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22248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亥杂诗送杜少府复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八年古诗文阅读未考查,古诗文默写考查2次(2008、2012);RJ版八年级下册第30课,SJ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YW版八年级上册第30课。,考情及版本导航,21己亥杂诗,龚自珍,考点梳理,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简介:龚自珍,字璱(s)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毅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本诗即为他在归途中所作。 主题思想: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

2、身精神。,重点字句赏析: 1. 浩荡离愁白日斜。 赏析:这里的“离愁”是指当时诗人与亲朋好友离别,愤然辞官还乡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诗人当时惆怅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炼字:“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表现广阔无边的“离愁”,将画面无限放大,体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气概。,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修辞方法)这两句诗以新奇的比喻表现诗人的理想和信念。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形象、贴切地展示了诗人为国效力

3、的献身精神。 (写作手法)这两句诗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面上写“落花”,实际上是借此表露诗人的情怀,表达他虽脱离官场,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始终为国效力的情感和献身精神。(这两句诗现在常被用来歌颂奉献精神。),备战演练,1. (2015郑州模拟)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_,既有离别京城的愁绪,又有回归的喜悦,更有始终不变的报国之志。(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2分),答案,2. (2014河北)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_,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1分)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1分)(共2分),3. (2015新乡模

4、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意,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这两句诗。(2分) _,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红”比作诗人自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崇高献身精神。 示例二:蕴含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寓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言之成理即可。2分),答案,近八年未考查;RJ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SJ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诵

5、读欣赏,YW版七年级上册第30课。,考情及版本导航,26登飞来峰,王安石,考点梳理,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后人称他为临川先生。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 写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夏,王安石任浙江鄞(Yn)县知县期满,去官返乡途中登灵隐山东南的飞来峰,即兴吟成此作,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

6、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重点字句赏析: 1.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赏析:这两句诗写景虚实结合。第一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古塔之高,是实写。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写在古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进一步突出古塔之高,是虚写(联想)。 炼字:“闻说”二字表推断,不写亲眼看到的景物,而是写传闻之景。目的是进一步突出古塔之高,为后两句的议论、阐发的哲理作铺垫。,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这两句诗借景抒怀,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自己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险、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蕴

7、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在一般用来表达这样的意思: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炼字:“不畏”二字气势夺人,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映了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浮云”二字,既是实写眼前之景,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比喻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备战演练,1. 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_,示例一:我认为“自”字用得好。(1分)“自”在诗中是“自然”的意思,用在此处使该句对上句的原因解

8、释不显得过于绝对。(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3分) 示例二:我认为“只”字用得好。(1分)“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3分),答案,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_,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答案,3.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2分) _,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1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近八

9、年古诗文阅读考查1次(2014),古诗文默写未考查;RJ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SJ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题名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YW版七年级上册第25课。,考情及版本导航,2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考点梳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有王子安集。 写作背景:本诗是作者为送姓杜的友人到蜀州(一说蜀川)去上任而写的一首送别诗。 主题思想:诗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深厚的友谊,抒发

10、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及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重点字句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炼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使人感觉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并为其后乐观情怀的抒发作铺垫。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赏析:这两句诗意境高远,格调豪放,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送别诗哀伤、悲凉的传统格局。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这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

11、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备战演练,1. (2014河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与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答案,2. (2014河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 _,示例一:“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示例二:“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3. 任选角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