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0486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将所有单选题依次涂在小答题卡上,多选写在答题纸上。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衙门是旧时代官府的俗称,由“牙门”转化而来。在古代,凶猛野兽的利牙为武力的象征,如果军事长官们的办事处摆有此物,那是引以为豪的事情,是荣誉的象征。后来军营门上常刻兽牙图案作为装饰,故也被称为“牙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军政合一,军事长官便常在军营内处理民政事务。唐朝以后,“衙门”一词

2、广泛流传开来。封演所撰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而为衙也。”北宋以后,多数人所知道的就只有“衙门”了。衙役,顾名思义就是“衙门里的差役”,又被老百姓尊称为“公差”。衙役最早是衙门中帮工打杂的人。宋朝起,衙役成为衙门里一种专门的“职务”。衙役事务繁杂,要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等工作。衙役一般分为内外两班,内班是在衙门内部服役,如门役之类。门役的主要职责是帮办衙门公务,他们是衙门长官的私人随从和奴仆,但又和一般奴仆有不同之处,他们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可以自由选择主子。外人同衙门长官接触时,必须经过他们,于是他们经常利用这一点作威作福,赚取外快。

3、外班分为壮班、皂班、快班。他们办事的地方被称作“班房”,直到现在,人们还把“坐班房”作为进监狱的代称。壮班是由衙门临时召集来的人组成的,主要负责打杂工,也在危急状况时看守城门。皂班的人是负责给县官老爷站班和做仪仗队的,在审案时兼做行刑手,帮同震慑犯人。快班的任务是侦察案件、缉捕盗贼、巡街守夜和催租赋税等。唐宋以后,由于科举制度完善,从任用体制上来讲,官与吏的区别逐渐拉大。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走上仕途,官位可以不断升迁;而吏基本上是终身不变的,为读书人所不屑。衙役的地位比吏员还要低,虽然吏员没有品级,但人家也属于官方人员,属于“正式编”,而衙役根本就没有官方身份,他们仅仅是为衙门服役的,履

4、行职役性质的义务。起初,衙役是由当地百姓按户口出人充当,后来由本地人自愿充当。清代的户籍制度规定,衙役分两种:民壮、库丁等属于良民;皂、快、捕等属于贱民。在统治阶层眼中,衙役是政府的行政奴才,而奴才就是低等人;有的衙役甚至连科考结亲都会受到限制子孙三代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不允许当官。衙役毕竟只是衙门中的跑腿人,对于衙门长官来说,他们地位卑贱,对于他们横行霸道、勒索讹诈百姓的行为,衙门长官常睁一眼闭一眼,根本目的是使衙役能全心全意地为衙门做事。一旦衙役们办事不力危及到长官们自身的利益时,衙门长官也会给衙役最严苛的制裁。作为处理衙门事务的“公务人员”和“执法人员”,衙役的待遇却极差。以清代为例,

5、各种衙役在清朝可得到的年薪为白银三至十二两,平均下来,每天的薪水在两文左右,相当于自己的一顿饭钱。仅仅两文钱,并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和家人。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道:“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贿为生。”可见,衙役并不是靠薪水生活,而是靠陋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灰色收入”。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列关于“衙门”与“衙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衙门,由“牙门”转化而来。在古代,野兽的利牙象征着武力;放在军事长官的办事处,也象征着一种荣誉。B.衙门,最早称为“牙门”,指军营门,因其上装饰有兽牙图案;唐朝以后,“衙门”一词广泛流传开来。C.衙役,一般分为内外两班,内班在衙门内部

6、服役;外班负责外部事务,他们办事的地方被称作“班房”。D.衙役,即“衙门里的差役”,是衙门中帮工打杂的人,负责衙门的各种事务,宋朝起是衙门里一种专门的“职务”。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衙役起初是由当地百姓按户口出人充当,在清代分良民、贱民两种;衙役是政府的行政奴才,其子孙三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允许当官。B.唐宋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官与吏的区别逐渐拉大,官大多由读书人担任,既可升迁,又有品级;而吏基本上终身不变,且无品级。C.衙役事务繁杂,其中壮班主要负责打杂工,皂班主要负责给县官老爷站班和做仪仗队,快班负责侦察案件、缉捕盗贼、巡街守夜和催租赋税等。D

7、.为了使衙役能够全心全意地为衙门做事,衙门长官对于衙役横行霸道、勒索讹诈百姓的行为,常常睁一眼闭一眼,而不会给予严苛的制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封演封氏闻见记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衙门”起初应为“牙门”,后经人们误传,且以讹传讹、习非成是,“牙门”最后便成了“衙门”。B.衙役虽称“公差”,却不属于官方人员,因此有的衙役虽为衙门长官的私人随从与奴仆,却与衙门长官并无人身依附关系,衙役可自由选择主子。C.衙役仅是为衙门服役,履行职役性质的义务,因此其待遇极差,如清朝衙役可得到的年薪为白银三至十二两,他们主要是靠“灰色收入”维持生计。D.虽然衙役只是衙门中

8、的跑腿人,但又是处理衙门事务的“公务人员”和“执法人员”,他们常会利用手中权力在百姓面前横行霸道、勒索讹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尊崇祖宗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

9、祖的灵魂保持某种敬畏。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的家族传承意念。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

10、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三家在思想体系的诸多逻辑节点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道德观、天命观、

11、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诸多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见解,也决定了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 (摘编自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儒家反映世袭贵族阶层的理念,守护家族利益,注重血缘关系,尊崇祖制礼仪,强调平等仁爱。B墨家维护他人利益,主张节用,倡导非攻,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C法家认为人有利己之心,治国应诱以利益,施以权术,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遵循法规。D儒、墨、法三家的社会治理观有所不同:儒家注重家族社稷;墨家关心下层民众;法家维护专制君主。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2、是( )(3分)A文章从理论本位出发分析儒、墨、法三家的思想,指出理论本位的不同是三家形成不同观念的缘由,也是三家划分的根本依据。B文章先提出儒、墨、法三家理论本位不同的观点,然后概括性说明三家思想体系的不同理念,最后强调理论本位的决定性作用。C文章从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等方面阐述儒、墨、法三家所持的不同见解,说明它们理论本位的不同。D第三段以墨家圣人大禹为例,来说明墨家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个人能力的看重,表达了当时社会众多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理念,也使其各

13、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B儒家对鬼神的存在不置可否,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法家不信鬼神,由此可见,在天命观上,儒、墨、法三家各持己见。C儒家为传承贵族阶层的家族利益,墨家为表达对兼爱的推祟,都提倡崇拜先圣,而法家为保证君主的权势反对崇拜先圣。D儒、墨、法三家不仅在道德观、圣人观、人才观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对爱、德、贤、圣等概念内涵的理解也不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6分)(一)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题。车马炮丁肃清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

14、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找着机会。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德欣段长说:“稍停,

15、我去撒尿。”德欣撒尿去了。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李来顺说:“我不尿他。”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是不是呀喜良?”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