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01696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12单元 第35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人教大纲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五讲 旅游景观的欣赏I必记知识全览一(34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欣赏要求 1不同景观欣赏位置不同。如峰峦之雄伟峻秀宜 ;地貌酷似造型,宜 ;山中峡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宜 ;瀑布宜 ;山水组合宜 。2不同景观欣赏时机不同,如黄山、庐山宜 季观赏,青海湖鸟岛观鸟宜在 月份。 3以情观景的要求是,首先要 ,其次要 ,第三要 ,最后要 。一、l_远眺选定特定观赏地点置身其中近观适当距离仰观乘船沿水路观赏2夏5 3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二、必记构景手法园林常用构景手法有 、 、 、 。二、主配 层次 框景 借景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祥解 精剖细

2、解 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按其本质属性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类型 种 类 举例 意义 核心 存在形式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路南石林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地貌景观具体形式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黄山云海黄果树瀑布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人文景观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园林碑刻更多表现在教育性方面的意义建筑景观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风土民情傣族泼水节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考题1-1 (典型例题分)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 B自然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 面的意义 C人文景观对于探险、猎奇

3、、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D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考点1-2 (典型例题分)按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下列旅游资源中与众不同的是( ) A清真寺 B埃及金字塔 C黄山云海 D傣族泼水节考题11点拨: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自然景观和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的意义。答案:AD考题1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按本质属性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只有黄山云海属于自然景观,其余皆为人文景观。答案:C总结提示:一般说来,自然景观以地貌景观为核心,人文景观以建筑景观为核心。很多旅

4、游资源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在自然景观中,为便于游人观赏,要修建交通、宾馆、餐馆等建筑;前人的观赏留下了文化艺术景观,如泰山就是人文景观丰富的自然风景区。人文景观无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人文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有游览价值。考点2旅游资源的特性 特性 含义 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非凡性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现象或事物 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长存性旅游资源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且其使用在理论上是无耗减的 季节性、地域性自然景观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特色;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可变异性、可移动性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

5、变迁而发生变化;人文景观的位置和分布的变化考题2 (典型例题游者共同的心愿是求和、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因此旅游资源必须具有( ) A多样性 B非凡性 C长存性 D可创造性考题2点拨:旅游者追求的“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说明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答案:B总结提示:可创造性仅指人文景观,它们都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它们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的长存性并非指全部旅游资源。长存性不仅指其存在的历史,还指其使用的无消

6、耗性,后者使用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大。 考点3旅游景观的欣赏之一:选择观赏位置考题3-1 (典型例题分)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 ) A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低临水面 C适当距离仰视 D适当距离远眺考题3-2 (典型例题分)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B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 C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 D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考题31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观赏位置的选择。旅游景观的欣赏实践性很强,要答好本题首先要抓住景观的类型特点。即西湖是一个比较小的湖泊,

7、观水景地点不宜太高、太远,否则感受不到西湖之秀美。受湖水水位的限制,要仰视西湖不合逻辑,也没有这个必要。答案:B考题32点拨:山中峡谷、洞、一线天景观宜置身其中近观,所以B选项错误;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观看,所 以C选项错误。答好本题除了正确把握好不同景观的欣赏要求以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旅游中领悟。答案:AD决结提示:选择观赏位置,一般应抓住距离、角度、俯仰三种变化。上表中列出的对各种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决不能绝对化。要正确地选择观赏位置,必须要明确自然景观的类别和特点,做到因景制宜。因为即使同一景观,远近、高低、各个侧面的观感也是不同的。考点4旅游景观的欣

8、赏之二:把握观赏时机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美,运用顺口溜归纳总结。自然景观欣赏好,把握时机很重要;时刻、日期和季节,规律变化掌握好;春夏秋冬景观变,北方山水夏季观;高山要观日出落,雨过天晴莫错过;特定时间美景现,劝君守时方能见。考题4 (典型例题)有关自然景观的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 B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春秋季观赏,南方地区则四季皆宜C泰山观日出、黄山观日落是每个旅游者都可观赏到的内容 D青海湖鸟岛景象的观赏,必须确切把握其观赏时机考题4点拨:温带地区四季分明,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明显,而热带地区如我国西

9、双版纳、海南岛等地则四季皆夏,没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一般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越长。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最宜夏季观赏;泰山日出、黄山日落是大自然的奇观,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也就不可能成为每个旅游者都可观赏的内容;5月份是观赏青海湖鸟岛的最好时机,因为此时是候鸟飞到青海湖鸟岛产卵孵化的时节,6月下旬开始飞走。答案:D总结覆示:我国一些自然景观的观赏时机:我国北方山水风景夏季;南方山水风景四季皆宜;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夏季;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考点5旅游景观的欣赏之三;抓住景观特点 欣赏园林景观就要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为此就要了解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

10、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很好地理解不同的构景手法在园林构景中所起的作用。 构景 做法与效果 举例主配主景 是否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故宫以太和殿为配景 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主,其余为配景层次障景法 入口处运用假山、屏风、竹林等为另一些景物设置障碍,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 红楼梦大观园 人园处的假山 隔景法 利用墙、廊、树、篱等景物分隔为不同的景区以增加曲折,丰富景观层次 苏州园林 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框中看到的范围内,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集中的景观美苏州园林 借景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考题5-1 (典型例题分)关

11、于我国园林构景艺术手法及其景观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隔景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营造山重水复的意境 B框景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犹如精致小品 C借景的关键是使所借之景与园中之景和谐统一,是欣赏的主要对象 D主景是园林设计的精华,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考题5-2 (典型例题分)有关我国园林景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再现自然是造园的准则,南北方园林风景相同 B框景、借景都是我国园林构景的常用手法之一 C以无限的空间造有限的风景,可以使园林层次丰富 D园林整体效果成功的关键是配景的烘云托月作用考题51点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指的是障景法;所借之景起烘托作用,不是欣赏的

12、主要对象;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指的是构景手法中的层次。答案:B 考题52点拨:我国南北方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各不相同,园林风景也不相同;框景、借景都是我国园林构景的常用手法之一;以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风景,可以使园林层次丰富。答案:B考点6旅游景观的欣赏之四:领悟人与自然和谐 (1)自然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因势、得体、人地协调并突出自然。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渲染自然,使自然与人文巧妙和谐地联系起来。 (2)非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正确处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强调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3)风土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考题6 (典型例题3分)下列体现了自然和人文和谐统

13、一的自然观的是( ) A小浪底水利枢纽 B黄埔港 C五台山寺庙建筑 D京九铁路 考题6点拨:和谐生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A、B、D三项虽然也是人类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文景观,但它们是物质文化景观,只有精神文化景观才能更加突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的寺庙建在山麓、山谷、山问小盆地的茂林之中,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这也与佛教宣扬的超脱红尘之外的思想相一致;相反,如果把寺庙建在闹市区,则难以达到超凡脱俗的效果。答案:C考点7旅游景观的欣赏之王:以情观景 以情观景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我国人民有寄情于山水的传统,用丰富的内

14、心情感,去“人化自然”,或者是“自然人化”,并形成了在世界文化中的独树一帜的山水画和山水诗。只有以情观景,才能领悟自然的美。 (1)综合感受:观赏旅游景观,不仅要通过视觉观赏,还应通过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综合感受。例如“鸟语花香”就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感受得到的。呼吸芬芳清新的空气,畅饮甘泉,扶石倚松等,都能从不同侧面体会自然美。 (2)发挥想象:自然景观的形象美,例如山的雄、奇、险、秀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想像才能感知。黄山的“石猴观海”、巫峡的“神女峰”等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时,才会顿觉天工之美妙绝伦。 (3)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身在自然,志在自然。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神思游于自然之间,心随景化,情景交融,以致陶醉于自然美的王国之中。 (4)登山涉水,求质求真: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登山涉水可以锻炼意志,高尚品格,净化心灵,理解天人和谐。例如,“自古华山一条路”,游人若不手扶铁链,攀登千米危崖,怎能体会到华山之险?考题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