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199339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诗海拾贝,诗一样的国度 诗一样的年龄 诗一样的风景 诗一样的时代 、 诗,已经是美的化身 诗如海洋 广阔无边 她是那么美丽 那么迷人 让我们开启诗歌探究的风帆 采集那五彩斑斓的彩贝吧,文学常识,我国诗歌大展史上被公认为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 年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有“诗三百”之称。 相传为孔子编订。,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雅”“颂”三大部分。,学习诗,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自学指导一: 反复朗读诗歌,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大意(3分钟),诗经 采薇(wi)(节选),昔我往矣(y),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雪霏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和“了”相同。 往:去、离开。指的是战士去远征。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当初我离家远征去边疆的时候,还是春天,青青杨柳,随风摇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归来。 思:语气助词。 雨雪:下雪。 霏霏:雪花飘舞的样子。,现在我远征归来的时候,却是冬天,漫天雪花纷纷扬扬,随风飘舞。,自学指导二: 朗读诗歌,结合翻译,思考:表达了战士怎样的感情?小组讨论(1分钟),

3、当: 杨柳依依,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时候:,“我” 却不得不离开,远赴战场,思考: 我离开的,仅仅只有这美好的春色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 我远赴战场无数载,九死一生归来之时:,漫天雪花飞舞,又冷又饿,寒风刺骨,思考:在这漫天的雪花中,他会想到什么?,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通过“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的情境变化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远征的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对和厌恶之情。,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第六章),春 夜喜雨,好 雨 知 时 节 , 当 春 乃 发 生,随 风 潜 入

4、夜 , 润 物 细 无 声,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誉为“诗圣”,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自学指导一: 反复朗读诗歌,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大意(5分钟),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乃:于是,就;,发生:诗中指春雨降临,催发植物生

5、长。,“好”,一个”好”字既是作者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好雨:及时雨,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 正当春天万物生长就随即降临。,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 细 无 声,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 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天上乌云密布,乡间小路全都是黑沉沉的, 只有江上小船的灯火独自明亮着。,野径:乡间的小路,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晓:早晨;,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第二天早晨,到处是湿漉漉的, 红艳艳的一片,沾着雨水的鲜花, 装点着锦官城

6、。,锦官城:四川省成都市。,红湿处 :枝头的花 红润一片。,自学指导二: 朗读诗歌,结合翻译,体会诗人的情感。小组讨论(1分钟),请问:题目春夜喜雨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喜”字,因雨而喜。,因何而喜呢?,体现了作者对春雨来得及时而感 到喜悦的心情。,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抓住了春夜绵绵细雨的特点,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抒发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词题之解,西江月是这首词的曲牌名,不是题目,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

7、0字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作者介绍,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历任安抚使等职,一生政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 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 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 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的词作。,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

8、年退隐江西农村之时。 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自学指导一: 反复朗读诗歌,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大意(5分钟),西江月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稻花香里

9、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仿佛是在争说着丰收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起了轻微的雨。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大雨将至,急忙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跑到溪桥转弯处,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自学指导二: 朗读诗歌,结合翻译,体会诗人的情感。小组讨论(1分钟),诗中情怀,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一幅江

10、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以及闲适的心境。,天净沙 秋,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作者简介】,(12261306以后)元代戏曲作家、词人。字太素,号兰谷,“元曲四大家”之一。初名恒,字仁甫。山西河曲人,客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华为金枢密院判官。白朴幼年蒙古军攻占南京(今开封),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蒙古灭金后,白朴终生不仕。后移居金陵与诸遗老诗酒往还。作杂剧16种,以梧桐雨为代表作。白朴也是元代有成就的散曲作家之一。散曲内容大多是叹世、咏景和闺怨之作。曲词秀丽清新,有些小令颇有民歌特点。

11、白朴的词流传至今100余首,大多为怀古、闲适、咏物与应酬之作,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不少怀古之作,寄托了故国之思。今存天籁集词2卷。散曲存小令37首,套曲4首,今人隋树森全元散曲收录。,孤村落日残霞,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轻烟老树寒鸦,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一点飞鸿影下,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青山绿水,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白草红叶黄花,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思考,作者以“秋”为名,曲中哪些字、词能直接点名秋意。

12、 白草红叶黄花,思考,除了描写有着明显秋意的景物外,还描写了哪些景物。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思考,这些景物描写体现出秋的什么特点?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些景物中透着秋日黄昏孤寂萧瑟的氛围,有一点暗淡和冷清。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山水草叶花五种景物,五彩缤纷,鲜艳明丽,开阔明朗,充满活力生机。,思考,秋景为何在此人眼中会有这样不同的特点? 景物中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补充背景介绍,白朴,出身于金的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元灭金后,蒙古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暴掠夺,使他对朝廷充满着厌恶的情绪,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

13、。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河南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从此白朴抛弃妻子,弃家南游,寄情于山水之间,更以此表达他永不当官的决心。这首曲子正是写于1261年,作者这年36岁。,明确,作者眼中的秋景是萧瑟、冷清、孤寂的,这份感受与其说是在写秋日倒不如说是在写当时的社会环境。 可是摆脱当时的社会环境再看这明朗的秋日又分明有着无限美好与活力。 以此可以感受作者所追求的远离仕宦、悠游于山水的理想生活。,理解难点,这些景物中“飞鸿”是比较特别的? 画面中的“一点飞鸿”暗喻作者本人。 白朴不愿意在朝廷中谋职,只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

14、、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中心,本诗通过描绘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诗词如歌,水调歌头 【北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如歌,水调歌头 【北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15、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如歌,虞美人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词如歌,虞美人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词如歌,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

16、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诗词如歌,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2、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3、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4、语言具有音乐美。,一、诗歌的特点:,二、谈谈诗歌的分类:,1、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等。 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师、词、曲)、自由诗等。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 4、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等。 5、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等。,三、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1、叙事诗 2、抒情诗 3、送别诗 4、边塞诗 5、山水田园诗 6、怀古诗(咏史诗) 7、悼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