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07642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灵公不君讲课教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晋灵公不君,一、教学目标,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联系所学的文字、语法知识正确分析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古今词义不同和通假字等情况。,二、解题,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三、课文讲解与分析第一段,这一段写随会、士季对晋灵公无君道的行为进行和缓的进谏,他们极有口才。,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

2、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晋灵公:名夷皋,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607年在位,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厚敛加重赋税。敛:收取赋税。以:连词,相当于来。彫:画,或本作雕。,台古代建筑,以土堆成,四方而高。此指宫廷之台。弹:用弹丸射人。辟后分化为“避”。宰夫厨师。胹烂熟。蹯足、掌通称。孰后分化为“熟”。,诸“之于”的合音。畚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杀之,寘诸畚”的主语不是“宰夫”。载等于说“持”。朝朝廷。,赵盾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子。下文“宣子”是他的谥号。士季人名,即随会、晋大夫。患忧虑。患之为之忧虑。将谏将要进谏。入纳,这里指接受谏言。,莫之继没有谁继续

3、进谏了。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因为在否定句中,所以置于动词“继”的前面。先用如动词,在之前先做,这里指先去进谏。,三进三次向前走。及到。溜即霤,房上流泻雨水的地方,指檐下。所过过错之处、错误。,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稽首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于后世的磕头;跪倒后,头垂至手,行拜礼,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的地上,并稍作停留。稽:稽留。人谁无过人谁没有过错呢?善莫大焉没有任何善事比这(指能改过)

4、更大的了。焉:代词,相当于“于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大意是:没有谁没有一个向善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靡:否定性无定代词。初:开始。鲜:少。克:能。夫发语词。如是照这种说法。,社稷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天子、诸侯立国必祭土神、谷神。后来“社稷”连用,指代国家、政权。固巩固。社稷之固“社稷”和“固”之间是主谓关系。惟仅仅,只是。赖依赖。,又曰指诗经又说。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大意是:周宣王有了失职之处,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衮:天子之服,这里指宣王。职:职责。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衮不废喻可以保留君位。灵公承文、襄之后,为周之上公,因此也

5、可以说“衮”(参用刘文淇说)。暗含之义是说:君位难保。,第二段,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犹不改还是不改。这句省略了主语灵公。骤数,多次。患此处是憎恶的意思。鉏麑人名,晋勇力之士。贼杀害。,“晨往”的主语不是晋灵公,而是鉏麑。寝门卧室的门。辟开,后分化为“闢”,今又简化为“辟”。盛服穿好朝服。朝上朝。假寐不脱衣冠睡觉打盹。,民之主百姓的依靠,这里指卿大夫,不是指君主。不忠不忠于国、不忠于民。有一于此在这两者(不忠、不信)之中有一样。触撞。

6、槐指鉏麑返回灵公处复命,撞死于其庭槐。,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通过鉏麑反衬赵盾的忠诚。但是鉏麑是愚忠。在这次暗地里的较量中,忠义获胜。,第三段,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饮(yn)让赵盾喝酒。饮:使动用法,让饮,这是一个双宾语句。“赵盾”是饮的近宾语,“酒”是远宾语。伏甲埋伏甲士。甲:铠甲,这里指武士。攻杀。,其代赵盾。右车右。古制一车三人,尊者居左,御者居中,车右(又称“参乘”)居右,多为勇力之士,战争时主要负责排除险阻,保护主帅。提弥

7、明人名。趋登快步登上堂。爵一种酒器。,遂扶以下接着就扶着(赵盾)走下堂去。嗾嗾使狗时发出的声音。夫指示代词,那个。獒猛犬。搏搏击。明搏而杀之提弥明徒手搏斗,杀了狗。因为上国君堂不应带武器。,何为做什么,即有什么用?斗且出一边格斗,一边出去。主语为赵盾。且:连词,边边。死之为赵盾而死。死:为而死,为动用法。,本段晋灵公和赵盾发生正面冲突,由于赵盾识人、善于用人,所以获胜。暗示赵盾有才干、知人善任。,第四段,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

8、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田打猎,后分化为“畋”。首山又名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南。舍于翳桑杜预:在桑树荫下休息。王引之:驻扎在翳桑之地。灵辄人名。饿严重的饥饿。病重病。问其病:问他出了什么问题,不是问病开药。,不食三日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食之给他东西吃。食:使动用法。舍指留下来。宦学习做事、谋生。“宦”和“学”的区别:宦者学仕宦,学者寻经艺。,近焉指离母亲近了。焉:代词,相当于“于是”。请请允许我。以介词,宾语“之”(指留下来的东西)省略。遗给。尽全都,这里用如动词,指全部吃掉。,为之箪食与肉给他准备一筐饭和肉。箪:小圆筐,可以盛饭。这是双宾

9、语句。“之”指灵辄,是动词“为”的近宾语,“箪食与肉”是远宾语。橐一种口袋。与给。,既而过后不久。与参加。介甲,这里指甲士。倒戟等于说“倒戈”、“反戈”,指拿着兵器,反过来为对方战斗。戟:古代的一种兵器。御抵御。公徒灵公手下的人,指所伏甲士。,免之使赵盾免于难。上古汉语“免”单用,都指“免难、免祸、免罪、免刑、免死”等。对曰有省略。意为报恩。名名字。居住处。退离开。自亡自己逃亡。此句主语省略,应为赵盾。,本段写赵盾依靠灵辄得以死里逃生。表明赵盾不但识人,而且随时爱人,终于得好报。,第五段,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弒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

10、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乙丑九月二十七日。赵穿人名,晋大夫,赵盾族亲。桃园灵公园囿名。山指晋国边境处的山。复返回。,大史官名,主管记载国家大事,此处指晋大史董狐。书写。弑古代臣杀君、子杀父叫弑。以示于朝把(所记的内容)在朝廷上公布。,不然不是这样,不对。然:代词。竟后分化为“境”,指晋国国境。讨讨伐。贼大逆不道的人,指赵穿。,乌呼同“呜呼”,感叹词。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大意是:由于过于怀恋,结果自己给自己招来了忧苦。怀:怀恋。诒:同“贻”,给。伊:指示代词,那、那种。慼:忧。其我之谓矣说的就是我啊!其:语气词。,本段写晋灵公行

11、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听说后返国。表现了赵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第六段,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良史好史官。书法书写历史的法则。不隐不为任何人隐讳。受恶指蒙受弑君的恶名。免指免于受恶名。,本段是孔子的感慨,孔子也认为赵盾是个忠直之臣。,四、课文小结,本文通篇的中心人物是赵盾,写他的忠心、正直。虽然文字不多,但他的形象非常丰满。而且多是通过别人的行为和言语来反衬他光辉的形象。赵盾也有时代局限性。,五、练习,1、背诵全文。2、请分门别类地总结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的例子。,六、重点、难点,会正确分析双宾语句、承前省略的各种情况,掌握古今字、古今词义的不同和通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