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电子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20370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76 大小:1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学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6页
岩石学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6页
岩石学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6页
岩石学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6页
岩石学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学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学电子教案(2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石学课程电子教案,绪 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绪 论,岩石: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固态物质,它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部分为火山玻璃物质、胶体物质、生物遗体)组成 岩石学:是地质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地壳、上地幔各种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和相关矿产等问题的学科,三大类岩石,火成岩:又称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冷却固结的产物 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 变质岩:是由已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岩石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研究:岩石的组分、结构、构造、产

2、状、分布、岩石组合、相变,与周围岩石的关系、次生变化等 室内研究:详细研究岩石的矿物成分、含量,以及岩石的结构构造等,以获得岩石的类型、命名;岩石的物质组分和成因、演化特征、形成时代等;还可了解岩石的含矿性特征;岩石的形成机理和条件等,野外研究 室内研究 观察 测试 宏观 微观 实践 理论,第一篇 岩浆岩 Igneous Rocks,第一章 总论 1.1 岩浆 1.2 岩浆岩 1.3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4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1.5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1.6 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第二章 各论 2.1 橄榄岩苦橄岩类 2.2 辉长岩玄武岩类 2.3 闪长岩安山岩类 2.4 花岗岩流纹岩类和

3、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 2.5 正长岩粗面岩类 2.6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2.7 脉岩类 2.8 火山碎屑岩类,第三章 岩浆岩的成因 3.1 岩浆的形成 3.2 岩浆的演化 3.3 主要岩浆岩类的成因 3.4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第一章 总 论 1.1 岩 浆,岩浆:是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绝大多数岩浆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 岩浆作用: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1.2 岩 浆 岩,岩浆喷出地表或从火山口涌出火山岩(喷出岩)(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岩浆在地下不同深度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侵入

4、岩 (深成岩、浅成岩) 两类岩石的差别,核心是由岩浆冷凝快慢的差别形成的,快速冷却,缓慢冷却,1.3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1.3.1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按含量划分: 主要矿物(10%):含量高,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 例如 花岗岩中的石英、长石 次要矿物(10%):含量小于主要矿物,可以确定岩石种属 例如 花岗岩中的黑云母 副矿物:分布广泛但含量很少( 1),一般不参与岩石命名 例如 锆石、磷灰石,1.3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1.3.1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按成因分类: 岩浆矿物:是岩浆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也称原生矿物 岩浆期后矿物:是岩浆已基本凝固之后,由于受残余流体影响而形成的一些矿物 成岩矿

5、物:当岩浆完全凝固成岩后,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原来处于高温下稳定的矿物就会不稳定,会向着更稳定的状态变化,而形成一些新矿物 他生矿物或混染矿物:是岩浆同化或捕虏围岩而形成的一些岩浆中难以析出的矿物 次生矿物:岩石在表生作用下形成的新矿物,又称表生矿物。如长石在表生作用下形成的粘土矿物,1.3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1.3.1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按颜色分类: 浅色矿物:如石英、长石类和似长石类等,它们的化学成分中含Al2O3和SiO2较高,不含镁、铁,故又称硅铝矿物 深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类等,其化学成分中富含镁、铁组分, SiO2含量较低,故又称镁铁矿物 色率:深色矿物在岩石中的

6、百分含量,又称颜色指数 可以估计岩浆岩的基性程度,是岩石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1.3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1.3.2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地壳中存在的所有元素在岩浆岩中几乎都有存在,但最主要的O、Si、Al、Fe、Mg、Ca、Na、K等十二种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99%以上,称之为主要造岩元素;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常用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质量百分数表示,称之为造岩氧化物(SiO2、Al2O3等) 岩浆岩中常有一些含量甚微的元素(一般0.1%) ,称为微量元素;如Nb、Ta、Sr、U、Th、Zr、Hf等。其含量虽然甚微,但可以富集成矿,有的可以用来研究岩浆岩的成因 岩浆岩中还常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

7、的镧系元素,共17个元素;稀土元素赋存于岩石中,不易遭后期变化,常用作研究岩浆的起源、演化和岩浆岩成因,1.4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1.4.1 岩浆岩的结构 定义:是指岩石的结晶程度、颗粒的大小、形状特征以及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的特征,结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相互关系,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条纹结构/文象结构/蠕虫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包含结构,绝对大小,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细粒结构/中粒结构/粗粒结构,1.4.1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结晶质部分和非晶质部分(玻璃)之间的比例。

8、分为三类: 全晶质结构:全部由已结晶的矿物组成 玻璃质结构:由未结晶的火玻璃组成 半晶质结构:中既有结晶矿物又有玻璃,结晶程度,1.4.1 岩浆岩的结构,隐晶质结构:颗粒非常细小(一般小于0.02 mm ),肉眼不 可分辨,但在显微镜下可看出矿物晶粒 显晶质结构: 肉眼能分辨出矿物颗粒。按其主要矿物颗粒的粒径大小又可分为: 粗粒结构:d5mm 中粒结构:d=2-5mm 细粒结构:d=0.2-2mm 微粒结构:d0.2mm,矿物颗粒的大小,1)根据绝对大小分为隐晶质结构和显晶质结构,1.4.1 岩浆岩的结构,等粒结构: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不等粒结构: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斑状结构:

9、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及玻璃质称为基质 似斑状结构: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基质为显晶质,与斑晶为同一世代的产物,2)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以下四种结构:,区分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1.4.1 岩浆岩的结构,矿物的形状特点包括矿物的自形程度和结晶习性,自形程度是指矿物晶面发育的完善程度。据矿物自形程度可以分为三种结构: 自形粒状结构:矿物颗粒按自已的结晶习性发育成规则的晶面 它形粒状结构:矿物颗粒多呈不规则的形态,少有完整规则的晶面 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物颗粒按结晶习性发育一部分规则的晶面,其它的晶面发育不好,呈不规则的形态,矿物颗粒的形状,1.4.1

10、 岩浆岩的结构,包括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矿物及隐晶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常见的有: 交生结构:两种矿物彼此交生嵌布在一起,如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等 反应结构:是早期晶出的矿物与残余熔浆发生反应而形成,如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等,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1.4.1 岩浆岩的结构,文象结构:规则或不规则状(如象形文字)石英有规律地镶嵌插生在钾长石中,这些石英在正交偏光下同时消光(右上图) 条纹结构:主要见于条纹长石,表现为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它们多由固溶体出溶或交代作用形成 蠕虫结构:许多细小的形似蠕虫状或指状的石英嵌布在酸性斜长石边部,其中石英的消光位一致(右下图),1.4.1

11、 岩浆岩的结构交生结构,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或捕掳晶,与岩浆发生反应,环绕早生成矿物形成一个新矿物边。常见的有橄榄石外围具辉石反应边,辉石外围又具角闪石反应边 环带结构:同种矿物成分从中心到边缘规律变化,主要见于斜长石中,橄榄石的辉石反应边,斜长石的环带,1.4.1 岩浆岩的结构反应结构,确定岩浆矿物的晶出顺序: 矿物的自形程度:一般来说矿物的自形程度愈好,晶出愈早,至少是结晶期结束早的比结晶期结束晚的要自形 矿物的包裹关系:一般被包裹的客晶早于主晶。但固溶体出溶形成的包裹关系不属此列 矿物的相对大小:对于斑状结构岩石,斑晶矿物比基质矿物晶出早些。但在似斑状岩石中,有些斑晶可能是后来交代形

12、成的 矿物的共生关系:有些副矿物与次生矿物共生,例如黑云母被绿泥石交代,这时可见绿泥石与榍石共生,其中榍石是黑云母变成绿泥石时析出钛和钙组成的,因此是晚期形成的,1.4.1 岩浆岩的结构矿物的结晶顺序,定义:鲍文根据玄武岩浆冷凝结晶过程的人工实验观察,提出了一个表示岩浆结晶过程的反应系列,称之为鲍文反应原理 意义:概略表示矿物的结晶顺序 矿物的共生关系 岩浆的分异趋势,即由基性向酸性演化 说明了岩浆岩和捕虏体间的关系,1.4.1 岩浆岩的结构鲍文反应系列,定义:岩浆岩中不同矿物集合体,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构成的岩石特点。常见的如下: 块状构造、斑杂构造、带状

13、构造、球状构造、气孔构造、晶洞构造、枕状构造、流纹构造、流面流线构造、原生片麻构造、冷缩节理,1.4.2 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构造:是由矿物均匀无向分布组成的一种构造 斑杂构造:是由岩石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或成分上的差异造成的。表现在颜色上或是在粒度上都非常不均一 带状构造:表现为不同成分、颜色或不同结构的条带相间成带分布而成 球状构造:由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同心层状分布而成的一种构造 气孔构造:是火山岩中常见的一种构造。指岩浆喷溢地表冷凝时,其中的挥发份逸散后留下的空洞,常分布于熔岩流顶部。如果气孔被后来的物质所充填形成了杏仁体,称杏仁构造 晶洞构造:深成侵入岩中的原生孔洞就是晶洞构造,1.4

14、.2 岩浆岩的构造,带状构造 斑杂构造,杏仁构造,气孔构造,枕状构造:水下喷溢的基性熔岩常呈枕状椭球体,互相堆叠,称为枕状构造 流纹构造:是由不同颜色条纹所反映出来的熔岩流的流动构造,有时顺着流动条纹还有被拉长的气孔分布 流面流线构造:岩浆岩中的片状、板状矿物、扁平的捕虏体平行定向排列构成流面或流层构造 原生片麻构造:多见于侵入体的边缘。其特征是有些矿物呈断续定向分布。它们是由半凝固的岩浆受到了较强的机械挤压形成的 冷缩节理:岩浆熔体由于冷却,致使体积收缩并产生张应力,使岩体破裂形成一些冷缩节理。玄武质熔岩中常有直立的六边形或多边形柱状节理。酸性熔岩或熔结凝灰岩中也可有柱状节理。,1.4.2

15、岩浆岩的构造,枕状构造,流纹构造,柱状节理构造,1.5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一、火山岩的产状:与火山喷发方式和喷出物的性质有关 中点式或点状喷发:是岩浆沿着一定的圆筒状管道喷达地表而成。常见的形态有火山锥、熔岩流、绳状熔岩、熔岩瀑布、岩钟、岩针等 线型或裂隙式喷发:岩浆沿一定方向的裂隙活动喷达地表。如果喷发的是粘度小的基性熔浆,则常常沿着地面流动,形成熔岩被。粘度较大的熔浆,则可形成火山锥,或在火山通道附近呈长形堤状堆积,形成熔渣堤,也可沿通道挤出地表形成熔岩脊 面状或熔透式喷发:戴里根据大面积分布的流纹岩而推论的一种喷溢形式。他认为流纹岩是由过热的高化学能的岩浆上侵时将其顶部围岩熔透的溢出物。

16、由于其熔透喷溢的面积可达几十至几百平方公里,故又叫面状喷发,火山锥,岩钟岩针,熔岩流,二、侵入岩的产状:可与地层呈整合和不整合接触 岩基:面积大于60km2,常由成分稳定的花岗岩类组成,与围岩呈不规则接触 岩株:面积小于60km2 ,和围岩的接触较陡直,边缘常有一些不规则的树枝状岩体冲入围岩中,被称为岩枝 岩墙或岩脉:是一种较小的侵入体,往往呈墙状或脉状延伸几米至几千米,宽自几厘米到几百米,与围岩层理或片理斜交,是沿陡直的裂隙侵入造成的 岩床:是一种沿层间侵入展布的层状侵入体,厚度稳定,与层面呈整合接触,常见于基性岩中 岩盖:也是一种层间侵入体,与岩层呈整合接触,和岩床不同的是中心厚度大,底部较平的顶部穹窿状形体 岩盆:是一种层间整合侵入体,和岩盖不同的是中心凹下形如碟或盆状,一些层状辉长岩常呈岩盆状产出,1.5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岩基,岩墙,岩盆,岩盖,岩床,捕虏体,整合侵入体,不整合侵入体,岩株,侵入岩的野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