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7463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第四单元,第一节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情境导入,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它。到了16世纪,英国俄罗达拉里公爵游历来到了秘鲁,非常喜欢这种桃,就把它带回英国皇宫,作为珍贵的礼品奉献给他的情人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从那以后,西红柿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被大量地种植,但只限于观赏。 到了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禁不住诱惑,决心冒死一尝。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的警告,仍不

2、免心惊肉跳。于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时间在焦虑、恐惧中慢慢过去,他没有感到任何不舒服,反而食欲大增,12小时之后,这位冒险的画家仍好好地活着,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来。 到18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开始尝试用西红柿做菜,并传至世界各地。,思考:狼桃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西红柿是否有毒,只有亲身尝试才知道。如果因为怀疑、害怕而不敢尝试,人类就无法判断它是否有毒,我们也很可能忽略它本身的宝贵价值,与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在这个例子当中体现认识世界,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一、从实践到认识,1、何为实践? (1)定义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含义有二: 第一,实践是人

3、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主 体 性,1、蜘蛛织网 2、小行星撞击地球 3、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5、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6、大猩猩用树枝钓食蚂蚁,断一断,这些是不是实践?,(2)是否实践?必备三要素: 主体(人) 实践结果(已做、改造) 实践对象(客观世界 ),自然界,人类社会,(3) 实践的基本形式,2、何为认识?,(1)定义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认识的两种形式,认识过程是不断从简单走向复杂的一个过程,二、认识与实践的统一,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只有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才能够解释世

4、界,并运用这种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2、认识过程是反复的和无限的,从输羊血到输人血,案例,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位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17世纪20年代,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对生命垂危者,输入血型人血,输入人血,输入羊血,这个案例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5、,无限性体现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扩展。 同时,也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中国药神 李时珍,中国药神 李时珍,案例,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20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800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李时珍被后人尊称为“药神”。,“药神”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想一想,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6、,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漫画欣赏(一),漫画欣赏(二),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耕田与下地,案例: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廉颇为统帅,使得秦军无法取胜于是秦王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却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40多万

7、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从赵括熟读兵书却打败仗的事例,说明坚持实践和认识统一的重要性。,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实践过程中将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境激趣,从头再来,歌曲,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

8、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想一想,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那么,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想一想,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生当中的成功与失败呢? (1)矛盾的观点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

9、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2)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正视失败、承认失败、更要冷静、全面的分析失败的原因。,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经历失败的故事?,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爱迪生-8000次的失败-电灯的发明,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思索,不去总结,那就会象这幅图片表达的那样:屡挖屡败,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2.对待成功和

10、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一次成功不代表终生成功,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又输了 我完了,我成功了, 不用努力了,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态,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失败,要明白失败与成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名人名言,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佩恩,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即使失败,也不悔今生。因为我毕竟试过了,行动过了。 贝多芬,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544次 被喜羊羊捉弄过2347次 被食人鱼追过769次 被电过1755次 捉羊想过2788个办法 奔波过19658次

11、足迹能绕地球954圈,没一次成功!,灰太狼的事例,灰太狼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摆脱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莫放弃!保有一颗积极的心态!积极面对失败与挫折!明天依然是美好的一天!,中职学生如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学习与实践,四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名言,躬行实践,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27岁那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1889年春节的一天,当地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他完成

12、。作完后,附近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喜结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园先生十分惊喜,遂收齐白石为徒。他教齐白石读唐宋诗,并引导他看书。齐白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读到深夜。经过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他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案例一,书画家齐白石,书画家齐白石,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

13、白石在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由于齐白石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发展能力,最终使自己从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转变成名满天下的书画家,1972年初中毕业后到天津港当上了一名门吊司机。他把工作岗位作为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 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友作为老师,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人誉为与时俱进的“蓝领专家”。,蓝领专家,孔祥瑞,2001年,他发明了“门机主令器星行操作法”,使门机每次作业可节省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 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

14、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从2004年起,他还带领科技人员先后完成了翻车机摘钩杆等80多项技术革新。2006年,改进设备电缆,节约维修成本100万元;2007年,攻克“大型机械走行防碰撞装置”难题,创效181余万元,主持研制的“大型机械电缆防出槽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并创效990万元。,蓝领专家,孔祥瑞,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中职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砌墙,教我一招,文凭与能力,案例四,我不认为只有上大学

15、,上名牌大学才能成才。这是多数家长痴迷的传统想法。自学是自己最好的大学,自学不但能成才而且能成大才。 比尔.盖茨,虽然中职学生的学历起点不算高,但只要满怀信心,自强不息,勤于思考,积极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 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发明家爱迪生,案例一,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个

16、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进行试验,唯独白金丝性能良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的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案例二,史玉柱的成功之路,他曾经是莘莘学子万分敬仰的创业天才,5年时间内跻身财富榜第8位;也曾是无数企业家引以为戒的失败典型,一夜之间负债2.5亿;而如今他又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者,再次创业成为一个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