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073984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基础知识6资料讲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整个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量,一、货币需求及流动偏好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能力得到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资产。,人们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呢?持有货币的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预防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取决于收入水平。,投机动机即人们为了减少风险而进行资产多元化所需要的货币。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相关,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在经济学中,除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即灵活偏好理论外,还有传统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数量论等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或货币供应量:一个经济流通中的货币量。划分货币层次一般是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标准的。,二、货币供给及其层次的划分,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其它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货币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它存款,我国划分的货币层次,M1被称为狭义货币,M2被称为广义货币。一般认为,货币供应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M1上。

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的主体是银行,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应的。,三、货币不只来自印钞厂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公式为:B=C+R公式中,B为基础货币,C为流通中现金,R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基础货币发挥的。,货币既包括现金又包括银行存款商业银行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它是通过存贷款业务活动创造货币的。,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要受存款准备率的限制。存款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的比率。,存款派生过程,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率:20%,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公式为:,k=M/B或M=Bk,公式中,M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k为货币乘数。,在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为既定时,商业银行能创造出多少货币,或者说,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存款准备率的高低。,货币供给的过程就是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形成商业银行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在原始存款基础上创造派生存款并最终形成货币供应量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