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05983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资料讲解(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策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梁岩,“恶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所谓“恶性”或“致死性”,是因其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而危及生命原来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失常在一定情况下(如合并于心衰,缺血)可以变为不稳定,成为“致死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死性心律失常),包括频率在230bpm以上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和)心室颤动的趋势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晕厥特发性心室扑动或(和)心室颤动,室上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一般属于良性,危及生命的情况较少,个别情况也可

2、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心律失常的频率过快,如房扑1:1下传,房颤伴预激心律失常持续的时间太长心律失常不能被耐受,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肌梗死急性期,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等,宽QRS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室颤或无脉搏室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处理程序(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诊断步骤,第一步: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者室速的可能性大,应考虑电复律第二步:血流动力学稳定12导联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旁路参予的心动过速第三步:心动过速是否规则规则:室速,室上速伴差传不规则:房颤伴差传,预激,多形室速(包括扭转性室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3、,在急诊情况下的诊断步骤病史:能否提供既往发作情况,是否与此次相同。以往的诊断需考虑12导联心电图和/或食管心电图:主要是寻找室房分离的证据单纯着眼于解释心律而忽略了整体临床评价非常容易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失误不要求作出十分精确的诊断。如果有困难,则以“宽QRS心动过速”诊断即可,宽QRS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处理步骤,若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按室上速处理有明显症状的单形宽QRS心动过速,可以考虑直接同步电复律也可用首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建议使用胺碘酮(IIa)首剂150mg,10分钟需要时可以重复每日最大2.2g也可

4、使用普鲁卡因胺或索他洛尔,宽QRS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室颤或无脉搏室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应积极处理,必要时按室颤进行心肺复苏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伴QT延长者为扭转性室速不伴有QT延长者为多形性室速二者的鉴别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急诊处理,重要的概念,一般多形性室速与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根本区别是否伴有QT间期延长室速发作时的图形不是诊断扭转性室速的根据:多形性室速的图形完全可以具有扭转室速的特点,但不合并长QT就不是TdP,Tdp持续发作,长QT的原因,先天性长QT综合征:为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所致获得性长QT:有诱

5、发因素部分也与基因表达有关:hERG基因表达的抑制,获得性长QT综合征的原因,心源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低体温代谢性酗酒,有机磷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液体蛋白饮食神经源性脑血管意外,脑炎,创伤性脑损伤,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药源性长QT,药物引起QT延长和扭转性室速成为用药安全性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已有一些药物因为有QT延长和扭转性室速的报道而撤市美国FDA发布了指南(S7B),要求所有药品在上市前都要进行对QT间期影响的试验。所有药品在早期临床试验中也要进行全面QT试验(E14)我国在药品审评中也开始要求进行这

6、方面的试验,可延长QT的药物,可延长QT的药物,间歇依赖现象,QT间期,异常u波随前一次RR间期不等出现规律的变化,即所谓短长短周期变化长间歇后QT更长,T,u波异常更明显间歇越长,其后发生室早或Tdp的可能越大反复长间歇后可出现:室早短阵室速持续扭转室速发作产生这种间歇依赖现象的最常见原因是早搏,也可由窦停搏,甚至窦性心律不齐所致细小的RR变化可引起很明显的T,u异常,间歇依赖现象,长间歇,长间歇后的Tu波,短间歇,短间歇后的Tu波,长间歇,长间歇后Tu,并诱发Tdp,扭转性室速的治疗,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注意有些药物的半衰期很长,停药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排除。如胺碘酮纠正电解质紊乱补

7、钾是最基本的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伴有心衰,即使是轻度低钾也要积极治疗静脉补充镁剂:12克置入100250ml液体中静点。(这是镁剂在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唯一适应症)注意及时复查电解质,扭转性室速的治疗,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心动过缓造成的扭转性室速,起搏前的临时措施临时起搏:适用于心动过缓,一般需要90次/分起搏若持续发作造成心源性脑缺血时要进行电复律,尖端扭转性室速2006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指南,建议:I类对于Tdp的患者,推荐停用所有诱发该心律失常的药物,并纠正电解质紊乱(证据级别:A)如果Tdp与心脏传导阻滞及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有关,推荐紧急和长期的起

8、搏治疗(证据级别:)建议:IIa类对于LQTS患者,Tdp发作时可以静脉给予硫酸镁。而对于QT间期正常的患者,镁剂无效(证据级别:)对于反复的长间歇依赖的Tdp患者,给予紧急和长期的起搏治疗(证据级别:),尖端扭转性室速2006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指南,建议:IIa类(续)对于Tdp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可在应用紧急起搏治疗的同时应用阻滞剂(证据级别:C)长间歇依赖的Tdp患者,如除外先天性LQTS,可临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证据级别:)建议:IIb类Tdp患者,血钾应补至4.55.0mmol/L(证据级别:B)对于LQT3发作Tdp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静脉

9、利多卡因或口服美西律(证据级别:C),多形性室速,QT=400ms,多形性室速的特点,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一般都有诱因,如缺血,缺氧,急性心衰等少数无器质性心脏病,但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极短联律间期的PMVT,Brugada,儿茶酚胺依赖的多形室速,多形性室速的特点,没有QT延长,没有短长短特征患者多存在窦速往往是一个早搏后直接诱发多形性室速治疗上以纠正病因和诱因为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辅,可用阻滞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2006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指南,建议:I类持续的多形性VT伴血液动力学异常,推荐进行在适当镇静下给予直流电

10、复律(证据级别:B)复发的多形性VT,静脉应用阻滞剂有效,尤其是可疑心肌缺血时(证据级别:B)复发的多形性VT,在除外先天性或获得性LQTS所致的复极异常时,静脉给予负荷量胺碘酮有效(证据级别:C)多形性VT患者,在不能除外心肌缺血时,应考虑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证据级别:C)建议:IIb类多形性VT,特别是与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相关的患者,可给予静脉利多卡因(证据级别:C),2008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应用指南用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期治疗,胺碘酮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和未能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中应作为首选在合并严重心功能受损或缺血的患者,胺碘酮优于其

11、他抗心律失常药,疗效较好,促心律失常作用低虽然有报道胺碘酮可以使持续性室速终止,但室速持续时间过长或血流动力学不可耐受时,应进行电复律,宽QRS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室颤或无脉搏室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200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中抢救顺序的变化,新增加的程序,脉搏,心电图,200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中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定位,关于药物的使用:优先原则在心脏骤停中,基础心肺复苏和早除颤是第一位重要的,用药是第二位重要的在心脏骤停的治疗中,没有很强的证据支持药物的使用在CPR和除颤之后,抢救者可以开始建立静脉通道,考虑药物治疗,建立高级气道,室颤/无脉搏的室速,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也可使用

12、(未确定类)若为扭转性室速,考虑使用镁剂取消了普鲁卡因胺在此时的应用限制了镁剂的适应症范围,ARREST试验:胺碘酮或安慰剂治疗在院外除颤无效患者对入院存活率的疗效,所有患者,室颤心脏停搏或PEA转成室颤,自主循环恢复,无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入院存活率%,胺碘酮,安慰剂,ALIVE试验:胺碘酮或利多卡因治疗在院外除颤无效患者对入院存活率的比较,入院存活率,P=0.009,P=0.04,P=0.04,P=0.03,P=0.08,200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中关于利多卡因的意见,利多卡因使用历史较长,医生较为熟悉,副作用较其他药物相对少见。所以还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的抗心律失常药使用但是在心脏骤停中,

13、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利多卡因的疗效都没有证实利多卡因仅应作为胺碘酮的替代治疗(未确定类),抗心律失常联合用药,静脉胺碘酮和利多卡因,不必特别考虑减少每种药的剂量顽固室性心律失常往往并发于冠心病,患者常有精神的高度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联合使用-阻滞剂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阻滞剂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使用联合静脉胺碘酮和艾司洛尔,后者半衰期非常短,起效和停药都很方便长期口服中,联合胺碘酮和阻滞剂者很常用,宽QRS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室颤或无脉搏室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窄QRS心动过速的处理流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评价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是否有心功能受损有否预激综合征房颤/房扑是否在48小时内治疗目

14、的控制心室率转复窦律抗凝治疗,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于急性心房颤动的建议,处理应集中于心室率的控制(室率控制)或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房颤(节律控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出现心绞痛或心绞痛加重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出现心衰或心衰加重可能进展为恶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单纯心室率控制不能解决问题,2006年ACC/AHA/ESC房颤指南药物控制心室率,I类适应症:急性房颤不伴有预激,推荐使用静脉-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减慢心室率,但在低血压和心衰患者中应慎用在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无预激)推荐静脉使用地高辛和胺碘酮控制心室率,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转复方法电转复效果最确实,副作用小也可试用药物转复:发作7天之内者较有效。超过7天效果差有效的药物包括多非利特(I),依布利特(I),普罗帕酮(I),胺碘酮(IIa)等,预激伴房颤,预激伴房颤/房扑,一般应立即电转复若考虑药物治疗时:心功能正常者:普罗帕酮(b)、索他洛尔(b),普鲁卡因胺(b)、胺碘酮(b)、氟卡胺(b)。心功能受损者只能选择胺碘酮(b),急诊房颤,室率控制是基本措施转复窦律是选择性措施抗凝治疗是必要措施血栓栓塞的危险和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已经提到急诊房颤处理的日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