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29305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寻有生力的有文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追寻有生命力的 有文化的课堂教学,金华市婺城区教研室 姜根华 2007-09-13,2,课堂教学的理念,3,教学活动,教的活动,学的活动,主要由教师来承担,主要由学生来承担,教的主体,学的主体,积极引导和组织,自主探究和创新,爱教,会教,爱学,会学,4,新课程体现三大课堂教学理念,、生活性,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6,3生命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生命化教学,要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7,课堂教学 的新设计,

2、8,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新课开始案例引入,展示:鲁迅名言“中国的脊梁”;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探究: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展示:延安精神、抗洪精神、非典精神等图片,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展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碑及史实;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孟泰精神;宏志班学生的事例,探究:这些材料展示了哪些精神?,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探究: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展示: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事迹;表达爱国情感的诗词格言和名言警

3、句,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探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展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海外学子归国的典型事例,践行要求: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行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探究:“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9,情境导入 通过体验、感受 情感、态度 情境是活动所需要的氛围,它是指进行某种兴趣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在环境。 设计情境的目的是什么?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以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目标。 请您注意: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

4、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10,怎样设计教学的情境? 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体验、感受的目的。 情境教学要获得成功,功夫在课前。,11,情境设计的关键,把握五个“什么” 教材的要求是什么? 设计什么内容? 用什么形式展示? 让学生从中思考什么问题? 要感悟出什么道理?,12,事例情境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事例,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实际上就是“举例”,这应该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

5、,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1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用四个材料来引入:,材料:土尔扈特一个似乎很遥远,又似乎很雄壮的名字。 照片上是东归英雄渥巴锡,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经过半年多艰苦征程,终于到达中国新疆,完成了东归大业。,14,材料: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 照片展示: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在太子港机场附近巡视 应联合国要求,中国向海地派出了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警察部队。他们加强与联合国各国维和部队的联络、为后续部队建营房,并随时准备投入打击犯罪、保卫重要设施和训练当地警察等任务中。,15,材料:孟泰精神,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以高度的

6、主人翁精神,高尚的自我牺牲品格,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中央要求鞍钢迅速恢复生产。当时配件奇缺,孟泰领着工人刨开厚厚的冰雪,把埋在地下和废铁堆里的各类器材一件件收集起来,几个月后收集了上千种、上万件。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 1949年6月鞍钢炼出第一炉铁水,炼铁厂修复的3座高炉用的材料,没花国家一分钱。孟泰成为鞍钢人的旗帜,他的名字传遍全国。他的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誉为“孟泰精神”。,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鞍钢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6,材料:宏志班的故事,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全班50多名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都在200元以下。

7、从北京10多个区县的40所中学汇聚起来而组成。这些学生不仅家庭生活困难,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拥有不屈的自强精神。他们中有全国“十佳”中学生,有全国奥赛的获奖者,有市级“三好学生”,98以上都是共青团员。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这个宏志班学生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更诠释了一个真理:个人命运的改变在于自强精神的培养,个人的自强又与一个自强不息的集体密切相关。相互激发、相互鼓励与自我磨砺、自我奋斗完美地结合,使宏志班成了中国青少年自强教育的一面旗帜。,17,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学生,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他们拥有不屈的自强精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宏志班学生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宏志班的

8、声音,放飞心愿,参观故宫,毕业生说:“宏志班的三年学习生活,我觉得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学生说:“我在宏志班所学到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影响着我,并且我相信,以后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仍然会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校长说:“我们从第一届开始,就在积攒宏志班教育的基点,基点在哪儿?基点我们首先要放在贫穷不是耻辱,贫穷是财富。那么这笔财富怎么用,你只有自强不息,一点一滴地通过三年的学习,让学生把贫穷最后变成财富。”,18,土尔扈特东归 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 孟泰精神 宏志班的故事 通过以上材料,展示了什么精神? 归纳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19,问题情境,提

9、问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提出问题,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发学生智力。 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20,“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21,问问题中包含些什么样的学问,谁之“问” 一个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反之,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说明他缺乏积极的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课堂提问主体的转换,蕴涵着学生是学习主体

10、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反映了教育对于人自身创造性的价值追求。,22,“问”什么 从个体的心理活动来看,学习过程包括了认知和元认知两方面。相应地,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就可分为认知提问和元认知提问。认知提问针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指向具体的信息加工;元认知提问针对学生的元认知活动,指向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多数提问停留在认知问题方面,所提问题较少涉及元认知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反应,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正确把握学生的元认知状态,通过设计合理的元认知提问内容,以引导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效进行。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

11、元认知方面的自我提问,通过借助于元认知提示语的教学和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提问意识,让学生掌握元认知提问的方法。,23,“问”谁 “问”的对象的确定与问题的难易直接相关。所提问题太难太深,超越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就会感到望而生畏,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问题太易太浅,低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无须思考即垂手可得,又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所以教师提问应避免一“问”即“发”的浅问题和“问”而不“发”的难问题。 一般而言,问题的设计应以班里中上等学生水平为基础,这样既有利于激发、维持优良水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中下等水平学生向优良水平靠拢,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同时,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礼记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4,“问”与“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开启学生的思维,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要启发学生思考。 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能为问而问,总是提一些毫无启发性的“短平快”问题。 其次,“问”之后,教师要掌握好“启”的时机与火候。“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间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25,“问”与“思” “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慧。如果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缺乏必要深度的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问”的目的。首先,教师

13、“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的价值。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深浅把问题分为四个等级,即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其中,长解答距的问题需要综合有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概括分析才能作出回答;新解答距的问题要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答,答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为了使学生进行高水平思维,加大思维力度,应适当提高解答距的等级,多设计一些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的提问,让学生以一种高智力参与的认知水平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学生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

14、的思考,必要的心理过程没有完成,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充分锻炼,“问”的效果自然不好。研究人员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 .,26,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提到了“中国的脊梁”,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对这一段中的“中国的脊梁”,应该怎样理解呢?,教材第68页“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27,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

15、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中国的脊梁。,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中国的脊梁。,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中国的脊梁。,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中国的脊梁。,你 是怎样 认识的?,28,当大伤初愈的赵宏博用完美的表现完成自由滑,掌声响亮;当因为“抛四周跳”失败导致大腿韧带拉伤的张丹重新站在冰面上,掌声响亮;当张丹/张昊顶着压力和伤痛获得第二高的分数,掌声响亮。尽管最后的冠军是俄罗斯人,但北京时间2月14日的都灵帕拉维拉冰场,中国感动了世界。

16、,29,“这种精神震惊了全世界,本来他们可以放弃比赛,但他们决不放弃,拼全力去完成,很了不起!”,“永不放弃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何振梁先生说:,“今天比赛的名次已经不重要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这种精神值得全国人民高兴。”,这是 什么 精神?,30,法国希拉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铜马车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好!,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约旦国王 侯赛因,这是人类的财富!,卢森堡首 相皮埃尔,谢谢你们给我看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秦兵马俑 “世界第八奇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九年级教材第161 “多元文化的交融” 九年级教材第64页“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31,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馆,他赞叹:,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步的论证吗?,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32,中华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