、说明、解释或推理,运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探究。考试内容能力目标的前一个层次是后面各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 领域 主题 内 容 目标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认识自我 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促进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

4、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磨砺意志,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 交往与沟通 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共创共享家庭美德 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杜绝不良嗜好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

5、选择的心理准备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道 德 教 育 自尊自强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 懂得自尊和知耻,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能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交往的品德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努力做诚实的人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

6、平等待人,不自傲或自卑 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树立规则意识,自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遵守网络交往的规则,合理利用互联网 承担社会责任 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能够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 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法 治 教 育 弘扬宪法精神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7、树立宪法意识 熟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性质及其职权 学法用法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了解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可

8、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权利和义务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尊重别人的隐私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法律与社会秩序 了解依法治国的本质,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

9、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意义,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国 情 教 育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了解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知道我国的人口、

10、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理解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安全和民族团结 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懂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懂得人生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生命与健康教育 增强交通法规的意识,了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的安全事故应

11、急处理方法 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了解自我保健、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学会识别骗术,了解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方法 了解当地常见灾害,学会应对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认识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的诱惑,提高识毒拒毒防毒能力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时 事 年度间(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国内国际重大时事 三、命题原则 (一) 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功

12、能。 (二) 基础性: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反映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形式有效多样,逻辑严密,表达规范,难易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四) 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五) 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注意试题的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和学会做人。 (六) 公平性:试题内容应避免学生在作答时受经济、文化、民族、城乡、性别等背景差异因素的影响。 四、试卷结构 (一) 题型 试卷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非选择题可以为判断正误题、简答题、判断说明题(辨析题、评析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实践探究题等。 鼓励进行题型创新,设计体现学科特点、符合改革精神、培育核心素养的创新性题型。 (二) 主客观题比例 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判断正误题等,在整卷中所占比例控制在 50以下。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判断说明题(辨析题、评析题)、分析说明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