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相关资料整理.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93734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大脑相关资料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大脑相关资料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大脑相关资料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大脑相关资料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大脑相关资料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大脑相关资料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大脑城市大脑项目组来自阿里云、富士康、依图科技、数梦工场等13家企业。2017年12月20日阿里云云栖大会提出ET大脑,并宣称为全球首个类脑架构AI,据IEEE院士、阿里云机器视觉科学家华先胜介绍,城市大脑是全球唯一能够对全城视频进行实时分析的人工智能系统。阿里云ET的视频识别算法,使城市大脑能够感知复杂道路下车辆的运行轨迹,准确率达99%以上。功能及如何运用:城市大脑要做的,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用城市的数据资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在城市发展中数据资源将会比土地资源更重要,这是城市大脑的基本思考

2、。简单说,它的基础功能就是:用人工智能分析各个路口摄像头的数据,从而调节交通信号调度,从而改善交通状况。更简单的说就是,结合手机地图、道路线圈记录的车辆行驶速度和数量,公交车、出租车等运行数据,城市大脑即可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城市中构建算法模型,通过机器学习不断迭代优化,计算出更“聪明”的方案:每个路口红绿灯设置为多长时间通行效率最高?哪些路口应该禁止左转?公交车辆和线路如何调度更为合理?道路修建是否有更好的选择?面临问题及应对:据悉,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大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交通事故、人流轨迹是交通场景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城市大脑项目组成员采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单点攻破,如通过

3、数据建模与视频中的物体运动趋势进行比对,产生明显误差即可判定为交通事故,对相关路段的红绿灯设置、路线推荐等作出快速反应。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在2015年发布的全球拥堵城市排名中,杭州拥堵程度在全球排名第30位,全国排名第5位。城市大脑计算平台采用飞天操作系统。城市大脑涉及的数据量巨大,仅视频摄像头就有5万多路。飞天(Apsara)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它可以将百万级的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以保证大脑能够“眼疾手快”、“当机立断”。案例:1.今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城市大脑交出了用数据资源治理城市的周年答卷:与交通数据相连的128

4、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大大提高执法指向性。目前杭州市交警支队已经在主城区通过城市大脑进行红绿灯调优,并即时提供出警决策。在杭州,城市大脑从城市摄像头的视频得到了即时的交通流量,第一次让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能根据即时的流量,优化路口的时间分配,提高交通效率。依靠惊人的计算机视觉分析能力,利用每一个交通摄像头对道路进行即时交通体检,就像一个个的交警全年无休在路上巡逻。2. 2016年9月,城市大脑交通模块在萧山区市心路投入使用。初步试验数据显示: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道路车辆通行速度平均提升了3%至5%,在部分路段有11

5、%的提升。萧山区还创新实现了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一旦急救点接到电话,城市大脑就会根据交通流量数据,自动调配沿线信号灯配时,为救护车即时定制一条一路绿灯的生命线,并可减少对其它交通的影响。实际结果表明,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将近一半。国外合作:2018年初,ET 城市大脑“猝不及防”地进驻了吉隆坡市政府。吉隆坡使用英语、国际化程度高,完全可以成为“试验场”,在未来作为成为阿里云“ET 城市大脑”的全球样板。借吉隆坡这个跳板,阿里云可以把 ET 城市大脑输出给更多国际城市。未来畅想:交通治理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数据开始为社会产生价值,解决今天仅靠人脑无法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

6、就像没有机械设备的发明,很难有二十世纪的城市建设发展一样,城市大脑将为城市发展带来三个重要的突破:第一,城市治理模式的突破。以社会结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城市数据为资源,向数据要人力,向数据要服务能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创新的人性化治理模式。第二,城市服务模式的突破。城市大脑是政府服务好民生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依靠城市大脑可以更精准地服务好企业与个人。城市的公共服务,如交通,将进入精准和高效服务时代,杜绝公共资源的浪费。第三,城市产业发展的突破。开放的城市数据资源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创新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源,就像石油和半导体材料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以苏州为例,最近

7、明确了要在城市大脑的整体框架下,以交通治理为重点,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公安部门将联合交通运输、市容市政管理、旅游、轨道交通等部门先行开展试点,把来自各个部门的海量数据汇聚到城市大脑,利用大规模的计算能力和机器智能,帮助城市高效平安运转。随着城市大脑体系扩展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苏州将有机会成为利用数据资源进行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和行业治理的典范。城市大脑不仅是科技创新,也是机制创新,加速了从数据封闭到数据开放的观念转变,通过打通城市的神经网络,对整个城市进行即时分析和研判,让数据帮助城市思考、决策和运营。中国的优势: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城市把城市大脑当作“必需品”。城市大脑能够最早出

8、现在中国,得益于我国发达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今天,当中国的老百姓已开始用手机付钱买烤红薯的时候,美国大部分老百姓还在用支票付水电费。这种看似很小的差异让中国拥有了独特的竞争力。我们的城市数据资源的积累将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快,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用比发达国家更先进的办法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城市大脑不仅对中国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探索场景。60年代的登月计划催生了通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重要创新。今天,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我们拥有了空前的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城市大脑不但能够造福百姓,也会像登月计划一样,成为机器智能未来10年最重要的研究平台。10年前,阿里巴巴率先投入云计算研发,是想让中国的年轻人在全球竞争中拥有跨国巨头才拥有的计算能力。今天,城市大脑会让中国在即将到来的全球智能时代拥有先发优势。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推动城市文明前进一步。蒸汽机时代,城市的标志是修公路;电力时代,城市的发展是铺电网。我们身处的互联网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资源,城市需要构建一个数据大脑来再一次提升文明。就像160年前伦敦第一次建设地铁,135年前曼哈顿第一次建设电网,城市大脑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中国应该为世界做出的重要探索和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