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3036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讲解材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洲硅谷班加罗尔,地理位置,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在坎纳达语中,是“煮豆村”的意思。它现有人口约万,是印度第五大城市。这里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比“花园城市”称号更有名的,就是这里享誉世界的印度“硅谷”。去过那里的人称,如果你晚上来到最繁华的大街,你会以为是身在美国。,班加罗尔科技园,距市区21公里,占地68英亩。该园构想于1992年,由卡邦工业区发展委员会和新加坡国际财团合资建设,总投资4亿美元,其中新加坡占47%,印度塔塔集团占47%,卡纳塔克邦政府占6%。第一期工程占地5英亩,已经竣工。该园集办公、生产、居住和娱乐于一体,较好地满足国际高科技公司如信息技术、电子电讯、生化技术、

2、金融服务等进驻的需要。投入使用后,已有90家公司入驻,其中包括我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知识管理模式,班加罗尔软件园区的知识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核心层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对供应商、生产商、客商和竞争企业之间的知识及知识活动的管理,是区域知识管理的核心网络。第二层是扩散层的知识管理,即对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研究部门和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和质量监督委员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与核心网络之间的知识及知识活动的管理。第三层是集群辐射层的知识管理,即是对外部网络与核心网络之间的知识及知识活动的管理,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通过中间扩散层的中间传递来实现。这三个层次的知识活动网络

3、共同构成区域知识活动网络系统并由此构筑区域知识管理模式架构图。,1958年,德克萨斯公司在班加罗尔建立了一个设计中心,为其它跨国信息技术公司来此设点开辟了道路。六十年代,中央政府把重点国防和通讯研究机构,如科学研究所、国家航空研究所、雷达电子发展公司等设在该市,使该市的信息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它已经变成印度的科学和技术中心。,班加罗尔科技园发展历程 高双,迄今为止,在印度“硅谷”创立的高科技企业达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美国财经记者BEEBE在考察完印度INFOSYS公司呼叫中心后感

4、叹不已:“这个城市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她也从未入睡。,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印度硅谷迹象,我们还是看一组数字吧。 全球有5000家软件开发公司,对其评级的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分为1至5等,5等为最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75家资质为5等的软件研发企业,其中有45个在印度,而这其中又有将近30个在班加罗尔。目前在卡邦有1500家软件研发公司,其中外国公司超过150家,绝大部分在班加罗尔安家.,班加罗尔软件园先进的软件技术加上印度廉价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是其迅速发展、成功的原因。,班加罗尔成功原因,人才资源,1、印度IT 业蓬勃景象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人才库

5、支撑2。 软件开发成本中70%是人力资源成本,低廉而优质的人力资源是班加罗尔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技术型劳动者素质较高,相当部分外包企业学历都在本科以上,除此以外,班加罗尔充沛的人才资源也成为其特色之一,对软件外包产业来说,除了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Wipro、Infosys等公司软件制造工人数就超过10万。印度将培养技术工人放在与培养精英同样重要的位置上,采取国际、企业、私人并举,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置众多的技术学院培养专业的技术工人。在近3000 所中学、1000 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不同层次的IT 专业课程,还依靠民办、私营机构以及软件企业实行人才的整体培训和整体转移,印度大

6、多数的软件人才都来自于职业化培训机构,为印度培养了百万计的软件人才34。 所以充足、合格、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成就了印度外包企业强大的环境优势。,2、班加罗尔的成功与政府的支持离不开。 1984年以前, 印度政府奉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过分强调自力更生, 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相关的进出口受到严格的控制, 软件业处于政府的高度管制之下, 计算机发展极其缓慢且发展水平很低。 1984年拉杰夫 甘地当选印度总理, 奏响了印度软件产业政策改革的号角, 印度软件业开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84年11月,印度软件业在政府政策中第一次被确认为产业, 可以合法地享受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进出口限制大

7、大放宽。1986年, 印度政府制定并开始实施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 摒弃进口替代战略和过分强调自力更生的发展思路, 简化了繁琐的进出口手续, 使得印度的软件公司可以自由地获得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自由地出口软件,同时还鼓励风险投资1。,政府支持,政府支持还表现在税收激励、政策监管、兴建科技园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税收方面: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印度政府对软件产业实行10 年免税;90 年代, 进一步推出“零赋税”政策,出口软件全部免税,对生产软件产品不征收流转税。并且,很多地方政府还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给外包企业不同的优惠,如经济特区内地出让价格的减免,强制性用地规划条件的调

8、整等,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形成了承接服务外包的成本优势。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印度自20 世纪90 年代就开始大力度修订本国的知识产权法律,1994 年,印度通过的“版权法”被称为“世界上最严厉的版权法”之一,印度政府重视长远规划,建设了富有特色的科技园区。迄今已建成20 多个软件园,园内企业近6000 家3。,3.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价值链升级。班加罗尔科技园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产权。 班加罗尔拥有众多的软件公司,这些以优秀的软件公司聚集在一起,产生了族群效应,使得族群中单个主体在相互之间的作用中对人才、科技成果和资金等要素重新进行优化组合配置,提高了整个族群的创新能力。 印度

9、外包业很早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过去若干年里,印度已成为美国和欧洲客户最热衷的IT 服务外包地。而从2005 年以来,印度服务外包在不断向规模和领域扩展的同时,向知识外包过渡的速度逐渐加快。外包业务正在从呼叫中心、数据录入和售后服务等位于价值链低端的业务向市场分析、工程设计、法律咨询、专利申请等位于价值链高端的业务转移。在制药、生物技术、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汽车和航空业的研发和设计等技术支持(各种)服务业务领域中,以知识服务为主的外包业务在不断扩大。同时印度不仅追赶行业科技前沿,还能适应新兴市场低收入人们的需求来研发新产品,在开发低成本和创新的新产品方面占有独特的优势3,科技创

10、新,此外,科技园的硬件也堪称一流。庞大的地面卫星站,可以随时同世界任何角落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诸如复印、文传、培训及保安等(很多便利的)服务,使入园公司放心投资。尤其令投资者注目的是,这里集中了印度科学研究所、班加罗尔大学、农业科学大学、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印度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发展高科技的强大后盾3。,班加罗尔科技园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一:拉动印度经济的增长,二、改善印度国内的就业状况,其软件科技人才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 2011 出口额: 500亿美元 就业机会:220万个 经济增长率:2位数,三、大量吸引外资,加强印度开放的

11、力度,1998,吸引外资11.4亿美元 迄今,高科技企业达4500,外企1000,此项措施之后,班加罗尔便成为印度的软之都,还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美国硅谷与印度班加罗尔的经济对比 蔡文婷,美国硅谷,班加罗尔,经济组成的对比,班加罗尔是重工业中心,有机械、电器、化工、飞机、钟表、金属加工等工业,还有传统的地毯编织业、棉纺织、丝纺织和现代化的制革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在此落户,成为印度乃至世界的软件中心。,美国硅谷集中了近万家大大小小的高科技公司,其中约60%是以信息为主的集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约40%是为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12、的第三产业公司,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等公司,经济总量的对比,美国硅谷2010年GDP在7255亿美元。,印度班加罗尔2010年GDP在1061.1亿美元。,经济增长对比,美国硅谷近年来经济增速稳定在10%左右,高于美国GDP的增速。,班加罗尔近年来经济增速一直很高,大约在25%-35%之间,而且产业在不断升级。,经济占各国比重对比,硅谷的GDP占美国总GDP的5%,而人口不到全国的1%。,班加罗尔的GDP占印度的7%,人口不到全国的0.43%,高科技人员数量对比,硅谷总共有225,300个高技术职位。以高技术从业人员的密度而论,硅谷居美国之首,每1000个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里有285.9人从事高

13、科技业。,随着商务流程外包企业迅速增加雇用人员的数量,班加罗尔地区的技术工人数量将增加到20万。,成功的经济要素对比邹杨 班加罗尔 硅谷,找准定位 产品积聚化,管理体系化 国家的有效扶持 适应国际挑战的人才培养 注重知识产权培养,优美自然环境的吸引力 斯坦福大学的衍生力 国防军费的初始动力 风险资本的孵化力 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力,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分析,一、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集群的整体利益 二、疏通就业渠道,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使集群升级,获得竞争优势。 四、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从而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硅谷特有的区域创新环境,相似之处,都形成产业集群

14、 都获得国家支持 高等教育发达 严格的产品质量为市场打下基础,印度软件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借鉴印度软件业发展经验 实施人才战略不仅要大力培养计算机人才,还要培养市场开发、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政策,实施重点带动全局的策略设立软件园区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作用在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等方面统一部署,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努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必须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计划、统一部署 培育中国的软件市场与国外市场存在一定差距,要鼓励、应用内需拉动,发挥国内市场的潜力 提高软件实力坚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加强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的开发研制,坚持开放,

15、扩大出口鼓励软件业出口 建立和不断完善包括软件产业在内的信息技术产业管理法规,规范软件产业的发展,保护软件产业的知识产权,参考文献 :,陈平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研究商业研究 2007/11 钟坚美国硅谷模式成功的经济与制度分析学术界 2002/3 魏世红 谭开明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证研究及启示 杜涛 齐欢: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概况及其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2(12),1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成功之路黄志勇; 价格月刊 , 2004年01期 2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 , 傅小强; 世界知识, 2000年 18期 3借鉴印度班加罗尔成功模式加快辽宁服务外包业发展 百度文库 4印度服务外包发展

16、的思考与借鉴 武阳; 对外经贸实务, 2007年 01期, 1 严正. 班加罗尔与印度的软件业 J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2, ( 3) . 2 黄志勇, 曾林阳.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成功之路 J . 价格月刊, 2004, ( 1) . 3 聂鸣, 梅丽霞, 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 J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 2) . 4 张宝敏. 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2006- 09-15 5 郭再斌. 印度软件提出四大启示中国可借鉴 EB/ OL . 2 黄志勇, 曾林阳.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成功之路 J . 价格月刊, 2004, ( 1) . 3 聂鸣, 梅丽霞, 鲁莹. 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