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720802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 眼睑检查 【适应证】 1.就诊的眼病患者。 2.健康体检者。 【禁忌证】 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眼睑的一般检查可在自然光或人工照明光下进行。 2.可在肉眼下进行检查。必要时应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 3.一般按照先右后左的顺序进行检查。 4.注意双侧是否对称,睁眼和闭眼是否自如。 5.注意眼睑皮肤有无充血、水肿、压痛,有无皮疹、溃疡、瘫痕、肿物以及皮下结节、皮下出血、皮下气肿等情况。 6.注意眼睑位置、形态、睑裂大小,有无上睑下垂、缺损或眼睑闭合不全。 7.注意睑缘有无内翻、外翻、充血、肥厚及炎症等。 8.注意睫毛有无乱生、倒睫、秃睫或睫毛脱色,

2、睫毛根部皮肤有无充血、鳞屑、溃疡和脓痴。 9.若有提上睑肌功能异常,应测定提上睑肌肌力。 【注意事项】 1.若遇感染性眼病,应先查健眼,后检查患眼,以免发生交叉感染。2.若有眼球严重外伤、角膜穿孔或即将穿孔时,翻转眼睑时要格外小心,以免眼内容物脱出。第二节 泪器检查 【适应证】 1.流泪、溢泪的患者。 2.眼干的患者。 3.怀疑有泪器炎症或肿瘤的患者。 4.怀疑泪器损伤的眼外伤患者。 【禁忌证】 在泪囊和泪道的急性炎症期间禁止冲洗泪道。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一)泪腺检查 1.泪腺的一般检查 (1)触摸颖上方眶缘,确定有无肿物。如有,应判断其质地、界限、活动度、有无结节等。 (2)患眼向鼻下方

3、注视,翻转上睑,以拇指将外毗部向外上方牵引,并轻轻地将眼球向外上方推动,可将脱垂的泪腺或由于炎症或肿物引起肿胀的睑部泪腺暴露在外毗部上弯隆部结膜下,以便检查。 (3)泪腺有炎症时可有压痛。 2.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 (1)怀疑泪液分泌减少时可行泪液分泌试验。 (2)用准备好的5mmX35mm的消毒滤纸,将其一端折弯5mm,夹持于下睑外1/3处结膜囊内,另一端垂挂于睑外。嘱受检者轻闭双眼。 (3) 5min后以毫米为单位测量滤纸条被泪液浸湿的长度(折叠端的5mm不记在内)。10mm为正常。 (4)如果在5min内滤纸条全部被泪液浸湿,应记录泪纸条全被浸湿所需的时间,以分钟为单

4、位。 3.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 BUT) 测定 (1)在裂隙灯下用钻蓝色滤光片观察。 (2)在结膜囊内滴人一小滴0.125%或1%荧光素钠溶液。 (3)嘱受检者眨眼数次后,睁大受检眼,凝视前方,并开始计时,同时持续观察角膜,直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深蓝色斑(泪膜缺损)时为止,记录时间,以秒为单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若lOs为BUT缩短。(二)泪道检查 1.泪道的一般检查 (1)检查泪小点。应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注意泪小点有无外翻、狭窄、闭塞或赘片增生。 (2)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痰管。 (3)挤压泪囊部有无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 2.荧光素钠试验

5、(1)怀疑泪道阻塞时可选用本试验。 (2)将1%一2%荧光素钠溶液滴入结膜囊内。 (3) 2min后擤鼻,如带有黄绿色,表示泪液可以通过泪道,泪道没有阻塞。 3.泪道冲洗 (1)怀疑泪道狭窄或阻塞时可进行泪道冲洗。 (2)冲洗泪道前先挤压泪囊部,观察有无R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出,并尽量将分泌物排空。 (3)用沾有0.5%丁卡因的棉签夹在上、下泪小点之间1-2min。 (4)受检者通常取坐位,头部微后仰并固定,眼向上注视。将下睑近内毗部轻轻地向下牵拉,暴露下泪小点。 (5)如泪小点较小,先用泪小点扩张器垂直插进泪小点1-2mm,再向鼻侧转至水平方向,轻轻捻转,扩张泪小点。 (6)将大小合适的泪道冲洗

6、针头垂直插人泪小点1-2mm后向鼻侧转动,使针头呈水平位,继而顺沿下泪小管走行方向将针头推进4-6mm,注人生理盐水。此时应询问受检者有无水液进人咽部,或请受检者低头观察有无水液从鼻孔流出,并注意注水时有无阻力及泪小点有无水液反流。 (7)冲洗完毕时,滴用抗菌药物眼药水。 (8)泪道冲洗结果分析 泪道通畅:注人冲洗液时无阻力,泪道无液体反流,受检者诉液体流入口咽部,或观察到液体从鼻孔流出。 泪道狭窄:下冲上返,但加压注人冲洗液后通畅。 泪小管阻塞:注入冲洗液时有阻力,冲洗液从原路返回,口咽部无液体流入。 泪总管阻塞:注人冲洗液时有阻力,从下泪小点冲洗时冲洗液自上泪小点反流,口咽部无液体流人。

7、鼻泪管阻塞:注人较多冲洗液后从上泪小点反流,并可带有黏脓性分泌物,表明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4.泪道碘油造影 (1)了解泪道阻塞的部位及泪囊大小,为手术准备。 (2)造影时,先挤压泪囊部排出泪囊中分泌物,并冲洗泪道。 (3)按泪道冲洗法,由下泪小点注入40%碘化油或30肠碘苯醋0.3-0.5ml,随即行X线摄片。 【注意事项】 1.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时,放置泪纸条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球结膜等组织。 2.测定BUT时,检查室内避免使用电风扇。 3.泪道冲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泪道机械性损伤及形成假道。 4.泪道冲洗注人液体时,若出现下睑水肿,表明冲洗时形成假道,应即刻拔出冲洗针头,停止

8、冲洗。必要时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发生感染。5.进行泪道碘油造影时,应在X线申请单上标注注人造影剂的时间。第三节 结膜和半月皱襞检查 【适应证】 1.怀疑患有结膜疾病。 2.眼部外伤者。 3.健康体检者。 【禁忌证】 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上睑结膜暴露法 (1)单手翻转法:嘱受检者向下注视,检查者用拇指和示指轻轻挟提上睑皮肤,在示指向下轻压睑板上缘的同时,拇指向上方捻转,即可暴露上睑结膜。 (2)双手翻转法:用一手挟提上睑皮肤向上翻卷的同时,用另一手示指或棉棍、玻璃棒轻轻向下推压睑板上缘,即可将上睑翻转暴露上睑结膜。 2.上穷隆结膜暴雾法 用拇指将已翻转的上睑向上、向后固定于眶上缘,同时让

9、受检者向下注视即可暴露上弯隆部结膜。翻转上睑后,若用另一手的拇指由下睑中央将眼球轻轻往上推压,同时将上睑稍向上牵引,可使上弯隆部结膜向前突出,暴露得更充分。 3.下睑翻转法 以拇指向下牵拉下睑中部,嘱受检者向上注视,即可充分暴露下睑结膜和下弯隆结膜。 4.球结膜基露法 用拇指和示指把上、下睑分开,然后嘱患者向各个方向注视,可暴露球结膜部分。 5.检查内容检查睑结膜及弯隆结膜时,应观察其颜色、透明度、光滑性;有无充血、水肿、乳头、滤泡、瘫痕、结石和睑球粘连;有无异物及分泌物储留等。检查球结膜时主要观察有无充血、出血、水肿和色染;有无异物、疤疹、结节、溃疡、斑块和分泌物。 【注意事项】 1.检查结

10、膜时动作要轻柔,尤其在检查眼球破裂伤的患者时,绝对避免对眼球加压。 2.特别注意区分睫状充血与结膜充血。 3.注意结膜囊内分泌物的色泽和性质。4.若怀疑传染性结膜炎的患者,应先检查健康眼,再检查患眼;检查患眼后,应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第四节 眼前节的检查 【适应证】 1.眼病患者。 2.健康体检者。 【禁忌证】 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角膜检查 (1)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获得满意结果。条件不许可时,可用聚光手电筒光联合放大镜进行检查。 (2)注意角膜大小、形状、透明度、弯曲度,以及表面是否光滑。注意角膜有无浑浊、水肿、浸润、溃疡、异物、瘢痕、新生血管或血管、角膜后沉着物等。 2.巩膜

11、检查 (1)分开上、下眼睑,嘱受检者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后进行检查。 (2)仔细观察巩膜颜色,有无充血、局限性结节、隆起、溃疡及肿瘤等。 3.前房检查 (1)注意中央和周边前房深浅。可用手电筒侧照法对中央前房深度作大致估计,并用裂隙灯显微镜测量周边前房深度(详见前房深度测定的章节)。 (2)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注意房水有无浑浊、闪光、浮游体、渗出物、积血或积脓等。 4.虹膜检查 (1)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双侧虹膜进行对比检查。 (2)注意虹膜色泽、纹理、形态,有无色素增生及脱失、萎缩、缺损、结节、新生血管、前后粘连、永存瞳孔膜、虹膜震颤和根部离断。 5.瞳孔检查 (1)先在自然光线下以肉眼观察其自然状

12、态,然后用手电筒光检查其对光反应,最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其细微结构。 (2)注意瞳孔大小、位置、形状,边缘是否整齐。瞳孔大小可用Haab瞳孔计或Bourbon瞳孔计测量。 (3)瞳孔对光反应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对光反应是指瞳孔在暗光环境下对光的反应程度,可将手电光直接照射一眼瞳孔,若其立即缩小,为直接对光反应灵敏。应注意两侧反应的速度和程度是否相同。间接对光反应是指瞳孔在暗光环境下,用手遮盖一眼使其不受手电光照射,再用手电光直接照射另眼瞳孔,然后打开遮盖眼,若该眼瞳孔缩小,为该眼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6.晶状体检查 (1)用裂隙灯显微镜可仔细地检查晶状体。如因条件所限也可在手电.光照射下用

13、直接检眼镜检查晶状体。 (2)如需详细了解晶状体情况,应当散大瞳孔后进行检查。 (3)注意晶状体的位置、密度、透明度,有无浑浊及浑浊的部位和形态。如无法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时,可根据虹膜投影来估计白内障的成熟程度。 【注意事项】 1.区分是否由于黄疽引起巩膜黄染时,必须在自然光下检查。 2。检查时应注意双眼对比观察。 3.测量瞳孔大小时,应在弥散光下,嘱受检者注视5m以外的目标。应注意瞳孔大小与光照强弱、年龄、调节以及集合等情况有关。一些药物也会影响瞳孔大小。4.检查晶状体时,应注意晶状体改变是否与视功能的改变相对应,以免误诊。第五节 眼后节的检查【适应证】1.眼病患者。2.健康体检者。

14、【禁忌证】 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玻璃体检查 (1)可用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或接触镜进行检查。 (2)如需详细检查,应当在散大瞳孔后进行。 (3)直接检眼镜检查时,一般先用+8D-+1OD的镜片,检查距离距受检眼10-20cm。正常情况下,光线经瞳孔射人眼内后,瞳孔区呈橘红色反光。检查时嘱受检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数次后,立即停止眼球转动,并注视前方。如在瞳孔区红色反光中有黑影呈飘动状,且其移动方向与眼球转动方向相反,表明屈光间质浑浊部位位于玻璃体。 (4)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时,将裂隙灯光源与显微镜之间的夹角尽量变小、光源裂隙尽量调窄,便可获得较为清晰的玻璃体光学切面;若要观察后2/3玻璃体,须借助前置镜或三面镜,可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 (5)注意玻璃体有无浑浊、液化、积血、后脱离,并注意玻璃体病变的形态及其与视网膜和晶状体位置的相互关系。 2.视网膜的检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