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9044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第三节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第四节 区域及水、排水规划,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二、基础设施的性质,三、基础设施的作用,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一)含义,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又称基础结构,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原先隶属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条件和设施,

2、纷纷脱颖而出,组成社会化的公共工程,成为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必不可少的生产条件。社会生产力愈高,基础设施系统也愈加完备。,(三)分类,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般指四大系统:即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部门。,二、基础设施的性质,(一)公共性 (二)两重性 (三)系统性 (四)长期性 (五)间接性,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三、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一)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专

3、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三)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一)超前型英国,(二)平行型美国,(三)随后型前苏联,三种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比较表,三、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

4、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到80年代,这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设以重工业为核心,基础设施作为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比重很小。,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制订了以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促进消费品增长,带动整个经济平衡发展。,第三节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一、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二、铁路网规划,三、公路网规划,四、水运网规划,五、航空港规划,六、综合运输网规划,一、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一)交通运输规划内

5、容,交通运输规划内容应包括:客货运量及流量、流向的预测;运输方式结构的确定;提出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方案;选定重大交通工程项目(例如高速通道)和具体布局;以及工程修建时间和造价估算等。一般地域范围愈大,规划内容更为宏观,侧重于交通骨架和交通枢纽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和布局。,(二)交通运输规划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程序:客货运输与交通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未来客货运量、流量、流向预测;客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问的合理分配;运输网规划和主要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方案;估算投资、修建时间和经济效果分析。,(三)交通运输规划方法,1图上作业法。 2实地调查法。 3统计分析法。 4计量模型法。,二、铁路网规划,(一

6、)铁路网规划内容,一般包括线网规划(新线建设,旧线改造)、站场规划(车站选址,枢纽布局),以及牵引动力和高速铁路等环节组合而成的新旧结合、于支结合的铁路网络。本文主要介绍线路选择和高速铁路。,(二)铁路选线,区域规划中的交通线路选择主要是依据交通流量流向(结合资源开发、生产布局和城镇布局)和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条件,进行线路走向的选择。,(三)技术经济要求,根据铁路的不同级别和运输能力,以安全、高效、经济为原则,对铁路技术要求中的弯度和坡度作出如下规定 :,(四)高速铁路,近代高速铁路的兴起,为铁路网布局提出了新的课题。自1998年我国建成首条广深高速电汽化铁路后,全国主要干线铁路再次提速至准高

7、速列车(时速140160km),根据北京上海之间运输能力十分紧张的情况,时速高达300km的京沪高速铁路呼之欲出,力争在2000年开工建设沪宁段。由于高速铁路时速达200km以上,路基、铁轨、机车和列车车厢等技术已与传统铁路不同,我国新近引进的时速达200km的高速摆式列车已在广深线上运行。高速铁路运力大,能节约土地、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受气候条件制约少,安全正点率高,将成为我国未来铁路网络中的骨干线路。,三、公路网规划,(一)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经济不是很发达时,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社会对公路网的要求是满足旅客交通需要,这时期以解决公路通大度为基准,以增加公路长度为主,

8、路网等级较低。,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时,公路运输成为区域运输的主要方式。在运输结构中,公路运输比重不断上升,对货物运输质量也提出迅速、安全、便捷等更高要求。,在后工业化阶段,公路网长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以强化主干线为中心内容,在交通繁忙地段加修绕行线,增加车道书及采取其他分流措施。,(二)公路网规划内容和原则,规划内容包括: 公路线路经济选线、线路走向和等级、车站位置与规模的确定以及建立合理的路网结构等。,公路网规划原则是: 充分满足综合运输网布局的要求;深入城乡腹地,与铁路、水运有机衔接,为广大区域的交通联系提供保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国防需要;建立干支结合、经济便捷的路网形式。,(三)公路分

9、级和技术经济要求,根据1998年我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分级要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1.公路分级,2.技术经济要求,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其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地利用地形和技术标准,并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以及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与当地景观的协调性。,公路在选线时,应尽量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和城镇,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原则,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依法保护环境、保护古迹。对不同的选线方案,应对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重大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在条件许可时,应尽

10、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汇总简表,(四)高速公路,1高速公路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起于20年代,1924年意大利和美国各建设了一段高速公路。, 德国199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二万多千米,构成欧洲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目前己有9条高速公路与欧洲各国相通。, 日本高速公路兴建于50年代末。二战后,日本强烈认识到修复、建设公路是复兴经济的基础,1957年又在公路法中增加了高速公路汽车国道。,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70年代才开始研究修建高速公路。自1984年6月兴建沈(阳)大(连)高速公路起,已建成上海嘉定、广州佛山、沈阳大连、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京津塘等高速

11、公路,至1997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550km,2高速公路断面形态,四、水运网规划,(一)水运网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水运网是由航道和港口组合在一起的交通系统。一般分为内河和海运两部分。内河水运网规划任务是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河流的综合利用和航道特点,构建一个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相适应的河海相通、干支相连的内河运输网。 内河航道网规划的内容有:内河航运量的调查与预测,航道等级与通航里程的发展目标,航道、港口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划分,航线走向、标准与整治措施等。,(二)航道规划的技术要求,中国内河航道可分为六级,由于运量和船队标准不一,对航道有着不同的要求,枯水期最小航道尺度,(三)港口规划

12、,1港口类型。,2港址选择。,按港口规模分,有特大型港口(年合吐量大于3000万吨)、大型港口(年吞吐量10003000万吨)、中型港口(年吞吐量1001000万吨)及小型港口(年吞吐量小于100万吨);按地理位置分,有海港、河港、湖港及水库港等;按用途分,有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和避风港等。,根据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选择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港口位置。港址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港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水深等自然条件;港口总体布置(如防波堤、码头、进港航道、锚地、回转池等工程设计)的技术上可能性和施工上便利性(建材和基础设施等);建港投资和港口管理、运营的经济性。,3港口规划中

13、的几个问题:,是要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是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经济潜力,是影响港口吞吐量最直接的因素,必须作出合理而科学的预测,作为港口规划的基本依据。,要从港口体系的角度选择港址,使各港口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的港口群体,避免一城一港、重复建设。,要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条件,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自由贸易港的选址应与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相结合。,岸线规划是港口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在弄清岸线条件的前提下,要按“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和近远结合、生产生活统一考虑的要求,合理规划,有序开发,分段建设。,长江岸线资源分布图,五

14、、航空港规划,(一)航空港的技术经济要求,注:由于机型日益趋大,机场的跑道也相应延伸拓宽。,(二)机场位置选择,机场位置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有充分的机场用地,合理设置跑道位置。 考虑自然条件,满足净空要求。如机场最适宜坡度0.52,地基条件良好,少暴雨、大雾和鸟类,净空区内人工和自然障碍物的高度均有一定限制:在1500m内小于8m,5000m内小于200m。 与城市有合理的间距。既不影响城市环境,又能在30min内到达城市。一般要求机场距城市10km以外、40km以内,距离过近或过远均不合适。 与机场导航通讯影响的干扰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功率10kV的广播电台应离导航台5km以远,330kV

15、以上的高压输电线应在2km以外。,(三)航线开辟,空运航线开辟主要根据国际和国内客货运输的需要,组成以首都和大城市为中心的航空网,以及省会至省内中心城市、大型工矿区和边缘地区的地方航线。1996年中国民用航空线876条,其中国际航线98条,国内航线757条,地区航线21条,民用机场142个,民用飞机750架,组成以波音737(130架)为主要机型的机群,完成客运量5555万人,货邮运量115万吨,客货总周转量80.6亿吨千米。今后要扩建和新建首都及各大省会城市机场(1996年起降波青737以上机型的机场只有106个)以适应特大机型的起降;根据条件,开辟香港、澳门航线,和台湾直通航线;继续扩大对

16、外开放,开辟新的国际航线;根据国内旅游、商务和开发边缘地区的需要,发展旅游航线和远程航线。区域规划主要考虑省级以下的机场设置和地方航线的开辟。,六、综合运输网规划,(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由单位线路造价与运输工具每马力造价决定的基本建设投资;交通运输业单位产表示运输产品周转状况的货物运达速度。以从事运营工作人员分摊的吨千米工作时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反映运输方式受自然环境影响和线路状况的运输连续性和灵活性;表示运输产品周转状况的货物运达速度。,2、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首先,要求运载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以便节省用于运输方面的开支;其次,要求货物送达速度快,以便缩短运输时间,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再次,要求尽可能保证持续不断的运输(即连续性)和运输的安全性。不同运输方式对上述技术经济指标的满足程度不同。,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表,注:表中数字表示各种运输方式在某一方面的优劣次序。,(二)区域运输结构的选择,1、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各国和各地区的运输方式结构也显著不同。,2、根据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