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6936589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2.2世界的气候(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日东营2017年3月7日星期二晴-17,东营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温,降水,2.2世界的气候,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学习目标,气温,降水,气候,分布成因特征判读,陆地自然带,一、气温的分布,1.与气温有关的几个概念,(1)定义: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2)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平均气温。(3)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平均气温。(4)十二个

2、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平均气温。,日,月,年,一、气温的分布,2、气温的日变化,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太阳辐射,地面(地面辐射),大气(大气辐射),削弱(白天),夜晚保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晴天,阴天,日较差大,晴天的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因此白天温度高;晴天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弱,地面散失热量多,降温快,温度低。因此,晴天日较差大,日较差小,晴天?阴天?为什么?,阴天的白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此白天温度低;阴

3、天的夜晚: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好,地面散失热量少,降温慢,温度高。因此,阴天日较差小,探究1:,最热月是7月,3、气温的年变化,最冷月是1月,北半球,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7,1,8,2,问:为什么海洋与大陆的最冷或最热月不同步?,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吸收【或散失】同样的热量,海洋升温【或降温】慢,陆地升温【或降温】快。,海洋,陆地,一、气温的分布,南半球?,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全球气温从赤道到两极有何变化规律?原因?(2)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有何差异?原因?(3)同纬度A、B两处气温有何差异?原因?(4)

4、同纬度C、D两地气温有何差异?原因?(5)同纬度E、F两地气温有何差异?原因?,A,B,C,D,E,F,一、气温的分布,等温线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降低,等温线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海陆分布,北半球冬季,同纬度:海洋温度高,陆地温度低;夏季相反,合作探究,纬度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地形,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气温高,寒流流经地气温低,洋流,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等温线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北半球冬季,同纬度:海洋温度高,陆地温度低;夏季相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气温高,寒流流经地气温

5、低,海陆分布,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纬度因素,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一、气温的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温线弯曲,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观察等温线特点:递变方向、走向、弯曲、数值、疏密、闭合.,深入探究,等温线的判读,1.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递减北半球向南递减南半球,深入探究,等温线的判读,南半球,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下列三幅图中等温线的走向分别有何特点?主要影响因素?,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等高

6、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地形因素,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3.等温线的弯曲判读海陆分布和季节,MN,PQ,图1,图2,读图思考:判断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什么季节?原因?并总结陆地和海洋冬夏季等温线的弯曲规律。,MN,PQ,1.根据等温线判定该图属于半球2.A、B两地属于海洋的是,属于陆地的是,为什么?,某地7月等温线图,北,A,B,夏季,同纬度陆温高于海温,北半球越往北气温越低,高温向高纬突起,低温向低纬突起,同一纬度,练习:已知季节,判断海陆,规律:同一纬度:低温向纬突起,高温向纬突起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7、,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当地的季;反之为季。,已知季节,可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已知海陆分布,可判断季节。,夏,冬,低,高,3.等温线的弯曲判读海陆分布和季节,3.等温线的弯曲-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暖流:洋流由温度处流向温度较处。等温线向值弯曲,寒流:洋流由温度处流向温度较处。等温线向值弯曲。,高,低,高,低,高,低,气温低,同一纬度陆地地区:等温线向低纬或气温高处弯曲,代表该地气温,地势较;反之,则气温,地势较。等温线向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3.等温线的弯曲-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和地形名称,AB,低,高,高,低,图中同一纬度A、B两地,何处为山地

8、?何处为平原?原因?图中山脉的走向为?,高,4.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5.等温线的闭合-判断地形,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思考: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B.23或14C.17或18D.19或15,B,在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图中:若线内气温数值低于四周,表明地形为山地;反之为盆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如果某一区域气温差值较其他区域大很多,该处可能会有锋面存在。因为锋面两侧气温相差较大,观察等温线特点:递变方向、走向、弯曲、数值、疏密、闭合.,深入探究,等温线的判读,半球影响因素海陆季

9、节洋流地形、地势温差、锋面,1、此图表示的是半球。2、若B是陆地,则表示月份,季节。3、若图表示1月,则表示季节,A为,B为。4、若此图表示海洋,则A处洋流的性质为,流向为。5、若此图表示陆地,则B处表示地形。C处的气温范围是,说明C处的地形是。,A,B,C,10,练习,盆地,北,7,夏,冬,陆地,海洋,寒流,自北向南,平原,1012,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一、气温的分布,1、与气温相关的几个概念,2、气温的日变化,3、气温的年变化,深入探究:,等温线的判读,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降水多少通常用毫米计算。,空气中水汽饱和时,气

10、温继续降低;,空气中有凝结核;,水滴足够大能将落到地面上。,气流上升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形成条件,问:降水的四种类型?(按成因),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沿着山坡向下吹的干而热的风,称为焚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被迫上升。气流上升绝热冷却降温,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1。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一般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50.6。气流越过山顶之后,气流沿背风坡下降,并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当气流到达山脚时,气温明显升高,湿度显著减小,形成干而热的焚风。焚风是山区常见的

11、天气现象。焚风吹来时,气温迅速升高,湿度急剧减小。因此,初春的焚风,可以促进积雪融化;夏末的焚风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但强大的焚风,能使旱情加重或增加森林火灾的危险。,地形雨及焚风,锋面及锋面雨云,锋面雨云,锋面系统有哪些类型?在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怎样?,对流雨,类别,台风雨,锋面雨,地形雨,分布,特点,成因,2、主要降水类型,(1)全年多雨型(2)夏季多雨型(3)常年湿润型(4)冬季多雨型(5)全年少雨型,3、世界降水季节变化,说出下列5个地点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A,B,C,D,E,分布?,4、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1、赤道各地降水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两极地区降水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12、?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降水有何区别?4、中纬度地带内陆与沿海年降水量有何区别?,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1、形成条件:,4、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影响因素?,3、世界降水季节变化,(1)全年多雨区(2)夏季多雨区(3)常年湿润区(4)冬季多雨区(5)全年少雨区,赤道附近地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二

13、、降水的分布,2、降水类型:,5、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空气中水汽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气流上升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回忆: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分布,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结合气流运动方向思考: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降水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各风带控制下降水有何特点?,多雨,少雨,多雨,多雨,少雨,少雨,少雨,热干,热干,温湿,温湿,冷干,冷干,低压降水多高压降水少,西风降水多其余风带降水少,气

14、流上升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气压带和风带,5、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洲东部成为世界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大陆东岸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多雨区,季风环流,读图观察:东亚地区冬夏季风向有何不同?对降水有什么影响?,气压带和风带,5、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季风环流,A,B,读图:A、B两地降水有何区别?影响因素是什么?,海陆位置,B距海近,降水多A距海远,降水少,地形,洋流,结合洋流分布示意图,分析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海岸的原因。,气压带和风带,5、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环流,(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

15、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拓展延伸: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2)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5)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表明该区域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

16、的,小于小的”规律。,(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凸高为底,凸低为高”。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1、形成条件:,4、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3、世界降水季节变化,二、降水的分布,2、降水类型:,5、降水的影响因素,拓展延伸: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影响,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气温:,降水,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降水,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中纬度各地差别较大,气温:,降水:,陆地吸热、散热都比海洋快,与距海远近有关系,地势升高,气温降低,大气环流,气候的影响因素,总结提升:,该图反映了气温分布在城市与郊区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这对降水有什么影响?该现象反映了何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