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698178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文章分析了 * 省 * 州近年来在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中所 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取得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农村消防工作存 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关键词 : * 农村消防试点建设经验问题对策措施一、* 州基本概况* 省* 州地处 * 省东南部,辖 1 市 15 县 1 个开发区, 共 206 个乡, 3549 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全州人文景观独 特,自然风光绮丽,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素以苗家的吊角 楼、侗家鼓楼及风雨桥等标志性建筑为特色,有“杉乡、林 海”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是一个典型的以农、林 业为主的农业大州。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 原因,* 州广大

2、农村大村寨多,连片居住突出,房屋鳞次栉 比,几十户、几百户甚至上千户的自然村寨随处可见,仅 50 户以上自然寨就有 3453个,其中 100 户以上自然寨多达 1288 个,这些村寨又多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85%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 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历来是全 省乃至全国农村火灾“重灾区” ,农村消防工作难度大,防 火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可以说, * 州是坐在“火堆口”上谈 防火。* 州近年来农村防火工作经验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 省农村消防工作在

3、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 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加强农 村消防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 观、解决“三农”问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 心工程来抓。 1999 年,全省农村消防工作试点启动。 XX 年 来,省政府在 * 州从江、锦屏两县开展农村防火试点的基础 上,已经改造了木房万栋,茅草房万间,修建了消防水池万 口,安装了消火栓万个, 配置了消防泵 5200 台,改农村“老 虎灶”为节柴灶万个,建成沼气池 99万口,还于XX年制定 出台了 * 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 。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公安厅的领导和 关心下,在各有关

4、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总队几届党委班 子和全省广大消防官兵的辛勤探索和反复实践,在 * 州先后 总结推广了“三大法宝” 、“四个结合” 、“五改工程” 、“八个 落实”等一系列经验措施,三大法宝即: “义务消防队、消 防水池、手抬机动泵” 。四个结合即:一是使农村防火试点 工作与城镇、农村规划建设相结合,做到同步实施,协调发 展; 二是与安居工程、解困工程、人饮工程、生态农业沼气 工程、扶贫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加强农村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 三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 四是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保持和维护农村

5、社会 稳定,打牢农村消防基础。 五大改造即: 水改、寨改、 房改、 电改、灶改。八个落实即:一是领导责任要落实 ; 二是组织 制度要落实 ; 三是安全措施要落实 ; 四是教育培训要落实 ; 五 是隐患整改要落实 ; 六是宣传工作要落实 ; 七是消防器材配 备要落实 ; 八是达标、验收要落实。这些防火经验使农村火 灾高发猛发的势头逐步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特大火灾由上世 纪 90 年代平均每年发生 6-7 起下降到近年的 1-2 起,农村 火灾财产损失从 XX年的4614元/万人下降到目前的1935元 / 万人。三、* 州农村防火工作薄弱环节及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我州经济总量较低,对消防投入不足,

6、加之受历史、 习俗等各种因素影响, 我州农村火灾隐患量大, 火灾高发、 多发的严峻形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烧了一个寨、 毁了一片林、 贫困数代人的现象没有得已根除, 民族大村寨、 旅游村寨甚至农村防火试点村寨仍时有火灾发生,甚至一年 烧掉一个旅游大寨。这些火灾事故,不仅给广大群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更损毁了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发 展民族旅游的珍贵的无形资源这些村寨灾前仍保存着 从渔猎、采集到畜牧、农耕等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各种 信仰、习俗、节庆、 仪典, 音乐、 歌舞、 语言、 文字、 建筑、 雕塑 , 各民族古老的手工技艺更是几千年保存下来的宝 贵遗产。这些保存有大量人类文化遗产

7、“活化石”之称的民 族村寨,在中国乃至世界已不多见,堪称“无价之宝” ,其 无形资源价值损失之巨,无法用金钱衡量,给后人留下了莫 大的历史遗憾 , 。 * 少数民族自治州至今仍是我省乃至全 国 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民族聚居密度最大、贫困程度最 深、农村火灾最严重的地区, “全国农村火灾看 * , * 农村 火灾看 * ”,每年仍有近万名群众因火灾返贫。农村消防工作深层次的重大问题、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 要方面,多年来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 于: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未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认识农村消防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大意义和关联 性,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不够,农

8、村消防工作管理机制不健 全,责任制落实不力 ; 二是政策措施不配套,地方利益、部 门利益、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不健全,村镇建设缺乏总体规 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投资分散,农村综合改 革滞后, 实施建设项目时各自为政, 单打独斗,“铁路警察” 各管一段,未能有效整合,形不成合力 ; 三是为保护珍贵的 民族旅游和文化资源,必须保留住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木房 建筑风格和民族习俗、文化,保留浑然一体的大寨风貌,但 包括消防安全在内的“硬件” 、“软件”保护措施十分滞后 ;四是科技含量低,未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技术建设 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 五是农村消防 保障机制尚未形

9、成,经费保障不力,整治农村火灾仍停留在 低层次和“治标”上,达不到“治本”的目的,反而浪费了 资金和政策资源 ; 六是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发展缓慢,稳 定性差 ; 七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深入、不普及,群众消防 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抵御火灾能力弱。四、* 州农村消防工作对策措施实现* 州农村消防工作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是 要抓好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 省 人民政府XX年第144次省长办公会批准实施的*农村消 防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中指出,到 XX 年,使全州试点村寨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消防工作责任制基本落实,多 种形式消防队伍基本建立,人员、装备配备达到标准

10、,农民 消防安全意识普遍增强,消防安全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农 村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农村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 制,实现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笔者 认为,真正抓好以 * 州为典范的 * 农村消防工作的整体推进, 开创农村消防工作新局面,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种政策、项目、资金 和行政资源,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农村消防工作点多、线 长、面广、任务重,涉及部门多,社会关联面大。要遏制农 村火灾高发、防止火烧连营的重特大火灾,必须坚持治穷和治火相结合,“挖穷根,送火神”,打破“越烧越穷、越穷越 烧”的恶性怪圈。因此,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分清责任,落

11、实各级政府的职责,由政府统筹发改委、综治办、国土、建 设、财政、民政、农业、乡镇企业、畜牧、农机、水利、电 力、移民、扶贫、民宗、文化、旅游、林业、交通、安监、 保险、环保、信息产业、公安、消防等部门,成立多边、多 形式的协调机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 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抢抓 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综合治理 等重大机遇,以解决好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 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讯等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制约农村 消防工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农村的“山、水、林、田、 路、寨、房、灶、气、电、信息”进行综合治理,做到“规 划一张

12、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数年,彻底扭转连年火烧连营、上万农户 因火返贫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的投入 是必要的,但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农民,建设的持久动力和不 竭源泉也是农民,必须充分激活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 发展的问题,他们才能以足够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创造自己 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政府引导扶持,防止急功近利、大包大揽、包办代替;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经济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贴近 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

13、会参与的投资建设机 制。以国家立项为主,财政出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捐一 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充分调动政府、乡村、农 民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加大政府的 支持力度和群众参与度。由于农民捐了钱,他们参与讨论、 监督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更高,可有效预防“豆腐渣”工程。 同时应建立健全“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长效 建设和管理维护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建设。火灾的特殊性和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老百姓的生产发展,三者相互交织。不解决好农村火 灾问题,国家再投入多少,都会被一把火烧光,陷入再投入 的“无底洞” ; 没有良好的包括农村消防设施在内的公共基 础设施建设,农村消防

14、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新 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资金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承 担。* 州或省政府应尽快组织相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以治理火灾为重要支点,在全面摸清 * 州包括农村消防 设施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底数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总体 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和差异性,以州或省政府名义, 将* 州农村消防工作涉及的“寨改” 、“房改”、“灶改”、“水 改”、“电改”、“路改”等农村消防建设项目与其它项目工程 进行捆绑,作为整体项目, 向国家有关部委甚至国务院申报, 由国家作为试点项目立项支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 的投入,不宜再拖。若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农村消防 工

15、作的很多困难将越拖越大,损失越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优先完成紧迫、易行的建设项目。改变农村消防 安全状况,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树 立长期奋斗的、一盘棋的思想,对花钱少或不花钱的、易实 施的、需求紧迫的项目工程,可发动群众抓紧建设,能搞什 么项目就先上什么项目,能快则快,并改革政府支持方式, 实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办法推进建设。特别 要优先解决“水”和“火”的问题:治“火”问题。从*州历年的火灾看, 多数火灾都是群众烧柴用火引起, 不安全、 不卫生,而且严重威胁着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安全。面对严 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

16、,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秸秆气化 等可再生能源,是新农村建设中能源结构的一场革命。我们 必须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护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旅游 资源安全,改变农村人畜混居、传统养殖等落后的生活方式 和生活理念,解决好农民脱贫、发展、治污、防病、消防安 全的角度,大力推进改“老虎灶”为节能灶工作,改楼上用 火为楼下用火,改烘烤为晾晒 ; 引导、支持农户广泛利用农 作物秸杆干馏炭化技术,使用环保型秸杆炭化炉等新型产品, 将落叶、杂草、小灌木、树枝锯末等制造成人造木炭,可很 好地解决燃料问题,杜绝柴草进寨,减少村寨和森林火灾 大力推行以沼气池为核心的“一池四改”工程,增加沼气池 建设的指标和补贴标准,建成质量好、容量足够的沼气池, 保证满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火需求,发展卫生厩,推广青 贮、氨化技术应用等,改变农户落后的生活、养殖习惯等, 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这样既减少了林区和村寨的火灾 荷载,解决了肥料、燃料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