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409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8古代诗歌鉴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12016长春一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金缕衣 唐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自遣唐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答:_(2)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叠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答案(1)相同点:这两首诗都含有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

2、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2)(示例一)情感上重叠而富于变化。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四句“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示例二)字词上重叠而富于变化。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叠;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叠形成反复。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叠;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叠,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重叠中有变化是本诗突

3、出的艺术手法)解析(1)在整体感知两首诗歌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两首诗歌中“须惜少年时”“直须折”“空折枝”“得即高歌失即休”“今朝醉”“明日愁”等关键词句均表现了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分析二者不同之处,前者可抓住“莫惜金”“惜少年时”,从不负青春、惜时进取的积极角度作答;后者可抓住“今朝醉”,从放纵自己、失意颓废的消极角度作答。(2)可从情感的重叠和字词的重叠中选取一种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抓住具有相同意义的词句进行分析,如选取字词的重叠变化,可从诗句中找出相同的字词进行分析;在变化上,也可从词性的角度分析。22016山东检测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寻西山隐者不遇唐丘为绝顶

4、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注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黾勉:殷勤。及兹:来此。契:惬意。(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答:_(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诗人先是满怀仰慕之情,兴致勃勃地登山;到达隐者居所,却发现隐者不在,不免有些失望;转而看到周围幽美的环境,又觉得很惬意;虽没见到隐者,诗人却领悟到了心灵清净的真谛,于是尽兴而返。(2)这两句写

5、新雨中草色青翠,晚窗前松涛阵阵,描绘出一派优美、幽邃的环境,烘托了隐者和诗人自己的洒脱和超俗。前写寻隐者不遇的失望,后写沉醉美景的惬意,承上启下,使诗人心情自然地随境而变。解析(1)分析诗歌情感要抓住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语、意象意境、直接或间接抒情、细节等角度。诗歌前四句作者交代自己上山寻人,却没有遇上,感情由满怀仰慕之情时的兴致勃勃到寻人不遇的失落;第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山中幽绝美景,顿感涤荡心耳,惬意不已;第七、八句,诗人由寻人不遇的失落中得到了心灵的清净,尽兴而返。(2)作用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是山中的景物描写,内容上,从意象意境来赏析诗句;结构上,因

6、为此句在诗歌中间,一般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32016河北馆陶一中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北山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注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陂:池塘。堑:护城河。(1)第一句的“输绿”一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答: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_答案(1)北山一片翠绿,绿色倒映在河塘中,显得春意盎然。把北山拟人化,化静为动写出春光的浓厚。(2)一、二句写北山河塘绿意浓郁,景中含情,表达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三、四句写诗人仔细地数着落

7、花,慢慢地寻觅芳草,很晚才回家,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中表现出心情的闲适。解析(1)“炼字”题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意为:北山绿色的山泉涨满池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里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诗人不说绿色倒映在水中,而说“输绿”,这应为分析的重点。(2)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初步了解了诗歌感情有助于理解意象、意境和手法。42016江苏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

8、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1)颈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_(2)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的原因有哪些呢?答:_答案(1)反衬(对比或者衬托),夜幕降临,人雁归宿反衬作者客居不眠的惆怅;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借人归、雁下表达羁旅思乡之情。(2)作者漂泊异乡;景色凄凉(触景生情);孤独寂寞;夜忆秦关。解析(1)颈联中“人归”“雁下”和尾联联系,明显是反衬(对比或者衬托)手法;颈联两句,纯粹写景,景中含情,是借景抒情中寓情于景的写法,由此进一步分析表达的感情,不难作答。(2)回到原诗依次寻找作者“未眠”的原因。“落帆”“停舫”体

9、现的“风起波”“日沈夕”“人归”“雁下”“独夜”“未眠”等,应是思考的重点。52016山东调研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咏笼莺清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1)本诗是如何完成对“笼莺”这一事物形象的刻画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1)第三联运用反衬的手法,或“衬托”“对比”,用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反衬笼子中的黄莺鸟被束缚的痛苦;第二联、第四联是对黄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黄莺想用叫声将睡梦中的主人叫醒,

10、以此传达被囚禁的痛苦,第四联传达出黄莺无法在春风中自由欢唱的失落和无奈;全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莺人的心理,使描写生动形象。(2)“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意思对即可)解析(1)题干要求回答本诗是如何完成对“笼莺”这一事物形象的刻画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提示答案必须是先总括来写,后具体分析。诗题为咏笼莺,因此整首诗都是歌咏“黄莺”的,全诗显然是以物喻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注意分析过程中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要抓住意象。(2)先根据诗句解释“空”的含义是“白白地”;再说说“空”字

11、的表达效果,黄莺长翅膀却不能展翅高飞;最后说说诗人的情感,结合对作者的了解不难得出“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62016渭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诗歌颔、颈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_答案(1)用了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清澈,泉底沙子显露。颈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罩千峰,幽暗空蒙,一条山径曲曲弯弯,通向烟云

12、深处。(2)表现了处士卢岵清奇古朴、超脱凡俗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的景仰、敬慕、向往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颔联写的是路上所见,是近景,而且前句是静景,后句是动景;颈联写的是所望的远景,且前句是动景(雨在下),后句是静景。景物描写上远近结合,动静结合。(2)由卢岵居所的环境特点可以看出卢岵高洁清雅的志趣,表达的是作者对卢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是对那种生活的向往追求。72016荆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李煜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

13、凄凄。注本诗是南唐后主李煜在金陵送胞弟邓王李从益赴宣城任职时所作。解携:分手,离别。(1)这是一首送别佳作,诗中“别酒重倾”“乱山凝恨”都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赏析。答:别酒重倾:_乱山凝恨:_(2)尾联流露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答:_答案(1)别酒重倾:送别之酒已喝过多遍,还没把人送走,只好再次斟酒,作者借再次斟酒这一件事(动作、细节)来表现兄弟情深,难分难舍。乱山凝恨:孤帆远影已不见,只有那高高低低的山色峰峦映入眼帘,仿佛凝结着许多遗恨,作者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恨。(2)宽慰之语,安慰弟弟不必心存太多的离别之苦,希望弟弟乐观豁达。因为宣城与金陵相距并不遥远,兄弟二人见面很方便。鞭策之意,作者以兄长兼国君的身份劝勉弟弟不要整天满腹离愁别恨,大丈夫还是要以国事为重,以建功立业为己任。解析(1)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