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29346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24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25“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2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2、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A.西周卿大夫 B.秦朝御史大夫 C.西汉刺史 D.明朝内阁27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阳数,而紫禁城中用九之处也颇多。皇宫三大殿的高度均为九丈九尺,角楼结构为九梁十八柱,宫门为“九路钉”,横竖均为九排,共八十一颗。皇宫的佛堂中佛重八十一斤和九十二斤,都为九的倍烽和余数。另外,从紫禁城的器物上看,用九之处也比比皆是:九龙壁、九龙柱、九龙杯、九桃壶、九鼎等。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B建筑功能齐全,体现了壮观与威严C专

3、制社会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 D蕴藏着易学的思想28汉书“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由于郡县制A官僚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 B扩大了疆域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 D促进了民族融合29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 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 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30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

4、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废丞相,设三司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31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C.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D.君主专制的加强32元朝的行省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行省的设置方式上,体現了“犬牙交错”原则,即“给你这一半,割去你那一半,好使全国各省,都成支离破碎。既不能统一反

5、抗,也难以单独反抗。”由于贯彻这一原则,行省制度的实行,有利于A.发展地方经济 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民族融合 D.杜绝军阀割据33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但阁臣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由此可以推断A阁臣位高权重,权力可等同宰相 B内阁辅助朝政,且便于皇帝控制C内阁统筹政务,可统领六部官员 D阁臣深受信赖,可裁决军国大事34军机处设置以后,凡内容涉及告诫重臣、指授方略等机密事项,朝廷就不通过内阁明发,而是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地方高级官吏亲收。材料反映出当时A兵部效率的提高 B君主专制的强化C地方官吏的专权 D内阁职能的转型35中国古代

6、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模式的是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D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朝设置内阁制第II卷(非选择题)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6分)材料一: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唐

7、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

8、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特点?(4分)(3)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至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什么举措?结合材料四指出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设置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的的特点。(12分)(4)综合四则材料,总结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6分)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

9、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

10、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上的差异。(8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10分)高一月考参考答案24-35 D B B C A B C D B B B D40(1)制度:皇帝制度;特点:皇权至上,

11、皇位世袭,皇帝独尊。8(2)包含: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4(3)原因:丞相多小人,容易专权乱政;举措:废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设立军机处,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承旨上传下达。12(4)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241(1)差异:分封制出身、血缘宗族;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8(2)权限: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8(4)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激励了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选拔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不利于科技发展。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