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3038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小题,共60分) 下图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1-2题。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B.差异性C.整体性D.联系性 2.图中地区人口主要流向是 A.、地区流向地区B.、地区流向地区 C.地区流向、地区D.地区流向、地区 下图为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东、中、西部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中部地带B.西部地带以第一产业为主 C.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是西部地带D.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中部地带 4.能源是

2、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跨区域资源调配 B.大力开发该地区水能资源 C.加快资源密集型产业建设 D.限制生活能源消费 下是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56题。 5.从阶段1阶段2阶段3,该区域的变化体现在 A.交通线路越来越多B.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C.城市化水平变化不大D.区域空间结构越来越简单 6.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A.平衡不平衡平衡B.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不平衡D.平衡不平衡 下图为“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78题。7.依次示意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

3、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8.影响西餐馆在中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差异B.民族风俗习惯C.经济发达程度D.交通便利程度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三大地带的划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黑,吉,辽,京,津,冀,鲁,沪,苏,浙,闽,粤,琼),中部及近西部地带(晋,陕,甘,豫,渝,皖,赣,鄂,湘,川,贵,云,桂,宁),远西部地带(内蒙古、新、青、藏)。读新三大地带某年的人口,面积和GDP比重柱状图,完成9-10题。9.“新三大地带”划分指标最

4、有可能的是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植被 10.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中部及近西部地带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C.远西部地带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D.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水平最高,利于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右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砍伐D.过度养殖 1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

5、,扩大种植规模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B.C.D. 14.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A.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1516题:15.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 16.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

6、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718题。17.下列关于图中县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河流为分界线,是模糊的B.以湖泊为分界线,是模糊的 C.以公路为分界线,是明确的 D.以山脉为分界线,是明确的 18.图示区域 A.水稻田的空间形态呈面状B.森林公园、河流和湖泊均呈线状 C.城镇呈线状,乡村呈点状D.公路呈线状,高速公路呈网格状 下图为南非夜晚灯光强度指数(指数越高,灯光越强)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地灯光强度指数最可能是 A.6.5B.7.5C.8.5D.9.5 20.据图可以判断,南非 A.农业发

7、展水平东高西低B.城市化水平西高东低 C.人口密度西大东小D.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许多地区的顺口溜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图为“我国行政区划略图”。读下面顺口溜和图,完成2122题。顺口溜:鲜花四季开不败冰雕雪塑放异彩春夏秋冬一天来房子半边盖,秦腔吼起来21.下列顺口溜与其反映的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2.形成乙丙两地自然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海拔高度不同D.人类活动不同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 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

8、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24.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25.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B.C.D. 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2627题。 26.

9、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27.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抽取地下水 生态移民 建设防护林体系 开采矿产资源 A.B.C.D.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2830题。28.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29.造成该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 30.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保护耕地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 图1是植被覆盖度、风速与输沙

10、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3132题。31.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3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B.设置沙障固沙 C.小流域综合治理D.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3334题。33.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

11、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34.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读扎龙湿地示意图,完成第3536题。35.下列对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地势低,水源充足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C.地下水位低D.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36.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

12、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下列有关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减少地下水下渗,减少地下水资源总量 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影响城市景观,降低城市环境质量 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B.C.D. 读我国不同地区19502001年湿地面积变化表,回答37-38题。地区 减少面积(万公顷) 减少比例(%) 新疆湿地 142 50 玛曲湿地 20 45 滨海湿地 219 50 三江平原湿地 136 37 37.表中湿地面积缩减量最大、减少比例最大的是 A.新疆湿地B.玛曲湿地C.滨海湿地D.三江平原湿地 38.调查并估算湿地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

13、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B.RS和GISC.GPS和RSD.GPS和GIS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9-40题。39.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PSC.RSD.人工科学考察 40.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规定合理载畜量B.退耕还牧 C.禁止放牧D.防止过度樵采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自2000年开始,为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经博斯腾湖、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直至台特玛湖。下表为塔里木河下游两次生态输水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4142问题。41. 修复塔里木河下游两岸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是A.把地表水引入灌区,改变地表径流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 C.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增加下游径流量 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降水 42. 为监测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GPSD.数字地球 右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