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7209998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第一章》-精选课件(公开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用菌学Mushroomology,高勇生,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02食用菌学张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3食用菌学张雪岳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104.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黄年来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香菇速生高产栽培新技术丁湖广19966.中国香菇栽培新技术杨瑞长1998,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食用菌。(Ediblefungi)食用菌一词的含义:广义:所有可食用的真菌(酵母菌、根霉、毛霉、香菇等)狭义:大型可食用的真菌(子实体:蘑菇、香菇、木耳。菌核:茯芩。子座:竹黄)。,我国古代对食用菌种类的区分比较混乱,有:蕈(菌)、菰(菇)、芝、耳

2、、鸡等不同名称,现代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统称为“蘑菇”(Mushroom)。食用菌: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目前,世界已知动物30万种,植物150万种,菌物25万种(D.L.Hawksworth.1995)。大型真菌(或菇菌1万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5000余种(中国858种卯晓岚1994)。人类已利用的100-200余种,大面积人工栽培的60多种。,二、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古代食用菌被誉为“山珍”,是宴席上的珍品。近代的美称有:“素中之荤”、“植物肉”、“山珍之王”、“上帝之食品”、健康食品等。日本学者今关六也大力疾呼“大力推广

3、菌食”。这不仅食用菌的营养成分高于许多蔬菜,与动物性食物并驾齐驱,而且有许多种营养成分,对人类有保健、治病作用。,(1)食用菌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干品:20-25%1公斤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12公斤牛奶。脂肪:2-8%含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的70%左右(如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与蔬菜脂肪相似,具高蛋白低脂肪特点。多糖:主要含菌糖(Mycose)C12H22O11、戊糖胶(多缩戊糖)甘露醇(Mannitol),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茯芩多糖等。菌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多少是菇菌风味的主要特征,含量越高,质量越好。维生素:含丰富的B2、Vc、

4、Vk、泛酸、叶酸、烟酸等。香菇、草菇含丰富的VD(麦角醇)。矿质元素:(灰分3-10%)K58%、P20%、Fe、Ca、Mg、Cu、Zn、Mn主要含5-鸟苷酸(GMP)、5-腺苷酸(AMP)、5-尿苷酸(UMP)、5-胞苷酸(CMP)是各种食用菌的呈味物质,可作为食品增鲜剂。,2)食用菌的药用价值。古代,我国本草学者指出,常食菌类可“益智开心”、“坚筋骨,好颜色”、能“益气不饥,延年轻身”,这些奇妙作用随着营养学、药理学和临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证实。1)抗肿瘤作用香菇(Lentinusedodes)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金针菇(FlammuliuaVelutipes),

5、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松菇(Tricholomamatsutake)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密环菌(Armillariellamellea)鸡油菌(Camtharelluscibarius),2)消炎止血、活血、镇疼黑木耳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马勃(Calvatiagigantea)3)滋补、降血压金针菇银耳(Tremellafuciformis)猴头,4)安神、利水渗湿作用茯芩(Poriacocos)猪芩(Grifolaumbellata)5)祛风湿平菇(Pleurotuso

6、streatus),6)调节机体代谢四胞蘑菇(Agaricussobolifera)香菇鸡油菌密环菌灵芝(Ganodermalucidum),2改善人类事物结构世界50多亿人口,1/3缺少蛋白质营养。中国人主食大米,蛋白质含量低,每人日平均摄取蛋白质约53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9克,为美国人104克的1/2。双孢蘑蛋白质含量达40%以上;珊瑚菌蛋白质高达60%;平菇蛋白质含量是鸡蛋的2.6倍,猪肉或面粉的4倍。通过人工栽培或工业发酵可得到大量的菌体蛋白(scp),积极推广菌食,为解决人类蛋白质不足有重要意义。,3食用菌在工业上的应用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通过发酵生产可在短时间内得到食用菌各

7、种产品:(1)药物生产:灵芝、茯芩、冬虫夏草、雷丸、香菇、猴头、巴西菇、茶新菇、云芝等,都是著名的药食真菌。通过发酵,工业提取可获得30多类药品。(2)酶制剂生产:利用食用菌发酵提取各种酶制剂,在纺织、制革、农产品加工、医药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如: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尿酶、虫漆酶、素酶、超氧化酶(SOD)。(3)新型饮料生产:利用菇菌的特殊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开发各种功能性食品和饮料。如:太阳神猴菇口服液、金针菇露、茯芩饮、灵芝口服液、粒粒灵。日本利用双孢蘑提取物(多酶氧化酶)与中国乌龙茶为原料开发出“乌龙爽茶”称为礼貌饮料,有消除口臭、体臭、屁臭之奇妙功效。,(4)饲料生产:1)栽培

8、废料的饲料化。2)发酵生产高蛋白浓缩饲料,代替鱼粉、血粉。4、食用菌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1)改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国80%人口是农民,长期生存主要依赖植物生产,动物生产的二维生产结构传统农业,经济难以发展。二十一世纪将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组成的三维结构整体大农业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尽快使农村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食用菌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为1:13,高于其他经济作物。(2)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应用。利用栽培废料,适当添加N、P、K矿质元素可制成优质化肥和有机肥。,(3)促进林业发展,菌根菌的利用。(4)农业环保的应用:1)环境监测。2)生物滤膜消除有毒气体。3)消除重金属污染,富集作用。4)沼气

9、的发生与利用。三、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有利条件1、原材料丰富。含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工业上的有机废料都可作培养料。例:各种农作物秸杆、畜禽粪、木屑、米糠、棉籽壳、蔗渣、野草等。我国每年约5亿吨秸杆,用10%(5000万吨)生产食用菌得率5%(干菇/干料),可产250万吨干菇,产值250亿元(1万元/吨)。,2、设备简单。3、生产周期短。一般接种后20-60天即可采取鲜菇、草菇下种后8-10天即可采收。4、生物学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相对生物学效率=鲜菇重/干培养料重*100%绝对生物学效率=干菇重/干培养料*100%一般为50-80%双孢蘑100%平菇150%鸡腿菇200%四、食用菌栽培简史和产销概况

10、1、栽培简史我国何时利用食用菌,至今尚无足够的史料加以肯定。早在2500年前(公元三世纪)就有“食所加庶,羞之芝”的记载。芝为吉祥之物,为菇菌。根据各种农书和本草书的一些零星记载,我国食用菌栽培史大体可分为以下时期:,(1)创始期(公元一世纪至十世纪)一般认为,我国食用菌人工栽培起源于唐朝(公元七世纪),但在公元一世纪,王充论衡初禀篇中就有“紫芝之载如豆”的记载。唐朝韩鄂的四时纂要对食用菌的栽培已有祥细记载,如“三月种菌子,取烂楮(构)极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三两日即生”。这一时期,栽培的品种有金针菇、木耳类、茯芩等,以中原和淮北地区一带为主,技术较原始,品种、产量较低。(2)发展时期(公

11、元十至十四世纪)这一时期处于宋朝(公元9601279年),食用菌栽培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如:,1)香菇栽培出现了“砍花栽培法”(由浙江庆元、龙泉、景宁一带菇农发明创造。公元10001100年,代表人物吴三公)在全国菇农中广泛流传,是香菇段木栽培技术的祖先。,2)茯苓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南宋周密葵辛杂识记载:茯苓生于大松之根尚矣,进村民择其小者,以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紧束之,使脂液渗入于内,然后择地之沃者坎而瘗之,三年乃取,则成大苓矣。这是“掘根肉引茯苓”栽培法。现代安徽岳西、金寨等地仍用这古老方法栽培茯苓。3)成熟时期(公元十四世纪以后)元明朝以后,我国食用菌栽培积累了经验,发展较为迅速。人工栽

12、培的种类增多。如:草菇、银耳、平菇等。栽培技术逐渐完善,香菇的段木人工栽培在清朝(1644-1912)。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极为普遍。,民国年间(19121949)由于辛亥革命成功,满清王朝的推翻,许多有识之士受新思想的影响,开始引进国外的种菇技术。如:a、1935年引进法国蘑菇(双孢蘑)栽培技术,日本的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b、在国内成立各种农艺社,种蕈园。c、出版许多种菇的科普读物,推广新的栽培技术。如:史公山1935食用菌栽培法;孙云蔚1943西洋菌栽培法;潘志农19331946四季种菇大全人工种菇问答但是,在旧中国期间,由于战乱,人民生活困苦,百业俱废。食用菌栽培不为政府重视,因此这段

13、时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解放后,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用菌在科研、生产、销售等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食用菌已成为人们生活的营养源。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农业和三大支柱的生态农业之一。2、食用菌的生产、销售概况。目前,全世界生存着的菌物2025万种,其中包括约12万种真菌。有一些毋须借助显微镜,用肉眼就能辨识其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称之为蕈菌。蕈菌按其功能,可供食用的是食用蕈菌,简称食用菌;供药用的称药用蕈菌;具有毒性的叫有毒蕈菌;特性不明,尚待辨识的均列入其它蕈菌。这种区分也只是相对的,多数食用蕈菌都可兼作药用,许多药用蕈菌,都可以食用;有的有毒蕈菌,经过特殊烹调处置或

14、许也可以安全食用。总之,这些区分都不确定,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且不同地区的文明和风俗习惯对此也有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蕈菌业发展很快。世界食用蕈菌总产量在1950年代初不足10万吨,70年代中上升到近100万吨,80年代中期超过200万吨,到90年代中已达500万吨。50年来,总产量增长了50多倍。在飞速发展的蕈菌业中,我国尤为突出。从50年代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来,我国的食用蕈菌生产一直在持续迅猛地增长,产量和产值持续增长,品种日益增多,质量有所提高,市场不断发展,出口量逐渐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直接从事食用蕈菌生产的约2千万人,1996年蕈菌产量达350万吨,初级成品产值在

15、120亿元以上,1997年约400万吨,产值超过150亿元。全国食用蕈菌总产值仅次于种植业中的粮、棉、油、果、菜,超过了茶叶和蚕桑。食用蕈菌业已成为某些地区,尤其是原来经济较贫困的山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使部分山民摆脱了贫困,达到小康,有些甚至正在迈向富裕。据1997年统计,蕈菌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县有2个,超过2亿元的9个。,超过1亿元的12个,超过1000万元的有13个。又如浙江省,食用蕈菌产值的比重仅次于粮、菜、果,居种植业中的第4位;其庆元县食用蕈菌产值接近农业产值的一半,该县1995年仅香菇产值就超过8亿元;福建古田2/3的农户参加食用蕈菌生产,7000多户由于生产食用蕈

16、菌而脱贫,1000多户年产值在万元以上;广东番愚、惠东建立现代化菇厂,每天向香港供应鲜金针菇2-3吨。我国土地辽阔,生境复杂,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已报道的野生食用蕈菌约860种,其中已知可以人工栽培的目前还不到10%。实际大规模栽培的只有白蘑菇、香菇、平菇、草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猴头菌等10多种,只占已知蕈菌的2%-3%。至少还有近20种是可以栽培且具有市场潜力的美味蕈菌。,预测2010年,我国产量超1000万吨,将成为21世纪农村一项新兴产业。3、食用菌科学技术的发展(1)成立了中国食用菌协会。87年成立,包括农、林、供销、外贸、轻工、中科院、军队后勤团体会员133个,个人会员928,省级协会19个。(2)建立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科研机构:中科院北京微生物所。如:商业部昆明食用菌所;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华中农大应用真菌室;广东微生物所;上海师大食用菌所;福建蘑菇推广总站(轻工所)。(3)创办了食用菌专门刊物:菌物系统;食用菌学报;中国食用菌;食用菌;江苏食用菌;中国食用菌市场;全国食用菌信息,(4)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全国许多院校设有食用菌学课程或专业,培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