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03689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课后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的描述(二)第4节 基础题组1(多选)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2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关于选取计数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是相等的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是相等的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3(多选)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2、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4(多选)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频率通常为50 Hz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5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复写纸放反B使用了直流电源C振针过短D纸带运动过快6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

3、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 B位移 C速率 D平均速度7(多选)在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小误差()A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大一些B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小一些C为使图线通过每个实验数据点,应使图线画成折线D应使图线画成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实验数据点大致均匀分布在图线附近,对于个别离线较远的点可以舍去8明洲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的马路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设出发时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vt图象是()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4、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10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1)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 s.(2) 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1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m/s,可以

5、认为汽车驶过灯杆A时的瞬时速度为_m/s。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1)FG段的平均速度vFG_m/s;GH段的平均速度vGH_m/s.(2)FH段的平均速度为vFH_m/s。13某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小车速度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14. 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分析小车的运动速度时,从几条纸带中选出了一条不很完整的纸带,如图所

6、示。纸带上有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单位是厘米。(1) 计算06点之间的平均速度;(2) 打点计时器打第4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接近多少?15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cm,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16如图甲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

7、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测得0、1间的距离x15.18cm,1、2间的距离x24.40cm,2、3间的距离x33.62cm,3、4间的距离x42.78cm,4、5间的距离x52.00cm,5、6间的距离x61.22cm(每0.02s打一次点)。(1)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在打1、2、4、5点时的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3点时的速度。位置12345v/(ms1)1.201.000.600.40(2) 根据(1)中表格,在图乙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提升题组17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步骤如下: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

8、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让连接小车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下面B把打点计时器接在10 V以下的直流电源上C拉动纸带后,再接通电源D取下纸带,以纸带上起始点为O,依次在每个点上标出1、2、3、,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点间的距离,比较是否相等,判断是什么性质的运动试纠正以上步骤中错误之处18学校进行乒乓球比赛,某同学拍摄比赛照片,洗出后发现照片上的乒乓球不是圆形的,而是有了一段“尾巴”,经测量和计算,可知乒乓球连“尾巴”在内共长14.4cm。已知乒乓球直径为4cm,照相机曝光时间是1/60s,可知乒乓球在这1/60s内发生的位移是_m,乒乓球飞过镜头时的速度_m/s。19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

9、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47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1)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 5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表中。(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vBvCvDvEvF数值/ms1(2) 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在下图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20. 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小明坐在驾驶员旁边注视速度计,并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t/s051015

10、20253035404550v/(kmh1)20304050505050352050根据小明的记录内容,试完成下列问题:(1) 从表中数据得到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特点:在015 s内,汽车的速度在变化,时间每经过5 s速度增大_km/h;在1530 s内汽车速度不变,速度大小为_km/h;在3045 s内汽车速度在变化,每5 s速度减小_km/h。(2)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象。(3) 如果认为在015 s内速度变化是均匀的,你能在图象中找出汽车在7.5 s时的速度值吗?答案与解析1.【答案】AB【解析】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因为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11、,故A选项正确。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故B选项正确从纸带上不能直接得到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只能间接计算,故C、D选项错误。2.【答案】C3.【答案】BC【解析】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数据处理中,我们只能用与计数点靠得很近的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故A、D错误,B正确。而对于x和t是可以准确测得的,故可测得t内的平均速度,C正确。4.【答案】AC【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交流电源,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02 s。5.【答案】ABC【解析】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若复写

12、纸放反,则纸带上没有点,所以A正确;若使用直流电,振针不会上下振动,故也打不出点,所以B正确;若振针过短,则有可能打不到纸带上,也可能打不出点,所以C正确,与纸带运动快慢无关,所以D错误。6.【答案】AB【解析】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根据纸带上打点的个数可确定出时间间隔,故A正确;由刻度尺可直接测量出两点间距离即位移大小,故B正确;速率和平均速度可通过上述A、B项,再进行计算方可求得,因此C、D项错。7.【答案】BD8.【答案】B【解析】规定出发时方向为正方向,返回时的速度为负,C错误。由于速率不变,所以D错误。A图表示的是两个物体的运动。9.【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在t

13、0.3s内小球运动了x0.05m。所以0.17m/s。10.【答案】(1) 0.1(2) 1.20【解析】(1) 每两个计数点间有5个打点间隔,所以T50.02 s0.1 s。(2) 打第4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3、5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所以v4 m/s1.20 m/s。11. 【答案】12.51414【解析】据平均速度公式12.5m/s,当用0.3s驶过0.42m时,因时间较短则可认为这一极短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该处瞬时速度m/s14m/s。12. 【答案】(1) 1.201.40(2) 1.30【解析】(1)从直尺上读出F、G、H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d16.20 cm、d28.60 c

14、m、d311.40 cm,则FG段的平均速度vFG m/s1.20 m/s;GH段的平均速度vGH m/s1.40 m/s。(2)FH段的平均速度vFH m/s1.30 m/s。13.【答案】接直流电错误,小车离滑轮端太近不妥。【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交流电,而图上所接为直流电源,显然是个错误;开始时,小车离定滑轮端太近,向前运动的余地太小,致使纸带上留下的计时点过少,给测量带来不便,产生较大误差。14.【答案】(1) 0.68 m/s(2) 0.83 m/s【解析】 (1) 0到6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 102 m/s 0.676 m/s0.68 m/s(2) 当打点计时器打第4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当最接近于35点间的平均速度,则v4102 m/s 0.834 m/s0.83 m/s15.【答案】0.10m/s0.27m/s【解析】 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m/s0.10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m/s0.27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