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007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串讲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知识纲要1】 物质分类【知识纲要2】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100nm分散质微粒分子、离子分子或者离子的集合体、大分子大数量分子或者离子的集合体特征透明、均一、稳定较透明、较均一、较稳定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丁达尔现象无有无固体分散质能否通过滤纸能能否分散质能否通过半透膜能否否实例蔗糖溶液、NaCl溶液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石灰乳、泥水【知识纲要3】 反应分类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分: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例题1 关于下列说法: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BaSO4是一种难溶水的强电解质

2、;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太阳能、氢能和海洋能都属于新能源;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警悟:判别物质类型不能简单地照搬定义,必要时需要抓住特点、深入本质。第二节 离子反应 【知识纲要1】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书写离子方程式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问题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定量的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需要提醒的是: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

3、表示。例如,用铜与浓H2SO4 加热生成SO2的反应,实验室加热固体铵盐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但习惯不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例题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等物质的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2Cl2+2Fe2+2Br-=Br2+2Fe3+4Cl-B纯碱溶液中边振荡边滴加盐酸 CO32-+2H+=H2O+CO2 C淀粉碘化钾试纸在潮湿空气中变蓝 4I-+O2+2H2O=2I2+4OH-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 HCO3-+Ca2+OH-=CaCO3 +H2O【答案】C警悟 有些离子反应的正误判断难度在于化学反应的原理判断和产物的确定。判断有些离子

4、方程式的正误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正确地写好化学方程式,再抓住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特征产物形式来判别。【知识纲要2】 判断溶液中离子组是否大量共存 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6种情形: 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O4、CaSO4、H2SiO3、Ca(OH)2、MgSO3、MgCO3、 PbCl2、H2SO4、Ag2SO4等。 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气体逸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S2-、HCO3-、SO32-、HSO3-和OH-与NH4+等,由于逸出H2S、CO2、SO2、NH3等气体或S2-变成HS-,CO32-变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时不能

5、大量共存。如:H+与CH3COO-、OH-、PO43-等离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O、HPO42-、H2PO4-、H3PO4而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气体时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AlO2-、Fe3+与HCO3- 、Al3+与HS- 、S2-、HCO3-、CO32-等离子。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2-、Fe3+与I- 等。 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生成Fe(SCN)3,Ag+、NH4+、OH-生成Ag(NH3)2+,Fe3+与C6H5OH也络合等。例题1 下列指定溶液中,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

6、的是 ( )A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B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Cl-、K+、SO42-C在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Cl、Na+、SCN-D在强酸溶液中:Na+、ClO、Cl、Ba2+【答案】B警悟 离子因反应不能共存。有些反应隐蔽较深,有些反应常常不易被人想到。例如,H+和F-、Ca2+和F- 之间均有反应。银氨络离子Ag(NH3)2+的配位体能与H+结合成NH3 :Ag(NH3)2+ +2H+Ag+ 2NH4+,所以,Ag(NH3)2+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即可与OH-共存,而不能与H+共存。“共存”问题,

7、还应考虑到题目附加条件的影响,如溶液的酸碱性、PH值、溶液颜色、水的电离情况、无色透明、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纲要1】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规律和有关概念可用如下式子表示:例题1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2e- + 2OH- =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3e- + 5OH- = FeO42- +

8、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答案】C警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时,应理顺、保持系列概念间关系的一致性,谨防概念关系发生交错、出现混乱。【知识纲要2】 比较物质(或离子)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物质(或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化学属性,它的强弱取决于物质(或离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指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就是由相对氧化性强的物质(氧化剂)和相对强的还原性物质(还原剂)反应生成相对氧化性弱的物质(氧化产物)和相对弱的还原性物质(还原产物)。例题1 根据下列事实:X+Y2+=X2+Y;

9、Z+2H2O=Z(OH)2+H2;Z2+的氧化性比X2+弱;Y+W2+=W+Y2+;可推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W BYXWZCZXYW DZYXW【答案】C警悟 比较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有多种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例如:从结构推导,对比反应的实验条件、反应的快慢和剧烈程度等等。比较要做到适时适地灵活有效,既能透视现象,又能深入本质。【知识纲要3】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这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基本依据。例题1 向100 mL FeBr2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Cl2 3.36 L 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 c

10、(Br-) c(Cl-) ,则原 FeBr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75 mol/L B1.5 mol/L C2 mol/L D3 mol/L【答案】C【解析】 我们能够判断出还原性的顺序是Fe2+Br-,那么通入氯气后,Cl2首先氧化溶液中的Fe2+,然后再才氧化Br-。当Cl2只氧化了Fe2+时,3.36 L Cl2可氧化0.3 molFe2+,溶液生成n(Cl-)=0.3 mol,溶液中n(Br-)最小有0.6mol,此情形是不符合题 。因此,题设情形为FeBr2中Fe2+全部被氧化,Br-部分被氧化,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规律表达出关于FeBr2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式为:(3.36/22.4)2=n+2n(3.36/22.4)2,解得n=0.2mol。警悟 氧化还原反应有它自身的规律性,遵循规律可以解答较多具体问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有性质规律、强弱规律、先后规律、归中规律、歧化规律等等。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