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095627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 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重、难点】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教学突破】本节课主要是对于实验的突破,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清晰的理解实验过程与实验注意事项,进而根据

2、实验数据,分析与归纳得出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得出普遍规律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观察图片,带动学生联想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在生活中的成像情况观看图片。简单说一说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情况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出问题都是用的凸透镜为什么成像的情况不一样?学生进行简单猜测知识储备介绍焦距f、物距u、像距v,并进行简单提问认识焦距f、物距u、像距v,并回答相应基础问题进行相应知识准备学生体验体验活动: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并逐步远离交流回答:1一开始你看到的字是正立的还是

3、 倒立的? 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当放大镜远离书本看到的字是正 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的还是 缩小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器材: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过程展示教师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大致了解实验过程,理解上述讨论的问题问题讨论: 1如何测量凸透镜焦距?2如何摆放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 3要记录哪些数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合作探究实验步骤: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并记录数据,并填写实验步骤得出结论并根据动画回忆实验实验器材:光具座、 、 、 1.组装并调节实验器材,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使蜡烛、光屏 的两边,并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

4、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你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 cm。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倒立、缩小的像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等大的像 3.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凸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4.调节物距做两次实验,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5.调节物距做两次实验,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6.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你能在光屏上找到成的像吗? ,此时,用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你能看到它的像吗? ,你所看到的像是 的。培养学

5、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合作讨论像不在光屏中央应如何调整1. 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的目的 _2.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的位置起来越低,像在屏中的位置是如何改变的?如何调整可使像始终在光屏中央?3. 将烛焰向上移动,像在光屏上向_移动,烛焰远离透镜,应将光屏向_(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如何改变?实验操作精细化再探实验发现问题,思考原因大家再用桌上焦距为30cm的大透镜,重新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无止境【当堂训练】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

6、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填“上”或“下”);实验过程中,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上(4) 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收获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