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54858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导学设计2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诫子书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家训的基本知识。2、反复诵读课文,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3、掌握重点词语,翻译句子。4、背诵全文。【学习重点】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学习难点】理解文意,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知识链接(1)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写的训导之辞,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是我国古代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的基本方式。 中国历代家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其二,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其三,掌握好交友

2、接物之道;其四,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中国著名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2)作者介绍。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避乱隐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后助刘备联吴抗曹,成三分天下之势。刘备称帝后,他被拜为丞相。为兴复汉室,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终积劳成疾,病卒于军中,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2、多形式朗读课文,划分节奏。学法指导:全班齐读,注意节奏的停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

3、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给加点字注音学法指导: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查明字音。夫君子之行(f)淫慢(yn) 险躁(zo)遂成枯落(su)【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释下列词语。学法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静: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学法指导:参

4、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1)险躁则不能治性险:古义:轻薄;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治:古义:修养;今义:治理(2)淫慢则不能励精慢: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缓慢(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古义:安静,集中精神;今义: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吵闹3、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意义。夫君子之行 (德行,品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非志无以成学 (完成,实现)遂成枯落 (变成,成为)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长)5、翻译句子。学法指导:参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句子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

5、,(应)以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淡泊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年华随时光消失,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探究活动三】当堂检测,背诵课文1、背诵

6、全文。学法指导: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中心论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2、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旨,体会诸葛亮殷殷教诲中对儿子的深切期望。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学习重点】掌握中心论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旨,体会诸葛亮殷殷教诲中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品读课文,学习写法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阐述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学法指导:浏览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在文中找出论证中心论点的原句,并分析它们属于哪一个方面的

7、内容。明确: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反)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反)2、文章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学法指导:根据第一题的回答,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本文行为的思路,表述顺序时用“先接着再最后”等词。明确:开头先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接下来正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再接着从反面说明不“静”的害处,最后从反面论述,强调刻苦勤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3、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根据具体句子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学法指导:找

8、出文章中体现对比的句子。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明确:例如:“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静心学习与不学无志进行了对比,突出强调了明确志向、静心学习的重要性。【探究活动二】跳读课文,把握主旨1、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学法指导: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明确: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确立大志,珍惜时间。2、文中的“静”有什么含义? 学法

9、指导:从“静”的作用和如何做到“静”两方面来思考。明确: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指的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静以修身”意为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静”是学习的前提。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所为。要做到“静”,自然要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实现远大目标。3、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学法指导:快熟浏览课文,找出关键句子。明确: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4、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学法指导: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明确: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盼之情。【探究活动三】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

11、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者也力。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蜀之鄙有二僧:_ 吾欲之南海:_越明年:_ 是故聪与敏_2、 翻译下面句子。(1)子何恃而往?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子何恃而往( )人之立志(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5、学习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

12、么道理?导学设计第1课时 【导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家训的基本知识。2、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3、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翻译句子。4、让学生背诵全文。【导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导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文意,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导学过程】 【导学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0分钟)1、导入:请同学们看这幅对联,说说他是谁?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2、示标:“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3、指名同

13、学读“知识链接”,明确作者及作品。4、解题:诫,告诫,劝解。子,指诸葛亮儿子。书,书信。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5、播放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语句的停顿和节奏。6、学生自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7、随机请2个小组的6号学生板演注拼音,听写词语,有问题师傅来纠偏。8、指名同学读课文。9、分小组朗读课文。10、教师评价指导课文朗读。【导学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25分钟)1、过渡:同学们了解了作者,读顺了课文,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文言实词以及句子的翻译。2、解释词语(1)根据课下注释完成导学案的词语解释题。(2)有难度的在小组内交流。(3)指名学生回答。(4)纠错补充。(5)读词

14、语,强化记忆。3、翻译句子(1)教师要求学生文言文翻译严格按照“留、增、删、调、换”五字诀,忌翻译时丢三落四。(2)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3)同桌互译课文。(4)检测句子翻译,教师出示幻灯片,分别由组内派代表来抢答。【导学三】当堂检测,背诵课文(10分钟)1、找组长背诵过关,背得快的同学加1分。2、小组内派代表展示。第2课时【导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中心论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2、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旨,体会诸葛亮殷殷教诲中对儿子的深切期望。3、让学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导学重点】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导学难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旨,体会诸葛亮殷殷教诲中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导学过程】【导学一】品读课文,学习写法(20分钟)1、导入:上节课我们掌握了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读通了课文,理解了文章的大意。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在结构和语言的讲究和锤炼上面,很有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