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230358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最新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Word 1 2020 年初中语文学科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 题,共 2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共 2分) A. 躁 热( z o)鳌 头 ( o) 窒 息( zh)川 流不息( cu n ) B. 脸颊 (xi )狼籍 (j )秀颀 (q)藏污纳垢 (g u) C. 教诲 (hu)弥 高(n) 诓 骗(ku ng)通霄 达旦( xi o) D. 翘 首( qi o)深邃 (su)要塞 (s i )春寒料峭 (qi o)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 )( 2 分) A.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好,但是在

2、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 了。 B. 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C. 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 D. 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 ,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其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 三类。 B. 骆驼祥子是茅盾自己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D. 傅雷家书一书中,傅雷首先强调的

3、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并教导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 卓越的艺术家”。 4. 下面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 大部分中学生出现性格叛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和家长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造成 的。 修改意见: _ 5. 请根据语境,再仿写一句话。(2 分) 生命以千种姿态呈现各自的美丽:蝴蝶在花间起舞,燕儿在梁上筑巢, 最新Word 2 _ ,_ 。 6. 请简要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 个字)。( 2 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李洪2 日表示,为满足商业航天发展需要,我国正在研发新型中型 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目前该型火箭已进入

4、初样研制阶段,预计在2020 年实施首飞。长征八号有望填补我国太阳同 步轨道 3 吨至 4.5 吨运载能力的空白,并兼顾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能力,具有发射成本适中、发射周 期更短、适应多个航天发射场条件的特点。 7. 古诗文默写。(每空1 分,共 7 分) (1)幸甚至哉,。(曹操观沧海) (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_ ,_。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810

5、题,共 8 分)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 根据所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要答出三点)(3 分) 【材料一】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材料二】 朱晓晖的父亲患有弥漫性脑梗塞,瘫痪在床,为了照顾父亲,她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卖 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面对大小便失禁的父亲,她每天给父亲擦洗身体,老人卧床13 年都没有得过褥疮。因为不 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而她没有一句怨言的坚持了13 年,她的这份坚持得到了全社会的赞誉。 【材料三】 上海某城郊,有六十多岁的兄妹俩将七

6、十九岁的老母亲赶出家门,老人被遗弃五日后由于饥寒交迫不幸身亡。 最新Word 3 灭绝人性的行为激起民愤,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分别以遗弃罪判处儿子有期徒刑六年半,女儿有期 徒刑一年半,缓期二年执行。 探究结果一:_ 探究结果二:_ 探究结果三:_ 9.根据以上的探究结果,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应如何孝顺父母。(2 分) 10.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件小事上。而同学小明却认为“就要中考了,我哪 有时间孝顺父母!”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应该如何劝说小明,使他对“孝”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呢?(3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7 题,共 42 分) (一)诗歌赏析

7、(1112 题,共 5 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3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6 题,共 12 分。 子猷 性爱竹, 尝暂寄人空宅住, 便令种竹。 或 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最新Word 4 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 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 啸 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

8、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 而去 。 【注释】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听事:厅堂。肩舆:轿子,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讽 啸:吟唱。 13. 请用“ /”给文中划线句划出两处停顿。(2 分) 王 更 以 此 赏 主 人 乃 留 坐 尽 欢 而 去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或 问_ ( 2)尽欢而去 _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子猷 性爱竹,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16. 请结合选文,说说王子猷的性格特点。(2 分) (三)阅读菊花起源于中国,回答17-19 题。(共6 分) 菊花起源于中国 铁 铮 菊属植物原产地以中国为中

9、心,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与俄罗斯远东等地亦有分布,在欧洲分布极少。早 在 1933 年,中国现代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刘慎谔就说过:“菊花原产于中国,已无疑义。”但一些日本学 者认为,菊花是该国原产;美国也有学者列出很多产于日本的野生菊,说它们是菊花杂交的起源种。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本无可置疑,为何对它起源争论不断? 学者解释,争论出现一方面缘于西方学者对我国所产的菊属植物及其后来出现的菊花,缺少全面、系统和完 整、准确的认识;另外,我国在花卉方面用外文发表论文很少,间接使得别人对我国菊花起源、品种与栽培情况不 了解。 事实胜于雄辩。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主编的菊花起源日前问世,这本50

10、多万字的巨著以详尽的 资料表明:菊花起源于中国。 最新Word 5 早在1947 年,陈俊愉在丹麦菊花协会就做了题为中国,我们菊花的故乡的报告,这是国人首次在西方 正式的学术会议上介绍菊花的论文报告。1963 年,他和同事用人工杂交的方式获得合成菊,首次通过种间杂交验证 了栽培菊杂交起源的可能性。从那时起,陈俊愉带领助手和学生连续接力研究栽培菊杂交起源,历经半个多世纪。 研 究认定 ,菊花是栽培杂种复合体, 是个高度远缘杂交起源的人工物种,其主要 亲本为毛华菊和野菊; 稍后, 紫花野菊、甘菊、菊花脑等参加杂交,或通过种质渗入而起演化作用。1984 年至 1985 年间,陈俊愉及其硕士研究 生在

11、安徽天柱山首次发现了性状介于阔叶毛华菊和野菊之间的天然种间杂种准菊花。这是该花在我国首次被发 现,奠定了栽培杂种复合体的基础。 研究表明,菊花是中国菊属野生植物杂交起源再经高度演化的产物。家菊(栽培菊)是中国在本土以准菊花 (野生菊属植物的天然种间杂种)为基础,再经屡代多种的长期种质渗入,又通过多代连续人工选择与精心培育所 形成的栽培杂种复合体。 研究证实,在国产野菊天然种间杂交情况下,在陶渊明所处时代或之前,即已形成家菊,当时品种可能是九 华菊之类的较原始类型。而从陶渊明时代到宋代刘蒙刘氏菊谱问世的700 多年间,家菊才从一两个品种发展到 35 个品种。到1630 年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菊花

12、品种达270 多个。通过芽变选种和连续的人工选择和不断的 精心培育,演化成形形色色、蔚为大观的现代家菊。 在陈俊愉率领下,中国菊花起源集体研究团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作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1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 A. 陈俊愉主编的菊花起源证明,菊花起源于中国,这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B. 1963年,陈俊愉和同事用人工杂交的方式获得合成菊,首次通过种间杂交验证了栽培菊杂交起源的可能性。 C.现代家菊是通过芽变选种和连续的人工选择和不断的精心培育,演化成形形色色、蔚为大观的景象。 D.陈俊愉带领助手和学生连续接力研究栽培菊杂交起源,历经半个世纪。 18下面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13、() A.本文从说明对象的性质上看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B.之所以对“我国是菊花的故乡”争论不休,全在于我国在花卉方面用外文发表论文很少。 C.本文只运用了一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介绍菊花起源于中国、中国科研人员取得的研究成果。 D.第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现代家菊是经历不断精心演化而成。 19下列加点的词语去掉不影响语意的一项是() A. 但一些 日本学者认为,菊花是该国原产;美国也有学者列出很多产于日本的野生菊,说它们是菊花杂交的起源 种。 B. 陈俊愉在丹麦菊花协会就做了题为中国,我们菊花的故乡的报告,这是国人首次 在西方正式的学术会议上 最新Word 6 介绍菊花的论文

14、报告。 C. 学者解释,争论出现一方面缘于西方学者对我国所 产的菊属植物及其后来出现的菊花,缺少全面、系统和完整、 准确的认识。 D. 研究证实,在国产野菊天然种间杂交情况下,在陶渊明所处时代或之前,即已形成家菊,当时品种可能 是九华 菊之类的较原始类型。 (四)阅读涵养几分静气回答2023 题,共 9 分。 涵养几分静气 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 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 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涵养静气才能认识世界,寻得生命的真谛。 “静而后能安,安而

15、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 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 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怎样才能得来呢?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 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 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 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 因静而生慧。 有人说, 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 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 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 力,不再拘泥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